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往期 影视表演

“补、融、联”:粤剧年轻化接受的现实抉择

2023年01月15日 00:00

粤剧传播在年轻人中遭遇困境,主要原因是粤剧对“魔弹”和“分众”传播转向反应消极,具体表现在面对外部新兴娱乐行业对粤剧市场的冲击、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之间的紧张关系、粤剧文化资源全面开放和深度合作缺席这三方面的危机缺乏相应干预措施。以认知科学传播逻辑为基础强调主体、映射、技术与环境,相应的策略为“一补”“二融”“三联”。“一补”指补充粤剧高度专业化运作机构,进行集中管理和增加话语权;“二融”指美学融合和体验融合,增强年轻受众的心理感知;“三联”强调粤剧与技术、平台及产业联通,拓展传播中心路径。

粤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被人称作“南国红豆”。2009年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说明粤剧在传统艺术文化领域中的影响力之大。然而,现实情况是粤剧接受面临断层:老一辈视粤剧为瑰宝,而年轻人却不以为然。为使这一活态文化遗产免遭消亡,各方人士想方设法对其进行抢救。《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旨在为粤剧生存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学界也在为粤剧走出困局出谋划策。有人建议让粤剧走进校园,将受众投向年轻人;有的则探索新路径对粤剧进行推广。这些主动开拓市场、创新传播路径的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吸引年轻群体“入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却忽略了对社会文化的考察以及对受众心理认知的分析,因此所制定的政策是“冰冷的”,无法真正影响到年轻观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为什么在很多“施救之手”伸出之后粤剧依旧面临消亡的尴尬局面。随着以体验认知为基础的认知科学走进传播学领域,其为粤剧振兴提供了可能。除了自身裂变之外,粤剧传播还应补充个体经历、集体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的互动。从这个逻辑点出发,基于认知加工和互动体验策略的提出将会对年轻一代重新认识、接受粤剧产生一定影响。

粤剧发展的历史轨迹

关于粤剧的起源,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定论。一般认为不同时期的剧种声腔是粤剧形成的源头。剧由歌曲发展而来,旧时狩猎、战争、祭祀等重要事件中会有歌乐的记录,粤剧起源可从这方面进行探索。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专门从事歌、乐、舞的负责人或者机构。《周礼·春官》记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可见,周代由巫师负责舞蹈祈雨,歌哭消灾。秦汉时期设立乐府,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到了唐代,乐舞得到了高度发展,从业人员数量众多,教坊、梨园,以及太常寺下面的太乐署和鼓吹署都是负责乐舞的管理机构。宋元时期戏剧艺术进入完善时期,戏剧形态很多,有宋杂剧、金院本、北杂剧和南戏,北方戏曲声腔逐渐由北传入西江流域。至明代末,北方戏曲继续南下。战乱年代,岭南也是承接北方移民的重要区域,人口从江西、福建不断输入。从明初至明中叶,南戏各种腔调传入,对广东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戏剧在吸收本地人文特色之后,催生了粤剧。

粤剧风格一度发生转向。粤剧早期在农村表演时多武场戏,表演风格热烈、粗野、激越;随着城市剧场的出现,粤剧由侧重武功转向侧重唱功,文戏逐渐代替武戏,情感也变得细腻、纤巧。

明代产生了第一个广东艺人行会组织——琼花会馆。一般情况下,学者把本地班出现的琼花会馆作为粤剧形成的重要象征。清光绪十五年(1889),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作为专业机构负责接戏、演戏。粤剧演出随着本地班的大量涌现逐渐常态化、普遍化,岭南梨园一时风潮涌动,演出节目达到万余个,催生了大量名作,如《帝女花》《白蛇传》等经典曲目。粤剧甚至传到了海外,在东南亚、美洲等地建有粤剧班团。

20世纪初期,受战争、技术变革、外来文化输入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粤剧影响力日趋下降,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传播面临断层。

粤剧传播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20世纪中叶以来,外部形形色色的现代娱乐产业在技术革命的引导下蓬勃兴起,戏剧市场整体被严重挤压,粤剧也难逃厄运。同时,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表现在对待粤剧审美上,新老一代人的审美差距越来越大。戏剧市场化之后,在文化、艺术、娱乐融合的大背景下,粤剧在文化资源全面开放和深度利用方面落后于时代。

中心化散点式传播

就外部传播环境影响来说,粤剧从繁荣到衰落,电视、电影的出现对其造成的冲击最大。电视、电影在时代变革中抓住机遇,采取“魔弹”传播模式,在精神消费领域确立了统治地位。

