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民俗非遗
忻州古城打铁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火光与黑夜交织的视觉盛宴
“打铁五谷丰登,迎彩头天降祥瑞。”打铁花素有“中原文化奇葩”的美誉,开封打铁花更是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其流传于晋冀鲁豫地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是中国传统习俗、民间艺术中极具内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始于北宋,明清时期让这一活动更为宏大壮观,遂演变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间社火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农村,打铁花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振奋。
相传最早的打铁花原是炼丹道士与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每年春节共同祭祀太上老君祖师爷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宋代崇尚道教,道教庙观遍布全县,仅老乐山一处,就有“八宫二观一拜台”之称,五门工匠与道士共同敬奉太上老君。每年年初,五门工匠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之后,五匠中各门店、字号内的所有人等,都抬着本店供奉的老君神像,列队而行,一路吹吹打打、鸣放鞭炮到神棚。沿途各工匠的店铺都要设香案供品迎送。队伍到达神棚后,把老君神像安放在神棚之内,举行祭祀仪式,求老君爷、火神爷保佑全年平安、生意兴隆、四季发财。工匠们的祭祀活动也得到道士的支持,道士每年都会自发为工匠提供打铁花的场地,并在工匠祭祀时组织各类乐器演奏,为其助兴助威。每逢道教的重大庆典,道士们也会邀请工匠打铁花,恭贺庆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这一活动。
关于打铁花还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北宋年间,豫南出现了大旱,老百姓们纷纷主动捐钱修建庙宇,并计划在庙宇中铸一口大钟。于是,各家各户都把自己家的铁器捐出来,由铁匠们将铁器熔化成铁汁。突然天上飞来一群乌鸦,它们盘踞在树上,无论如何都赶不走。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只见他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木,蘸了些熔化的铁汁,将柳木向上一击,溅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照耀了天空的同时,乌鸦也被吓跑了。当大家还在为比烟花震撼百倍的奇景惊叹不已时,老人已经不见了。
打铁花表演前,要先在宽阔的场地中间搭起一个丈余高的二层八角大棚,第一层4米高,第二层1.5米高,称为“花棚”。花棚顶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这是因为柳树枝细密、绵软、水分多,不易燃烧。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个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老杆顶上绑上长挂鞭炮、大型烟花等,称为“设彩”。花棚旁边立一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用大风匣鼓风,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用的铁水需要达到1600℃~1700℃,即看到铁水迸出金花才行。
打铁花时,先把熔好的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一个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的新鲜柳树棒,棒的顶端掏有直径3厘米大小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汁),打花者头戴反扣着的葫芦瓢(起防护作用),赤裸着上身,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上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下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使棒中铁汁冲向花棚。十几个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棒相连。通红的铁水经花棒击打后撞击到高高的花棚上,点燃了棚顶的鞭炮、烟花等,形成几层楼高的铁花雨,在夜空中绚烂绽放,铁水砸落在地面,又溅起遍地金花。
忻州古城西园义士阁高空滑落的铁花如金色的瀑布从夜空中倾泻而下
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
“火树银花幻莫测,凌虚掷地纷骊珠”,这是忻州古城的“火树银花不夜天”
打铁花涵盖了道教文化、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内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群众,扩大影响;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打铁花”不仅蕴含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也展现了民间生铁冶炼传统技艺的工匠精神。
2023年2月,以“中国年·在忻州”为主题的新春社火节在忻州古城举行。忻州古城联合“长城长铁花”队伍的专业非遗表演人员,在晚上8点和9点于古城西园的义士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火光与黑夜相互交织的视觉盛宴。夜幕寂静之时,只见那高楼上铁锅里的火焰熊熊燃烧,专业打花人将生铁烧至1600℃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滚烫的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徒手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棒棒相连,精彩绝伦。十几米高的金黄色火花在夜空中迎风绽放,又像巨龙腾飞,扶摇直上,左挪右腾、上下翻飞,铁花如流星般漫天划过,顿时亮如白昼,照亮了下方每一个人的面庞。正如诗句描写的:“火树银花幻莫测,凌虚掷地纷骊珠。”从义士阁高空滑落的铁花如金色的瀑布从夜空中倾泻而下,一曲铁花火雨迎新年的美妙乐章,寓意来年红红火火,八方来财。每场表演需15至20分钟,每到高潮都会引来观众的叫好声,游客纷纷拿出手机进行拍照记录这精彩的瞬间。
打铁花技艺历史悠久,表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打花艺人与千余度的铁花近在咫尺,却能进退自如,不被烫伤,这项传统绝技的神秘惊险与灿烂夺目交织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中国有句老话,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打铁花是个力气活,还要常年忍受高温的炙烤。打铁花所用的铁水最高能达到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表演者必须用尽全力击打,追求铁水的高和散,让高温的铁水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迅速燃烧、冷却,才不会造成烫伤。同时因为冬天气温低,打出的铁花散热更快,对表演者更为有利。这也对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力度不大,或者打击的位置不准确,铁水没有完全散开,铁花飞跃的高度也会有限,除了打出的铁花不美观之外,还极易烫伤自己或他人。因此,“打铁花”对表演者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的要求极大,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表演者对这项民间文化的热爱。
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这项民间绝技虽然被更多人所知,但是其传承范围仍然有限,大多时候人们只有在少数非遗表演的舞台上才能有幸目睹其风采。头戴葫芦瓢,手持花棒的表演者们用精彩的演出换来民众的喜爱,每一次围观,都寄托着百姓对盛世丰年的热烈期盼。像打铁花这类非遗民间文化还有很多,如糖塑、面塑、雕漆、瑶绣……这些非遗技艺惊艳了千年的时光,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手中延续,它们脆弱又坚强,需要更多的坚守与保护。
看“非遗”打铁花,感受不一样的中式烟火
责任编辑:武凯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403/68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