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往期 文化传承

高职医学院中医专业社团建设策略 ——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协会为例

2022年11月25日 00:00

在高职医学院校教育工作中,专业社团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还将学生的兴趣、专业知识实践和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协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类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促进高职医学院中医专业社团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高职医学院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专业型学生社团(下文均简称为专业社团)活动是对学生开展思想素质教育进行技能实践的第二课堂。基于对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协会建设的研究,阐述高职医学院中医专业社团建设培养中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分析社团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探析能促进高职医学院中医专业社团发展的对策,让专业社团的发展焕发生命力

专业社团建设对培养中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专业社团是一种专业知识活动型的学生组织,专业社团区别于其他非专业类社团,具有和专业相结合发展专业能力的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教学的发展与社团的建设积极的促进作用。培养中医职业素养是保证学生向心力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将2021级中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中医社团学生,对照组为未加入社团学生,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专业技能操作和参加活动的获奖率。通过实验,得出以下实验数据实验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74.3分,对照组为70.7分;实验组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平均分为76分,对照组为72分;实验组学生参加学校相关活动获奖率为72.3%,对照组为27.7%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技能操作和参加活动的获奖率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可以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促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中医学专业社团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医经典和中医时事政治理论学习欠缺

中医经典是专业社团的智慧宝库。晋·葛洪《抱朴子·》言“欲致其高,必其基;欲茂其末,必”中医治学的根基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将中医经典文化根植到专业社团建设中,是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是高职中医专业社团特色文化建设的体现。高职院校中医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较多,所以很多学校都会中医经典内容把中医经典列为选修课,导致学生对中医经典学习时间非常少且不深入中医经典书籍虽然言简意赅,但文字古奥、晦涩难懂,不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自学,所以专业社团学习基本也不涉及中医经典的学习。专业社团学习更多时间分配在专业技能训练上,但缺少中医经典指导导致实践运用技能治疗疾病时困难重重这种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像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将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关注时事政治是中医专业社团的思想引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全面参与防控救治,在治疗过程中彰显出医的独特优势,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黄金时期,国家对中医药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对新青年寄予厚望高职院校需要培育全面发展、与时俱进、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对于学习仅限于课堂,缺乏对专业有关时事政治的解读或学习。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了解与专业有关的最新国家政策方针或热点时事有利于专业社团注入灵魂也有利于社团成员利用专业技能解决实事

社团管理体系不健全

井然有序的社团管理是社团发展的保障。现阶段专业社团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社团管理制度宽泛,社团定位不清晰。多数专业社团虽有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多根据学校下发的社团管理制度进行简单修改,并未结合该社团的性质、专业特色、发展方向等深入思考从而适合社团自身的管理体系,只初步考虑纪律、卫生等问题,社团管理较为混乱;二是社团干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部门分工不明确。社团干部选拔多由学生推荐专业技能相对较好或社交能力强者担任,并未综合考虑社团各部门对干部的要求,社团干部基本靠责任心推进工作,因而经常出现干部分工不明确,忙闲不均的局面;三是社团成员随意性强,奖惩机制不完善或无法实施。高职学院中医专业社团成员主要由以中医学专业为主护理、康复、检验等专业的学生组成,因专业、学习意向不同等社团学习内容并不适宜每一个员,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造成部分随机参与或直接流失。同时社团成员对社团选择面较广加之与学生评优评先关联性不大等原因,导致专业社团忽视奖惩机制完善,不利于专业社团干部管理社员。

专业活动形式单一

专业社团是高职中医专业学生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第二课堂,丰富的专业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中医专业社团活动高职医学院内部进行,与外校社团或人民群众的交流互动较少,加之受当前政策影响,专业社团活动的交流形式就更加局限了。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为例,社团活动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此外,社团活动缺乏创新,流于形式平时主要开展腧穴定位、针灸推拿手法训练、拔罐、中药学、方剂学等内容,以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主,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理论知识又很难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收获不大,进而影响社团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指导教师专业指导不足

其他非专业类社团相比,专业社团不仅要求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职医学院的大多年轻教师虽然对专业社团的指导工作充满热情,但缺少临床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老教师虽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重工作下,压力较大,加之大多专业社团活动多在晚上进行高职医学对社团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造成教师对专业社团指导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高校虽直接指派教师负责社团指导工作,但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指导较少,专业指导作用发挥不明显,更多是靠学生干部组织学习,难以保证专业社团的高质量发展。

