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特别策划

走近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2024年01月26日 17:13

33f8aba1eff81759981fe200a875b39大同石窟景区

享誉世界的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千米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2001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最近笔者再一次走近这个世界级文化遗产采风,为其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所深深折服!

▚走近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之宝库

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浓重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呈现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的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代表和“瘦骨清像”的源起。石窟中有关乐舞和百戏杂技的雕刻,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当时佛教思想盛行的局面。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9027126db5acb29333ffc191eaf197a大同云冈石窟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曾到云冈石窟游览过,此次重游,发现变化很大。景区的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不少,新增了不少景观和设施,包括礼佛大道、庙宇、水塘、石桥……

来到云冈石窟,首先看到的是开凿者“昙曜”的塑像。昙曜,少年出家,原是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高僧,到达平城后受到太子拓跋晃的礼遇,开始管理众僧。太武帝灭佛时,他逃离了平城。文成帝兴佛后,昙曜在路边巧遇文成帝车队,文成帝的马咬住昙曜的袈裟不放,于是昙曜就成了管理全国僧尼事务的“沙门统”。从公元460年开始,昙曜组织了石窟的开凿工作。“昙曜五窟”编号为16至20窟的这5个洞窟由昙曜开凿,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

进入礼佛大道后,就能看到气势恢宏的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再往前就是一棵挂满金叶的人造树,人们称其为“摇钱树”,上面挂满了游客祈福的红条。沿途经过讲述佛教故事的雕塑墙往往能引发众多游客的连连称赞。

8278af88c25a6ebc9a226b8585aa810大型浮雕墙

来到灵岩寺,可看到灵岩寺中的佛像、佛塔以及庙堂。上面的匾额为“禅心佛道”,下面的匾额为“活在当下”,很像现在十分流行的心灵鸡汤。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除了山门以外,还有作为中殿的“千佛殿”和作为后殿的“大雄宝殿”。走过一座长桥就来到了武周山前。山门前的“比丘尼昙媚造像记”石刻是1956年11月间,云冈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昙曜五窟之一的第20窟,即所谓露天大佛窟前积土时出土的,这是云冈石窟中难得的一块完整的造像题记。

来到石窟入口牌坊后,就进入了石窟区的最后一个亭子,穿过门洞就是石窟,上书“入佛知见”四个大字。

▚游览云冈石窟——“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依山开凿,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佛龛1000多个,石雕佛造像51000余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弄清这么多洞窟以及石雕造像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呢?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是依据洞窟开凿时间的先后来游览,即从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第16至20窟开始看,再看第5至13窟,最后看西部的石窟,这样就能感受到佛教艺术实现中国化的全过程,感受到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尚及其发展脉络,以及这种流行风格是如何影响佛教艺术的。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石窟即今第16至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走到“昙曜五窟”的标示石处,就来到了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的所在地。让我感到十分有趣的是,这昙曜五窟的主佛像竟然都是北魏的皇帝,从第16至20窟依次为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未继位)、文成帝。他们深目高鼻,眉眼细长,蓄八字须,两肩齐挺,肩宽体壮,右袒或着通肩服饰,具有浓厚的异域特色。

19bf46b4632ba64d0d5e2385bdfb6de云冈石窟大佛

第20窟,又名白佛爷洞,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第20窟正中的这尊露天大佛是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是宣传云冈石窟的标志。佛像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手势为大目如来“定印”状,定印,又称禅定印,表示禅思,即内心安定的意思。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这尊露天大佛是文成皇帝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上扬,表现出佛教徒对文成皇帝的敬意。大佛的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犍陀罗造像和中亚牧区服装的特点。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第20窟的这尊大佛的嘴角始终呈微笑状。

第19窟主佛像结跏趺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南壁罗睺罗因缘是云冈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窟外东西方各开一耳洞,洞内各有一佛像。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创意,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第19窟三世佛主像面容慈祥,端庄稳静,是景穆帝拓跋晃的象征。拓跋晃是佛教的崇拜者,可惜未登皇位便去世了。窟内满雕千佛,西侧的罗眼罗实子因缘像颇具异域造像风格。

第18窟三世佛立像,高15.5米,该立像暗示了曾经主张灭佛的太武帝拓跋焘,其面部表情显露出一种忏悔之意。第18窟中意喻太武帝拓跋焘化身的大佛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左手放于胸前,做了一个“扪心自问”的忏悔姿态,这种手心向内的佛像造型可谓“空前绝后”。大佛披的“千佛袈娑”,上面的每一尊小佛都有被害的佛教徒之意,压在太武帝化身的大佛上。这尊佛像的造型也揭示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灭佛运动”。

第17窟(弥勒三尊洞),建造于公元460—470年。第17窟主像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高15.6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窟小像大”表现出明元帝拓跋嗣盛气凌人的气势。第17窟的西壁立佛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东壁坐佛双肩齐挺,服饰线条流畅,刀法娴熟。窟内四壁以千佛雕刻为主,雕像清简劲直,纯真朴质,反映了云冈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西壁佛像背光外缘供养天,单腿半跪,双手捧莲,神情恬静,造型优美。明窗东壁太和十三年(489)造像龛,是云冈石窟分期断代的重要标尺。第16窟(立佛洞)建造于公元460—470年。

e06155b075840a8e249b30b63f1cc14精雕细刻的云冈佛像

第16、17窟为一组。第16窟主像为释迦立佛,高13.5米,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面相清秀,英俊潇洒。身着厚重的毛毡披,胸着佩结带,大裙齐胸,立于莲花座上,显示出道武帝拓跋珪征服鲜卑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气概。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属北魏太和年间(477—499)推行汉化时的服制。昙曜五窟之前的第1至15窟位于东侧,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凿的石窟,受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影响,这些石窟与前期的西域风格相比,汉文化风格更为鲜明,比较明显的就是色彩逐渐浓郁,更加注重雕饰之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第5、6窟,这一组双窟外面建有四层高的雕梁画栋,不过不是北魏的原作,而是清顺治年间重修的,至今仍显富丽堂皇。窟内壁画保存完好,色彩艳丽。第5窟侧壁画着菩提树下的坐佛,正中的主尊佛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第一高的佛像。第6窟刻满了各种浮雕画,描绘了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被称为“云冈第一伟观”。

昙曜五窟西侧还有二十多个石窟,规模相对小了不少,这些都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由平城(大同当时的名称)贵族们自发修建的,与帝王气象相比,自然也逊色了不少。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的文成帝和平元年(460)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止,前后60多年。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

冬天的云冈北风凛冽,河道冰封,游人稀少,但我觉得这才是属于千年石窟的色彩,萧瑟而庄严,包括那些风化的痕迹,都更容易让人产生一些关于岁月无情的感慨。无论如何,希望已经历经千年风雨的云冈石窟还能在永恒时光中长久地屹立于这片大地。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126/56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