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民俗非遗
晶莹剔透的信丰萝卜饺
人们常说“南米北面”,其中饺子是北方人常吃的一种面食。在江西赣南一个名叫信丰的小县城里,有一种独特的饺子,不仅被评为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曾多次登上央视的美食栏目。这种制作技艺独特的饺子名叫萝卜饺。信丰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信丰有三宝:酱油、瓜子、萝卜饺。”可见萝卜饺在本地人心目中的地位。这小小的一份萝卜饺,不仅是信丰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特色美食,更是在外的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
信丰以“人信物丰”得名,而萝卜饺得名又源于信丰萝卜。信丰萝卜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开始种植,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信丰县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全境呈盆地型,域内矮岭起伏、丘陵连绵,土壤类型为冲积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性好,物理性状良好,因此产出的萝卜皮肉雪白、肉质细腻、甜脆爽口、个大皮薄、甘甜汁多。桃江河流经信丰全域,河边沙坝面积大,萝卜产量高,信丰当地人也不断尝试和变换着萝卜的吃法。20世纪初,当地嘉定镇的一位村民凭借多年的厨师经验,摸索出一套萝卜饺的制作方法,其风味与市面上的饺子味道迥然不同,让人吃完回味无穷。后经大规模推广,萝卜饺成为当地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
信丰萝卜饺最大的特色是它的饺子皮是用当地的红薯粉制作而成,口感Q弹有嚼劲,质地透明滑润,煮熟后,萝卜饺皮呈半透明状,里面的馅料隐约可见。信丰县的红薯种植历史已有近千年,当地沙壤土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和通透性都比较好,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块根增重,因此种出来的红薯不仅个头较大,色泽新鲜,而且香甜软糯,很适合用来制作红薯粉。每年的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家家户户便开始收红薯,随后再将带着泥土芳香的红薯投入到红薯粉的制作提取中。首先,将洗净的红薯用专门的机器打碎;其次,再用竹篾一点一点淘洗,淘洗完的水装在大缸里静置一晚上,第二天缸底便沉淀有一层厚厚的湿粉;最后,将水倒出,把粉舀出,进行晾晒。需要注意的是,当地人一般选择在天气足够冷的时候制作红薯粉,这样静置沉淀湿粉的时候就能得到更多的粉,也不会有过多浪费。
在制作萝卜饺的饺子皮时,当地人会直接用红薯粉代替面粉。由于红薯粉在晾晒过程中还保留有大颗粒物,所以需将红薯粉先碾碎,而后过筛,最后得到的细腻的红薯粉才是我们的目标。萝卜饺饺子皮的制作方法与传统饺子不一样,需先将薯粉加食用油在锅里翻炒,直到颜色焦黄,味道焦香,再加入热水不断搅拌,同时趁热揉成粉团,在粉团冷却前将其全部擀成饺子皮。
除饺子皮的制作方法不一般外,萝卜饺的馅料也别具一格。其馅料在选用本地种植的白萝卜的基础上,还有两种必不可少的原料——本地养殖的草鱼和带有一点肥的新鲜猪肉。先将萝卜切片,加水炖煮,以便去除萝卜的辛辣,吃起来也会更清新,而后将煮熟的萝卜切丁备用。肥肉切成肉末后入锅炼油炒焦,而后加入萝卜丁、辣椒、姜末等配料,炒熟后出锅。草鱼的处理方法有点不同寻常。需要先在活鱼的鱼腹和鱼尾处各划一刀,放血以锁住鱼肉的鲜美。再取鱼脊处的鱼肉片成小小的鱼片,加入薯粉拌匀,保持肉质的鲜嫩。这时,只取一些刚刚炒好的馅料加上一片鱼肉,一个萝卜饺就完成了。
经过半个小时的蒸制,萝卜的清香顿时充满整个厨房,一屉晶莹剔透的萝卜饺令人垂涎欲滴。吃萝卜饺时讲究提“耳朵”,即筷子要夹萝卜饺的边缘处,而不是夹中间馅料饱满处,否则萝卜饺就会被夹破,美观度大大下降。其实这个习惯背后还有一个幸福的小故事。提“耳朵”另一个含义是“怕老婆”,即老婆捏老公的耳朵。“怕老婆”既蕴含着老公对老婆的宠爱和包容,也从侧面体现了家庭幸福美满的人生智慧。所以这小小的萝卜饺也包含着当地人对美好和睦家庭的向往。
记忆里,每到红薯丰收的季节时,我最期待的就是在红薯粉晾晒完成后,和妈妈一起做一份象征着家的味道的萝卜饺。这时,我会帮妈妈揉烫手的红薯粉团、捏团、擀皮,所有步骤一气呵成。手里握着温热的饺子皮,加入带有草香味的鱼片,萝卜的清香在鼻尖萦绕,饺子皮在指尖飞舞,一个月牙形的萝卜饺便完好地躺在了蒸屉里。不到半小时功夫,我和妈妈便做了满满一大屉美味喷香的萝卜饺。客厅里飘满了肉与萝卜的香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辛劳一年后的丰收成果。一年的农活已经基本结束,这一份美味既代表了丰收后的喜悦,也是对腊月新年的迎接。窗外的风,已经有寒冬凛冽的味道,吹得窗子都有些颤动,但屋里的温馨足以抵御这寒冷。
这舌尖的味道,是小县城的炙热,是赣南地区独有的美食文化,在当地人的舌尖上缠绕了上百年,也是我心中挥不去的家的味道。蒸腾的热气,氤氲的清香,美味一如既往,将我带回那倏忽而过的往事。
未能抛得客家去,一半勾留是此味。于信丰人而言,萝卜饺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乡愁,代表着家乡的味道。无论在世界的哪一隅,这份乡愁总是牵动着游子对家乡的情思。每个出门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时,总是喜欢点上一笼萝卜饺。
责任编辑:武凯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318/64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