世纪之交的直播卫星系统是电视发展史上的大事。1996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启动了对直播卫星系统的研究。在中星9号、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成功后,全国开展了直播卫星“村村通”和“户户通”系统工程,利用直播卫星技术覆盖农村边远地区。广播电视联通了大量用户,到2020年底,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59%,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2.07亿,直播卫星用户数1.47亿,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数超过3亿,互联网电视(OTT)用户数9.55亿[1]。

多元化娱乐形式的产生,使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院线制改革启动以后,国内电影市场“吸粉”数量庞大。即使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比较严重的2020年和2021年,国内观影人数也未受到很大影响,票房收入分别为204.17亿元和472.58亿元[2]。

随着电视、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技术上成功完成升级换代,其吸引了大批固定用户。相反,粤剧在行会组织消失之后,影响力逐渐减弱,特别是在戏剧类非遗项目整体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粤剧传播力量进一步减弱。

此外,各地粤剧传播缺乏统筹安排,呈自发型、单向度、散点式传播。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以及国际传播实施的政策、路径、方法各不相同,相互之间的开放度、话语互动程度都不高。这种缺乏头部行业组织泛中心化的行动,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处置危机的能力很弱。因此,当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消费领域集中力量应对革新求变时,粤剧爱好者却在不断流失。

审美内外扞格不入

审美文化需求与社会文化变迁不合拍。观众审美意识的变化是时代所驱使的,这是粤剧产生传播危机的外因之一。“戊戌政变、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结束等都是研究中国戏剧史的重要节点……”[3]改革开放之后,大量新思潮、新文化、新娱乐不断涌入,低潮期的粤剧戏迷“趁机”发生了审美转向,接受了电影、电视剧、游戏等新兴娱乐方式。而年轻一代则完全没有接受粤剧文化的熏陶,他们接受的是和粤剧完全不同的新式精神娱乐。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新娱乐活动完全代替了粤剧在当代年轻人心中的地位,外来文化与传统粤剧产生了审美认同危机,粤剧逐渐被冷落。

内部危机则是剧本创作没有观照观众的心理需求。作品没有将观众审美感受纳入考虑范围,对大众文化热点的关注度不够,“各美其美”型剧本在不断生成。观众只是被动接受者,创作与接受双方扞格不入。一些创作者怀抱艺术至上的理念,离开了观众这个欣赏主体。有人对粤剧文化浓厚的佛山地区近四百名年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2%的学生不是对粤剧认识模糊就是不喜欢,觉得粤剧是老掉牙的东西,早过时了”[4]。这足以说明传统艺术美与新生代追求的大众美之间的隔阂之大。

传播广度不足

按照《社会科学新辞典》对“传播媒介”的分类,传统粤剧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和团体传播两种。根据生态环境不同,又可分为城市被动型传播和农村主动型传播。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名伶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了依靠名人效应吸引戏迷之外,有的名伶还从艺术学角度推动粤剧发展,如靓荣、曾三多创新面谱设计,黄壮谋推动粤剧声腔改革等都是对粤剧艺术生命力的提升。有的名伶注重活态传承,走进学校指导师生学习粤剧,例如吴伟明为小学粤剧团成员指导丑生行当动作,何丰怡为师生示范水袖等。

城市被动型传播。康熙年间清政府设立粤海关,广州作为对外贸易重要的通商口岸,全国客商云集广州。戏班随着广州经济地位的提高得以繁荣起来,“外省戏班有成百个流寓广州”[5]。之后广州贸易量下滑,行商破产,梨园事业由盛转衰。戏剧院作为新兴平台,接纳了戏迷,成了城市戏剧爱好者聚集的地方。商业剧院在固定时间、地点、演出场次开门迎客,粤剧转为被动型传播。

农村主动型传播。民间私伙局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加自由的精神表达而产生的曲艺社团,具有“自娱自乐”“自愿”“业余”“民间的”的特点[6]。私伙局以轻松逗乐的方式出现,乐器、唱腔、演出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对推动粤剧传播有一定作用。粤剧还具有节日祭祀的社会功用。每逢神诞节庆,人们就会主动邀请剧团到乡村祭祀场所演出,“各乡到城定戏”成为潮流,戏剧也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另外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合,如婚丧嫁娶、生诞寿辰,人们也会请来戏班进行串演。

总体来看,传统粤剧无论采取何种传播方式,都没有充分发挥技术、平台、产业力量,不在马歇尔·麦克卢汉界定的“人的延伸”和“信息”范畴,还属于“人传人”的传播初级阶段。

