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理论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振兴实践分析

2024年07月13日 15:20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产业创新建设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各地区政府需要及时转变乡村产业发展的治理理念,努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创建良好的产业环境,推动各个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为农村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文章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振兴实践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产业优化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18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产业振兴是现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各地区政府在指导乡村建设发展产业时,要始终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高度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并合理引进更多产业资源,促进各个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持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基层政府要始终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将产业振兴置于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之首,着重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盘,科学引领当地乡村迈向全面振兴的发展道路。

1 乡村振兴视域下推动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1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

加强乡村产业建设工作是促进我国乡村产业兴旺繁荣发展的关键。乡村地区的产业建设发展都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乡村产业,这样才能够助力当地产业的兴旺发展。在产业建设运营发展的同时,还需借助融媒体加强对当地特色产业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升乡村产业的市场知名度,从而为当地产业扩大经营发展规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各地区政府需要凸显特色产业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并有效打破传统粗放型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合理引进并应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更多先进技术与设备投入产业完善建设中,推动乡村产业经济的发展,让更多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例,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地区要发挥当地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势,将二者有机结合,创新开发并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塑造出优秀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以此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游客,并助力当地乡村传统旅游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实现整体产业的兴旺发展。

1.2推动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经济收入,进一步实现美好幸福生活愿景。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关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部分乡村地区整体生产力水平偏低,当地优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很难将其转为产业创新发展优势。对此,当地政府需要带领基层党员干部,以农村居民为中心,大力建设乡村产业,引导当地居民合理挖掘和利用优势资源,并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从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2.1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日益丰富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越来越丰富。首先是产业内部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子产业进行创新融合,实现对各项优势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助力完善产业内部结构。其次是产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在保障产业内部有足够生产力的前提下,深入发挥该产业的社会、文化等功能,并在生产功能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在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发设计文创产品、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内容,科学结合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激发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潜力。最后是产业链延伸模式,通过以当地特色产业为核心,打破单一产业发展壁垒,加强上下游的合作联系,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同时为产业生产安全提供保障。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产业发展环境下,要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2.2乡村产业发展主体多元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量优秀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作坊不断涌现,为乡村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首先是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企业,其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不论是在经营管理水平上,还是在生产规模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不仅能够实现对当地特色产业优势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还可以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稳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建立能够有效凝聚农村群众的力量,改变单个农户在参与市场竞争时的弱势地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成员的积极引导下,产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促使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最后是家庭作坊形式,其主要以农村家庭成员为核心劳动主体,依靠内部劳动分工进行产品加工生产,这样创造出来的收入即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作坊形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普遍化、多样化以及精细化,其不仅涉及生产、加工环节,还包含了包装、销售等环节。

2.3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多样化

在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各经济主体融合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产业融合的相关参与主体高度关注利益分配问题,这需要充分考虑每个产业建设主体的相关诉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股份合作制、订单产业制等,这些利益联结机制能够充分保障每个参与主体的切身利益,形成利益联结共同体。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利益分配是否公平是每个利益主体都会关心的问题。为了确保利益得到公平共享,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运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即产业内部各个主体之间相互监督,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各个工作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出现任何有损主体利益的情况。二是外部监督,即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以及媒体监督。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自觉接受外部监督,通过对外公布相关经营数据信息,使外部监督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产业融合主体真正放心谋发展。

3 乡村振兴视域下推动产业振兴的实践策略

3.1科学构建新型集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区政府可以通过科学指导乡村构建新型集体经济,助力当地产业振兴。该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内外部资源为优势、基层党建引领协调内外为总抓手,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产业建设快速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建设状况是,部分乡村产业的基础较为薄弱。首先,单一孤立的乡村产业体在面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产业群时,不具备任何产业发展优势。因此,无法有效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与人才资源。对此,当地政府需要创新构建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合理制定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特点的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并实施相关扶持激励措施,将具有优势的产业融合在一起,以基层党组织为主,相关协会组织单位、专家学者以及民众为辅,科学统一部署村级产业规划,实现农村优势资源的优化利用,高效调控和发展各类产业。其次,基层政府要激励当地乡村以家庭为单位加入新型农村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共同激活村内“沉没资产”,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新型农村合作社的股权分配要保障公平、公开、公正,切实维护好每一个家庭的合理利益,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全体村民参与当地产业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新型集体经济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再次,基层政府需要合理制定人才激励措施,确保能够留住和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满足其基本需求。基层党组织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的优势长处合理部署岗位工作,做到人尽其用,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最大的价值。最后,基层党组织还需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工作原则,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其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其能够融入村级合作社中,为产业协调发展献计献策。

3.2完善乡村产业振兴主体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乡村产业发展不能仅依靠基层政府的力量,还需要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参与作用,通过科学设置多元主体协同工作机制,以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度。首先,政府需要有效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具有特色、取得富民强村成效的创新研发产业项目,为科技下乡、培训指导工作开展提供相关费用。为降低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成本,在生产材料采购方面,可以采取市场统一采购、招标定价以及政府资金补贴等方式。其次,政府可以邀请更多的社会优秀企业单位进入当地产业建设体系,并为其提供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本土企业可以在政府鼓励融资的政策引导下,加强与社会资本及外企的合作联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地产业发展企业的融资信贷需求,持续加大乡村产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帮助当地产业建设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从金融服务层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最后,基层政府应当加强对当地农村居民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其文化修养水平和道德素养,使其充分认识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相关产业的科学内涵、发展路径,促使其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建设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基层政府作为乡村产业建设服务的核心主体,要发挥统筹规划全局的作用,引领民众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推进当地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全面升级。基层政府要利用好财政资金资源,完善产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产业升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各地区政府要结合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情况,适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本土企业和农民发展乡村产业,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产业的市场优势。有关部门要注重简化企业与个体户的业务办理手续,为其提供绿色通道。针对特色产业投资,可以通过采取财政补贴、金融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当地产业建设效能,推动乡村产业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3.3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就必须科学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努力开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基层政府要大力支持当地企业和农民建设发展深加工产业,合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创新完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此外,还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服务业,从餐饮住宿、卫生医疗以及环保等方面着手,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将生态资源与旅游文化资源有机结合,推进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还需积极构建城乡互补、工农互促以及全面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充分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吸引更多城市企业参与乡村产业建设发展,为当地产业注入更多新鲜活力。此外,基层政府还需合理设立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主动加强乡村产业专业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基层政府可以通过邀请城市专家学者到农村进行指导培训,将更多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方法引入乡村产业经营生产中,全面提升乡村产业生产管理水平。当地政府还需通过采取财政补贴、人才返聘等措施,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4 结束语

乡村产业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地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作,邀请各方主体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中来,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的优势,努力打造先进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参考文献:

[1]曹小曼,刘明辉.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以G市为例[J].现代农机,2023(06):32-34.

[2]张雷.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分析[J].农家参谋,2022(24):95-97.

[3]毕博欣,李夏冰,刘益.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之道[J].今传媒,2023,31(10):77-80.

[4]田玉.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产业振兴实践行动和路径的思考[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03):45-52.

[5]金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路径[J].农业经济,2023(06):28-29.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713/83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