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民俗非遗
灵堂前的把式舞表演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家喻户晓的歌谣唱出了中华大家庭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是一枝花,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其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更是不胜枚举。这些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犹如花瓣,让中华民族这朵花得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丽绽放。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滇桂黔村落中星罗棋布。我的家乡位于滇桂黔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布依族聚居地,同时,我作为一名布依族的家属、舞蹈爱好者,对布依族的舞蹈民俗有着浓厚的兴趣。
把式舞的精华部分——大刀舞表演
带着这份兴趣,在大学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期间,我作为领队率领小组成员来到了罗平县文化馆,听现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布依族的舞蹈发展概况。
现场负责解说的罗老师向我们介绍,虽然布依族的民俗文化内容很丰富,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流失了很多,流传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仅有建筑、舞蹈、传统工艺及传统习俗四大类。另外我们还从罗老师口中得知,她是长底乡坡脚村的,该村是罗平县有名的布依族文化特色村,在她们当地流传着一句古训:“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这句古训的影响下,坡脚村至今仍保留着这四类民俗文化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布依族把式舞。
“布依族把式舞获得过诸多荣誉,在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曾荣获二等奖,现已入选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会布依族把式舞的村落很多,但我们长底乡坡脚村的把式舞绝对是最正宗的!”罗老师自豪地和我们说道。听完罗老师的介绍,我们兴致盎然,第二天就赶往长底乡坡脚村,准备现场聆听那些非遗故事。
把式舞股杆表演
穿过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一排排崭新的小洋楼映入眼帘,在坡脚村村委会广场上,一群老人正拿着兵器跳舞。但遗憾的是,我们来的时候演出已经快结束了。在短暂的现场观看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舞蹈除具备艺术观赏性外,还营造了一种“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的意境,给人一种排兵布阵之感。演出结束后,我们特意找到领头的刘老师,他向我们讲述了这个舞蹈的由来与发展史。
据刘老师介绍,这种舞蹈叫做把式舞,又名兵器舞。之所以用兵器,是因为当时布依族的先辈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进入山林,但躲进山林后依旧会受到战乱的侵扰和毒虫猛兽的袭击。为了保护族人的安全,布依族祖先们闲暇之余会召集本族的青壮年操练兵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与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族间的矛盾和战争逐步减少,布依族迎来了和平发展的稳定期,兵器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但为了以防万一,老一辈人又立下了祖训,要求族人在办白事时拿出武器进行操练,这样既能巩固大家的兵器操作技能,又能够调节丧葬气氛。这一祖训代代相传,兵器舞也逐渐演变为布依族丧葬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成为当地青壮年展现自己勇武的一面旗帜。
把式舞齐眉棍表演
把式舞三尖钗表演
见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刘老师又介绍道:“族中死了老人,姑爷家都要来闹丧,跳马郎舞。大家在死者的灵前唱跳,既隆重热闹,又起到为死者超度亡灵的作用。出殡时当地人会让青壮年跳把式舞,以此为死者开辟道路,使其能平安抵达天堂。”刘老师还说道:“正因为一代代青壮年在丧葬祭祀活动中的操练,把式舞才得以传承下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且在布依族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布依族民间舞蹈。”
听完把式舞的由来和历史发展后,我们跟随刘老师移步到了一个房间,房间里放有大刀、流星、三尖钗、两节棍、耥耙、股杆、齐眉棍、霸王鞭。看着崭新发亮的兵器,刘老师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道:“把式的‘把’指兵器的种类,‘式’指耍法、招式。主要兵器正是眼前这八种”为了弥补之前的遗憾,我们邀请刘老师给我们跳一次完整的把式舞。于是刘老师拿起兵器, 找来了村里的其他小伙子,几人在广场上说跳就跳,先后给我们展示了个人表演、两人对打、对刺、对舞,行云流水般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把式舞的常用兵器
表演结束后,刘老师告诉我们,他是把式舞的传承人,在村里主要负责向青壮年传授把式舞的章法和招式。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一脸自豪地和我们说道:“小时候我就喜欢看老一辈的人跳把式舞,也愿意学。通过不断练习,加上老一辈人的指点也就学会了。但把式舞像太极拳一样,入门容易,要精通很难。舞者不但要对章法和招式熟练,还须手脚协调、 配合娴熟,在使用兵器时更要讲究手臂、手腕的用力与技巧。”此外,刘老师还提到,把式舞的表演既严格又规范,各个环节要求衔接流畅。因为用的兵器种类较多,不同兵器的耍法、招式又不尽相同,且步伐变化无穷,有踮跳、跺地跳、跨跳、吸腿跳等,所以需要表演者长期练习。
“要想学精把式舞很难,且把式舞主要出现于农村地区,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大城市,有没有人愿意学习并传承这一技艺呢?”我们问道。说到传承这一块,刘老师并没有沮丧,反而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 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创新,现在的布依族把式舞已不再局限于丧葬祭祀和练兵备战场合,而是成为一项融合艺术、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具有寓教于乐、强身健体和较高艺术价值的民间舞蹈。
“现在布依族把式舞已经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坡脚村也成了我县民族特色旅游业的一块招牌,给我们当地增加了不少收入。”刘老师高兴地讲道,“受益于党和国家的关怀,目前有很多的年轻人都愿意来学,我打心眼里高兴。老一辈人留下的艺术精华后继有人是件难能可贵的事。希望他们能够将这种技艺一代代传下去。”
传承,不是简单地把一项技艺传下去。在我看来,传承更像是一场文化接力赛,而这场接力赛中的接力棒,就是具有文化特色的非遗民俗。这些非遗民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和物质条件的改善,更是匠心雕琢的工匠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等智慧启迪。刘老师的布依族把式舞正是其中一个缩影,提醒我们永远铭记中华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张嘉琦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422/72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