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心领航(霖夕心理) 心理百科 心理健康

心理聊吧 | 当你疲惫不堪时,可能正陷入精神内耗

2024年07月01日 15:04

如余华所言,所谓精神内耗,实为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想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校园中,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正处在精神内耗的状态,但内耗的疲惫感90%以上的人都体会过。

精神内耗有6种表现形式:

1.内卷的焦虑

在求学的征途中,拼命读书,无形的竞争压力,无尽的自我质疑与否定,侵蚀着曾经的自信和热情。

2.过度自我批评:

在就业的角逐场上,过度自我审视,担忧每一个错误和失误,感觉周围尖锐的批评声,如同无形的刀刃,割裂自己的自尊防线。

3.完美主义的枷锁:

在日常生活中,过度追求完美,每一点小瑕疵都觉得格外刺眼,感觉自己背负沉重的枷锁。

4.陷入过度思考的迷宫

在每一个决定背后,都要经过无尽的思考与权衡,无形中所有选择构成了一座迷宫,无法找到出口。

5.社交焦虑的阴影

在热闹的校园里,感觉自己形单影只,害怕被目光捕捉,害怕被言语评判。

6.情绪压抑的重负:

在人际交往中,感情长期压抑,不敢表达,如同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底,无法宣泄。

精神内耗的危害:

从心理学角度讲,精神内耗又称心理内耗,主要指人在进行自我控制时,两个理念不同、观点不同的小人相互争吵、相互拉扯、彼此冲撞,导致心理资源被过度消耗而出现的精神倦怠。

精神内耗首先影响个体情绪,进一步可能降低生活质量、降低信心、透支心力,甚至导致心理失衡。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因情感的敏感性较高,容易陷入精神内耗状态。

解决精神内耗的方法:

我们可以尝试从自我心理建设、培养积极正向的思维、强健自身体魄三个方面减少精神内耗,找回真正自我。

1.不为他人情绪所累,守护自我情绪边界 

白岩松曾说: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我们要学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不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将别人的期望作为自己的行动方向。要在实际行动中培养自我认同和价值感,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建设,筑牢心理防线堤坝,才能真正摆脱疲惫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2.向阳而生:拥抱阳光,驱散阴影

海伦.凯勒曾说: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大学生因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问题,让负面情绪占据有限的心理资源,缺乏积极有效的正向支持。可以试着打开心扉,通过呼吸放松、正念冥想、积极自我对话、感恩练习、社交互动、培养兴趣的方式,营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拥抱正能量,使我们从情感上体会积极向上的乐趣,从而降低精神内耗带来的风险。

3.健康为基:塑造身心,拥抱活力

洛克曾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当人进行运动时,体内多巴胺分泌增多,进而减轻焦虑,使人感到轻松和愉悦。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如跑步、游泳、瑜伽等,强健身体的同时,获得更强大的内心力量。

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

愿我们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和谐。 (作者:米佳 渤海大学)

原文地址:http://www.cnxlh.com/html/2024/0701/90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