高职医学中医专业社团建设的对策

发展中医特色社团文化,传承社团精神

1.传承中医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医文化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中医文化丰富的内涵是高职医学中医教学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用中医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专业社团文化是高职医学院极具现实意义的新课题[4]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为例,中医社团之前以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主,2021年开始社团指导教师在讲解实践操作时融入中医文化,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技能。除了在日常社团活动中融入中医经典内容,中医社团积极组织并开展中医经典文化的推广活动2021年中医协会作为我校以文化,以精髓,弘扬经典,继承创新”活动的协办方并积极参加活动此次活动以“中医四大经典”为蓝本,深挖中医经典内涵,结合精美的视听画面,营造出浓厚的中医经典氛围,让同学们在诵读经典过程中了解中医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兴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新一代中医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采。

2.专业思想与时俱进,引导社团可持续发展

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是中医人的前进方向只有引导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学术前沿话题的讨论和交流,才能学以致用。我们培养的不仅中医专业技能人才,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具有爱国敬业、积极奉献、不断进取的精神。以我校中医协会例,要求加入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抗疫英雄张伯礼与白岩松的对话、学习抗疫过程中使用的“三药三方”等热点中医药事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同时帮助学生正视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增强学习自信和坚定职业信念。除了了解专业热点事件及方针政策,我校还重视专业社团活动党建活动紧密联系,我校临床系第四党支部在昭通学院等高校举办“结对共建办实事,弘扬国粹促健康”活动,中医协会学生在临床系模范党员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为外校师生推拿按摩活动。在做实事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社团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祖国大地上健康成长,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实践探索,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最大力量。

规范社团管理,促进社团持续发展

1.“量身定制”专业社团管理制度

规范社团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社团的持续发展。专业社团管理制度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社团的定位,同时结合专业社团的性质、特色等合理且规范的社团制度[5]我校中医协会除了有完善的纪律、卫生等常规管理制度,还增设社团实验耗材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使用后处理制度火罐消毒处理制度等以保障社团活动正常开展

2.社团干部分工明确,提升管理素质

社团干部是专业社团管理的主体根据专业社团定位、特色、发展方向等合理划分社团部门,各个部门对于社团干部需要依据综合能力择优确定,以确保社团干部能相互配合,有效完成社团管理工作。社团要多与不同类型社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做到社员走出去,新思想迎进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社团干部每月要有定期例会,交流社团存在问题或复盘活动完成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社团活动安排及管理措施,保证专业社团活动有序进行。社团负责人要重视培养新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学生干部充实专业社团负责人队伍提高社团的影响力

3.完善社团奖惩机制,分类指导

社团干部需要对入社学进行考核,提高入社社员的素质同时统计社团成员专业、认知水平、入社需求等学情,对社团成员进行分类指导,以满足不同社员的学习需求提升社团成员的学习兴趣社团还需要完善社团奖惩机制,完善的奖励机制是对优秀社员的肯定,社团所获荣誉也可帮助学生评优评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完善的专业社团奖惩机制有利于社员遵守社规,确保专业社团活动有序开展有利于社团的发展

丰富专业活动,建立品牌特色

社团活动既是专业社团的生命力,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社团要立足于社团自身定位,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建立社团的特色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文化传播活动,将社会实践服务与中医文化传承融合在一起,丰富社团活动层次,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如我校中医协会开展了“弘扬中医推拿,我健康风采“绘出心中千古医学”“结对共建办实事,弘扬国粹促健康”“读经典、诵经典、学经典”“社区义诊”等活动或比赛,不仅丰富中医协会活动形式,还促进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促进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指导作用

指导教师是专业社团建设的引导者,提高专业教师指导社团建设的积极性,是专业社团改进人才培模式的重要保证。高职医学应当鼓励专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积极加入专业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并制定相应奖励机制。同时,高职学院举办党建活动或专业活动等与专业社团紧密联系,在做实事的过程中增加专业社团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学习机会使更多优秀教师融入专业社团活动的指导工作。如我校临床系第四党支部举办“结对共建办实事,弘扬国粹促健康”活动,中医协会学生在临床系模范党员教师的指导下,为昭通学院师生开展推拿按摩活动。第四党支部、临床系教师们现场指导教学,既加强社团与昭通学院、昭通市职教中心党支部的交流,又促进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党员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把弘扬和传承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同时鼓励同学们继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增强自身本领,中医文化的使者。

专业社团建设提升高职医学院中医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职学院教育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社团的建设探,能够助力高职学院教育的全面发展。只有重建设、强管理,认识到当前高职医学院中医专业社团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引导社团建设,才能让社团建设焕发生命力,发挥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洁.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郭尚君.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文化产业,2021(21):95-96.

[3].多地加速布局中医药全产业链[N].经济参考报,2022-06-15(006).

[4]李月发,刘小江.用先进的中医文化建设有特色的高校社团文化[J].教育与职业,2009(18):191-192.

[5]郭尚君.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文化产业,2021(21):95-96.

[6]陈秀娟,丁雨.农耕文化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实践引领和思考——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公关世界,2022(07):113-114.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2/1125/42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