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最美村镇
载歌载舞的文化乡村
麦盖提县,获“中国刀郎麦西热甫之乡”、“中国刀郎木卡姆之乡”和“中国刀郎农民画之乡”荣誉称号;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刀郎木卡姆 摄影常晓姣)
麦盖提县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刀郎”是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的代名词。他们勇敢剽悍,勤劳朴实,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举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发出绿洲。以“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刀郎农民画”为代表的刀郎文化,是维吾尔艺术殿堂的文化瑰宝,是刀郎人的骄傲和精神家园。千百年来,聚居在麦盖提绿洲上的刀郎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将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情景经过提炼创造,演变形成了热情奔放的刀郎麦西热甫,质朴粗犷的刀郎木卡姆,大巧若拙,充满生活气息的刀郎农民画,无不昭示着文化艺术的历史原型,极具视听穿透力和文艺价值。
尔志毅介绍说,刀郎人与生俱来有着能歌善舞的天赋,只要音乐响起,他们马上就会偏偏起舞,随性而跳,在奔放热情的歌声、舞蹈中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麦盖提县将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视为文化珍宝,县里有两位非遗传承人,目前都已经80多岁的高龄,还在为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的传承带徒授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传承、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麦盖提县每年举办数期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非遗传承人培训,每批100多人参与,为积极促进“刀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实际有效的作用。
(刀郎麦西热甫 摄影常晓姣)
歌舞之外,麦盖提还是全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这里的农民画也被称为“刀郎农民画”,色彩浓重热烈,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尔志毅介绍,全县现有农民画骨干画家150余人,农民画爱好者400余人,他们的画如歌如诗,随性自然,奔放热烈,集中表达了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情趣,天性率真的色彩语言吸引了更多绘画爱好者和收藏者的目光,受到众多游客们的青睐。现在,一幅普通的“刀郎农民画”能卖到五、六百元,好些的能卖到三、四千元,最好的一幅卖出了三万多元。
(刀郎农民画 摄影常晓姣)
近年来,麦盖提县积极推展“旅游+文化”模式,培育、宣传、推广以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刀郎农民画为代表的刀郎文化。尔志毅介绍,自2021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以“刀郎画乡”景区为中心的刀郎特色旅游小镇规划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3期项目的建设。景区积极探索“旅游+”发展路子,将“刀郎农民画”和“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有机融合,共同构成了这里独特的刀郎文化,打响了麦盖提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牛羊成群的致富之路
麦盖提县畜牧业发达,以出产刀郎羊和安格斯肉牛著称,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当地人发家致富的幸福之路。
提到刀郎羊,尔志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道:刀郎羊品种是上世纪20年代当地牧民由阿富汗引进的脂臀羊与本地羊杂交而成。由于刀郎羊具有增重快、性成熟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强,耐粗饲和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所以很快发展成为麦盖提县的规模化畜牧产业。据说当地有一只刀郎羊种公羊,炒到了1400万元,而这头种羊的子子孙孙已经遍布麦盖提县。目前,麦盖提县的优良刀郎羊种羊数量已达到两万多头,2021年刀郎羊被列入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现在,麦盖提县养殖刀郎羊已形成了规模,全县刀郎羊存栏39万只,占绵羊总数的91%,其中特级刀郎羊1.95万只,一级刀郎羊5.85万只,二级刀郎羊11.7万只,三级包括三级以下刀郎羊19.5万只。羊产业已成为麦盖提县及喀什地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刀郎羊养殖也为更多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农业生产供应了大量有机粪肥,对于农林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刀郎羊 )
尔志毅介绍,在大力发展刀郎羊畜牧养殖产业的同时,麦盖提县还大力发展以安格斯牛养殖为主的牛产业。目前建成了7座高标准肉牛繁育场和年生产能力12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分批引进1.27万余头安格斯能繁母牛,引进龙头企业运营管理,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所有资产由140个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持股,企业盈利后按占股比例进行分红,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以此推动乡村振兴。麦盖提县全力推动“安格斯”肉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存栏安格斯肉牛3万余头,通过加大政策扶持,依托肉牛繁育场带动畜牧业发展。麦盖提县成立了肉牛、肉羊、家禽3个发展专班,引导企业、乡村养殖能手、养殖大户领办、创办合作社,指导合作社落实“四良一规范”养殖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比重。