罗伯特·克学术立场视域下的“补、融、联”三维抉择

地方戏剧的振兴需要有广阔的市场接纳和一批忠实的受众追随。因此,粤剧传播要以大众化、年轻化接受作为重点来发展。粤剧虽属“旧”的文化,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又是陌生、新奇的。如果方法得当,年轻人还是会认可、接纳传统戏剧。“一补”“二融”“三联”传播策略的提出将后大众传播时代作为背景,针对粤剧进行内外双重整合。既吸收了西方的传播学理论,也结合了本土的实际语境,属于罗伯特·克雷格传播学的社会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学传统、批判传统的学术立场范畴。“一补”指补充传统粤剧专业化运作机构,“二融”指美学融合和体验融合,“三联”强调粤剧与技术、平台及产业联通。

增补集中式管理运营组织

粤剧振兴的前提是粤剧定位必须明确。根据“以艺术为本”的核心审美理念观和“以观众为本”的现实要求,粤剧应该既是一种艺术文化,也是产业经济中的文化产品。

确定管理机构。当前,由艺术家创作的纯粹艺术文化,靠戏剧艺术内生力量推动戏剧发展非常艰难,因此,在考虑保护、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要提高粤剧市场角色的竞争力。这就需要采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有一套专业、成熟的操作方法。

历史证明,成立专门机构对推动粤剧快速传播是行之有效的。琼花会馆是最早的粤剧行会组织。清朝雍正年间,北京曲艺名人张五南下广东,对粤剧进行改革,在佛山大基尾创立琼花会馆,其职能是打理艺人的生活、福利创收、加强会馆团队建设、负责班社运行等。咸丰末年,琼花会馆受到清政府打压。之后,吉庆公所建立。而八和会馆是在吉庆公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的说法。这也说明八和会馆和最早建立的琼花会馆是一种继承关系。八和会馆作为专门的粤剧运营机构,继承了琼花会馆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八和会馆壮大了艺人队伍,开拓了戏剧市场,为粤剧中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外粤剧的繁荣也离不开头部文化机构的运作。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粤剧的活跃中心,组织机构在传承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新加坡粤剧组织机构有“半官方的公益性粤剧推广组织、商业性的民间粤剧培训组织以及社区活动中心的粤剧小组”三大类型[7]。作为一种地方戏剧,能够在多元文化、不同族群之间屹立不倒,背后都有行会机构的支持。

行会组织曾扮演过力挽狂澜的角色。基于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考察,粤剧有必要成立现代版的“琼花会馆”作为头部行会组织来负责粤剧的整体运营发展。现代版“琼花会馆”应该被赋予较大的中心话语权,并采取“饱和攻击”战略:对内把握艺术追求方向、演员队伍管理、题材选取、舞台设计、服装音乐等;对外负责市场定位、运营。

现代版“琼花会馆”本身应该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粤剧要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走。”[8]只有管理队伍年轻化,掌握了年轻人的心理认知、审美形态,才能开创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粤剧美学设计之路,包括节目题材、舞台、音乐、文创产品、教学、演出等各个方面,这样才会成功引年轻人“入戏”。“粤剧的观众年轻化了,这是我们希望的。”[9]

融合戏曲美学及个体体验

后大众传播时代粤剧的传播,既要夯实艺术的发展基础,还要关注接受者的心理认知。聚焦年轻人在认知和互动体验方面的融合,达成与年轻人之间的审美共情。在分析粤剧传播危机时,首先应当将观众的审美动向纳入考察范围。任何艺术作品的审美只有在被受众普遍接受之后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融现代日常审美追求于传统粤剧美学范式之中。

融合并非重构,融合强调传统与现代大众性、世俗性审美元素的结合,以便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属性。粤剧《决战天策府》就是这样一部典范之作。《决战天策府》由广东粤剧青年团推出,剧团具有“朝气蓬勃、青春亮丽”的特点。设计创新大胆,将网游“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和传统粤剧进行融合。作为一部原创粤剧,题材选取流行于年轻人中的一部网游作品。熟悉这部网游作品的年轻人可能一眼就能从粤剧舞台上看出网游“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的痕迹。这种将传统戏剧融合于现代网游的跨界合作,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是粤剧复兴一种有效的突破方式。

除内容之外,艺术表现形式也应推陈出新。粤剧《红头巾》并未停留在传统粤剧的叙事框架内进行咏叹,而是在故事性的基础上,引导观众对剧中人物产生亲切感知。既是传统“意象化”美学思想的体现,又符合现代轻叙事而重抒情、轻戏剧性而重诗性的审美追求。

节奏上融快于慢。年轻人一般都倾向于表达,喜欢轻快明朗的音乐节奏。“很多年轻人对表现力、节奏性强的说唱类音乐更加感兴趣。”[10]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粤剧“调子节奏太慢”[11]。因此,应尽量减少剧中低缓、悠长的抒情成分,尝试融合一些快节奏的音乐。开场部分采用打锣鼓结合现代节奏鲜明的音乐,辅以奇幻多彩的舞美设计。如果开场就能吸引年轻人入戏,接下来再融情于戏,年轻观众自然就会容易接受。

