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心领航(霖夕心理) 心理百科 亲子关系

【心理百科】因亲子关系引发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

2023年11月03日 08:15

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

如何迎接孩子的青春期?

和孩子有代沟怎么办?

如何处理家中两个孩子间的矛盾?

留守儿童的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何与住校的孩子交流?

……

1.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学习、成长的过程。

(1)父母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成长到某一年龄阶段,心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父母怎么做比较恰当。这样,父母会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问题也不至于过度焦虑。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机械地照搬理论,而是要遵守一些原则,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灵活运用。给孩子与年龄相匹配的教养方式,不要永远把孩子当“宝宝”,该放手时适当放手。

(2)青春期是个特别的时期,孩子的情绪变化会很大。对于家长来说,这时候自己的情绪调节就非常重要。这一时期的孩子,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常会自以为是地“口出狂言”“口不择言”,家长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急于指责孩子,不要和孩子起大的冲突,要在自己情绪平静时再和孩子谈。

(3)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成长,在家庭中,父母要开始注意与孩子亲昵的界限,在家中的穿着要注意,不可太随意。很多孩子在性心理发育过程中受到困扰,来自网络的信息良莠不齐,父母要了解必要的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可以由同性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当然,这要建立在亲子沟通良好的基础上。

(4)孩子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时,父母切不可说这样的话:“多大点儿事,不理他不就完了?”“至于吗?”“只要学习好就行,朋友以后还会有的。”……这样的话对于缓解孩子的困扰并没有太大帮助,而且会显得自己不耐烦,没有温度。家长要重视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做到“三心”——耐心倾听孩子的烦恼,暖心关照孩子的情绪,用心帮助孩子分析。

(5)父母如果有精力,可以多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如流行明星、用语、歌曲等,如果不明白就虚心问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有得聊。为了防止产生代沟,父母也需要保持年轻人的活力。同时,父母注重自身的提升,对孩子也有无可估量的作用。

2.二孩家庭的亲子关系

二孩家庭的父母常会苦恼老大出现的各种状况,比如烦躁不安,打弟弟/妹妹,揪自己头发,甚至出现退回到婴幼儿状态的行为等。老大之所以这样,多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即便有些父母在打算要第二个孩子时和老大说好了,真到老二出生后,老大依然不能很好地接受。

这在心理学上叫作“同胞竞争”,就是说当有弟弟妹妹出生后,之前的孩子由于感到父母的爱与关注被分走,会有行为或情绪上的变化。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胞竞争。

因此,父母要注意:

(1)不要试图通过向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情绪正常,比如“弟弟/妹妹还小,所以爸妈要多照顾他,你要懂事”等,这些道理孩子心里是明白的,但从情感上却难以接受。要允许孩子有不舒服的情绪。育儿不是容易的事,父母在准备生二胎时就要有心理准备,多付出一点儿,给老大和原来一样的爱,这是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

(2)照顾两个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精力。父母在此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抱怨孩子不懂事。如果老大表现出不满,要和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协商出双方都满意、可以实现的做法。

(3)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一定注意不要说类似的话:“你是大孩子,要让着点儿弟弟/妹妹。”这种话会让老大更委屈。父母要先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再视情况对双方进行安抚。

(4)鼓励老大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来,对他做得好的地方及时肯定,让孩子体会到价值感,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重要性,培养做哥哥/姐姐的责任感,这对以后两个孩子的和谐相处有很大好处。

3.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关系

如果因特别的原因没有办法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长要想办法,不要让物理距离变成心的距离。现在网络发达,有条件的话,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视频,分享各自的新鲜事。

与学龄期的孩子远程沟通,切记不要一上来就问:作业写完了吗?玩手机了吗?久而久之,父母会发现和孩子变得生疏,孩子不爱和自己说话了。父母很苦恼,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孩子的自控力通常没那么强,父母必要的管教要有,但要讲方法。

(1)邀请孩子一起约定好每次的通话时间,家长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如和孩子商量是否写完作业再通话,或者通话多长时间就去写作业等。总之,要采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让孩子体会到既民主,又有规则要遵守。

(2)家长和孩子谈话时尽可能轻松些,问问孩子有什么开心的事或者不开心的事,做好倾听,必要时做好引导。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引导,无论家长是否在孩子身边,教育孩子都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3)在不具备视频通话条件的情况下,除了经常打电话,建议家长与孩子保持写信的习惯。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不愿意写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写信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在平常的通话时,大多数人都不太善于表达情感,不太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而利用文字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讲,父母的每一封充满爱的来信都是他们的珍宝。

(4)即使不在孩子身边,家长也需要学习。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跟上孩子的成长节奏,提供相应的、力所能及的支持。支持的过程很重要,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我的身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总之,掌握三大法宝:倾听、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亲子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很多。

(《家庭心理健康手册》 主笔:师晓霞 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 请勿转载)

原文地址:http://www.cnxlh.com/html/2023/1103/91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