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文化聚焦
郴州桂东万洋山。
我们都听说过,在寒冷的冬季,北方的候鸟老人去海南三亚避寒过冬。而今,南方盛夏的“烧烤模式”,则催生出新的候鸟移民,在夏季高温时移居到凉爽地区避暑。今年8月,我就到“中国凉都”—贵州省六盘水市尝试了一次夏季避暑生活。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大健康时代,夏季避暑和冬季避寒的候鸟式康养旅游发展恰逢其时,大有可为。
一、六盘水市以“凉气候”成就“凉产业”,打造“中国凉都”品牌
六盘水市地处乌蒙山区,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素有“江南煤都”的美誉。六盘水市平均气温18-24℃(今年夏季平均气温19.7℃),是我国首个以气候资源特征命名的城市,享有“中国凉都”的美誉。每年六盘水市销售的商品房中,市外购房占比三成以上,是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第一名的“旅居城市”。六盘水市在三伏天可以跑马拉松,“六马”赛事是国内外知名马拉松赛事之一,在每年的盛夏时节开跑。六盘水的“凉气候”成为吸引马拉松跑友和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8月4日,六盘水马拉松赛鸣枪开跑,3.2万名跑友齐聚凉都,其中省外选手1.5万人。
六盘水市旅游业内人士有句吸引人的响亮口号:“避寒到三亚,避暑来凉都。”我觉得这个口号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因为吸引大家到六盘水康养旅游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资源。六盘水市坚持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实施“跟着赛事去旅行”,推动高品质体旅康文商融合发展,促进了以养老和旅游为主导的“凉产业”发展,“候鸟式养老+农旅”“护理式养老+医养”“度假式养老+文旅”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今年5月以来,六盘水水城古镇客流量累计达411万人次,其中8月1-4日(“六马”期间)达33万人次。无论是欣赏美景、品尝美食,还是体验民俗、学习历史文化,六盘水市都能让人感受到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的蝶变。
二、气候资源成为度假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依托气候疗愈身心成为候鸟式康养旅游新时尚
我国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气候资源。依托气候疗愈身心,古有承德避暑山庄,今有大量避暑避寒康养旅游目的地。以中老年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为主,选择异地避暑或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康养旅游。候鸟式康养旅游是人们出于自然健康的考虑,为了回避常住地的不良气候环境而前往更适合自己生存地方的旅行和游览活动。
20年前,国人开始普遍意识到要避寒。一到冬天,大家就想往海南跑,到海南去享受冬天温暖的阳光。特别是东北的朋友更加积极,你到三亚去几乎都是东北大妈在跳广场舞,三亚人开玩笑说,三亚一到冬天就成了东北的省会。从2010年开始,为了解决三亚避寒游客人满为患、拥挤不堪等问题,海南省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科学谋划避寒候鸟入琼旅居问题,促进了海南房地产快速发展。虽然后来海南搞自由贸易港暂停了外地人购房,但是这批避寒的客人马上就转到了云南西双版纳,不仅带活了西双版纳的旅居房产,连带着广东和广西沿海,靠近南边的地方都成了新的避寒目的地。
20年后,全球气候变暖催生避暑候鸟开启避暑生活新方式。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正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不仅对人们外出旅游的舒适度造成影响,而且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挑战。长久以来长江流域有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后来随着气候变暖,长江沿线重要城市也纷纷加入“火炉”行列。“火炉”多了,夏天太热避暑的问题就来了。最近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沿线内陆地区进入“烧烤模式”,高温预警成家常便饭,户外吹的都是热风,在家全靠全天候开空调。对于住在“火炉”城市持续经受高温炙烤的人来说,跑到凉快的地方去避暑已经不仅仅是“享受生活”,而是“健康选择”了。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发布的《中国避暑和避寒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表明,气候资源是旅游开发的一大特色,其中,避暑和避寒资源特别重要。避暑性气候指的是每年6月、7月、8月,避寒性气候指的是每年12月及次年1月、2月。全国避暑型气候有三个片区:第一个片区是北纬40度以北的西北边疆和东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北部、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第二个片区是西北中部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的局部、陕西北部、甘肃、宁夏等;第三个片区主要包括西藏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中西部、云南北部等。此外,在东南部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千米以上山地,也可开发避暑度假产品。全国避寒型气候集中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包括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避寒型气候在国内属于稀缺资源,具有垄断性特征,因此,三亚和西双版纳冬季旅游火爆。云南同时拥有避暑型与避寒型气候,干热河谷更适合老年人过冬。
三、积极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气候,推动候鸟式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
目前,人们对于养生和大健康的需求已不单单是治疗,而是表现在预防、治疗、修复、康养——“四结合”。在大健康时代在,候鸟式康养旅游正在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常态模式之一。2023年1月13日,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带头组织、亚太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研究院主持起草的团体标准《国际山地温泉康养旅游地建设与评定》(T/IMT 0001-2023)正式发布。标准聚焦温泉康养、气候康养、森林康养融合发展,对山地气候康养相关的产品开发、设施配备和服务提出了标准化措施。
我国健康产业已被国内外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随着老龄社会发展、中产阶层增加、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候鸟式康养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和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发展前景广阔。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我国仅避暑旅游及相关市场规模就已达1.2-1.5万亿元。我国有条件的地方,应抢抓发展机遇,积极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气候,大力研发推出候鸟式康养旅游产品,通过避暑或避寒旅居方式,让游客感受温暖如春和清凉宜人的气候价值,从而实现养生、养心、养老、养颜和养疗,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协常委、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史文明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4/0815/94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