(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新疆刀郎阳光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格斯肉牛育种基地)
(和麦盖提红枣合影,尔志毅很高兴。摄影常晓姣)
提到特色农副产品,尔志毅如数家珍,他特地强调,麦盖提县是中国著名的“红枣之都”。每年的10月,县里都要举办红枣节,吸引各地客商、游客前来参与,从去年开始,更邀请了网红达人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网络传播面向更为广泛的市场。他介绍道:麦盖提县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全年日照时间平均2837小时,农业灌溉来自冰川雪水,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3.76万亩;棉花种植面积56.37万亩,是新疆棉花生产大县和全国优质棉基地县。麦盖提县盛产红枣、核桃、新梅、苹果等林果,其中麦盖提灰枣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称号。麦盖提县大力发挥绿色农业的优势,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其中“刀郎土瓜”、天然枸杞、梭梭肉苁蓉、麦盖提灰枣等成为国内市场的宠儿,甚至远销中亚,打入国际市场。
(麦盖提县红枣产业园红枣加工 摄影常晓姣)
现在,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麦盖提新模式日渐成熟。麦盖提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农业工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如同一幅锦绣画卷,在这片千年沃土之上,自由舒展。
风光秀美的旅游胜地
在麦盖提县的三天,阳关明媚,风和日丽,气候舒适,景色宜人。除去环塔汽车拉力赛第二赛段在沙漠中偶遇的沙尘暴,如果没有绵延不断的沙丘沙海,让人感觉这里就是塞外江南。当记者这样对尔志毅表达感受的时候,他感慨笑谈:“你遇见的麦盖提已经不是过去的沙漠之城了!现在的麦盖提已经被防风固沙的绿化带包围了。昨天在环塔赛段的沙尘暴跟过去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过去的麦盖提经年不见雨和雪,现在的麦盖提,夏天两三场雨,冬天两三场雪,在这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说明咱们这里的绿化固沙已经改善了当地恶劣的沙漠环境。”
(麦盖提防风固沙林一角)
近年来,麦盖提县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46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构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有效阻挡了风沙侵袭。麦盖提县坚持“建城”“秀城”“融城”的建设理念,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城区绿地率达41.82%,绿化覆盖率达43.58%,打造出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宜居环境。
生态宜居环境造就,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物产资源,使麦盖提县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县旅游资源丰富,现有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刀郎画乡、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N39°沙漠旅游景区、刀郎乡里、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刀郎湖等特色旅游资源和人文景区景点,令广大旅游爱好者流连忘返。尔志毅介绍道,麦盖提县身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沙漠是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麦盖提不仅仅有沙漠,还有江南小水乡千岛湖。他风趣的向记者说道:“你想一想,在大漠戈壁玩上几天之后,当黄色已经成为你深刻记忆的时候,突然在你面前出现一片水乡湖泊,那是多么清爽的感觉,又是多么神奇的反差!这能不令人激动吗。”
(N39°沙漠旅游景区越来越热闹)
近年来,麦盖提县投资1.2亿元,用于改善N39°沙漠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促进麦盖提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麦盖提县依托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源禀赋,以N39°赛车文化资源、刀郎文化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将N39°沙漠旅游景区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沙漠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推动麦盖提县旅游产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让“旅游麦盖提”品牌再上档次、再上水平。据了解,麦盖提县N39°沙漠旅游景区在今年五一期间共计接待旅游人数近万人次,同比增长37%,沙漠旅游资源成为拉动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刀郎千岛湖)
激情的麦盖提、富饶的麦盖提、绿色的麦盖提。记者所到之处,沉浸在美丽的景色、成群的牛羊、热情奔放的歌舞之中,时常想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名言。镶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疆明珠麦盖提,你做到了。
(供图:除署名外均为麦盖提县委宣传部提供并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史文明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716/83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