其次,融个人体验于传统观剧之中。

激发年轻人对粤剧的兴趣,拓宽艺术体验非常重要。体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将传统的“看戏”模式转换成“做戏”模式。“做戏”是培养观众参与体验、认知、了解、熟悉、掌握粤剧。换言之,是要将看不懂戏的外行培养成懂戏的内行。只有真正熟悉粤剧的内行人才能听得懂粤剧的音乐,明白唱词的内容,看懂演员的动作与表情,才能与唱腔产生共鸣。

融课堂教学于粤剧艺术文化之中。粤剧教学进校园的形式有多种:成立专门的粤剧学校、独立开设粤剧课程、融粤剧于美术及音乐等艺术类课程中、成立校园粤剧社团、第二课堂教授制作手工道具、成果汇报表演等。

融强身健体于粤剧艺术文化之中。当下,强身健体的概念普遍受到人们关注。可以在健身房开设培训班,将粤剧的身段、形体训练和健身结合起来,做到健身与体验传统文化两不误。

融提高技能于粤剧艺术文化之中。将粤剧“唱、念、做、打”的一些元素融入武术班或演唱班中,让年轻人亲身感受声音与身体的表达。练习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靶子、手桥等功夫;传授喊嗓、吊嗓、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基本技法。

总之,要改变传统粤剧以“观”为主的模式,邀请年轻人参与互动,让现代粤剧变得可感、可做、可爱,这样才能让年轻人产生审美共情。确保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前对剧目所涵盖的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了解达到80%以上,剩下20%中的一半留给舞台演员,另外一半“留白”给观众,让其在看戏过程中收获惊喜。在此前提下,年轻观众才会在情、理、趣、技方面对粤剧产生审美体验和亲近感。

技术、联平台、联产业

不同内容主题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有研究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ELM)以短视频为例已证实这一点[12]。粤剧联通技术、平台和产业之后,假设内容质量稳定不变,粤剧的主题得到扩充,那么“中心路径”得到增强,这必然会影响传播效果。

首先,粤剧联通科技能改善舞美。

先进科技可以改善粤剧舞台的艺术表现力。要满足年轻人的视觉审美需求,就要创造现代化的视觉语言和体验感。现代多媒体、光学、电学丰富了现代舞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姿态,给人带来全新体验。

创设戏剧情境、表达人物情感、展示节奏快慢,这些都可以通过变换灯光流明、色调、颜色、节奏、对比来实现。例如,要表现人物的高大形象,可以通过强逆光投射出长背影到舞台上;要突出表现上、下半身,可以通过高流和低流来实现。如今利用AR、VR技术可以创造出虚拟仿真的视觉体验。如实现从昏暗的地牢到金碧辉煌的宫殿的空间转换,或从先秦切换到今朝的时间跨越。

科技型舞美设计能促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舞台利用技术表达现代理念,实现年轻化元素的表达。除此之外,舞美设计还能配合艺术叙事,参与到“讲事实”环节。中国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灯光总设计沙晓岚认为科技型舞美设计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我们用科技演绎极致的中国浪漫,既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全世界……”“中国馆的灯光秀成功讲述了中国故事……”[13]以梨园行称“江湖十八本”等优秀剧作不仅是一种戏曲现象,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其次,粤剧联通平台能展示形象。

粤剧要想实现广泛传播非借力互联网不可。我国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只有具备“互联网+”思维才可能实现传播的最大公约数。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介可实现和绝大部分年轻一代的对话,“互联网已经成为占据中国人休闲娱乐时间最长的传播媒介之一”[14]。

年轻人喜欢社交娱乐类平台。哔哩哔哩、快手、抖音、微视等平台均具有社交娱乐功能,为年轻网民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具有交互性和趣味性的虚拟社区,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6年,高校共青团陆续入驻国内月活跃用户人数最多的四个短视频平台”[15]。戏剧虽属“旧酒”,但一旦“装进”虚拟社交平台,让没有时间走进剧场的人体验经典文化,年轻用户也还是愿意“品味”的。另外,平台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技术,建立海量用户数据库,获取用户的登录时间、年龄、性别、兴趣、关注偏好等信息,建立完整的人物画像,以此准确分析用户需求,为“以观众为中心”理念的分众传播提供科学支持。

最后,粤剧联通产业能借船出海。

粤剧联通电影产业。粤剧有几百年的历史,积攒的题材非常多,叙事表现力独特,将粤剧元素用于电影制作,可以丰富电影素材,增加其艺术表现张力。《白蛇传·情》自2021年5月20日公映以来,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有不少年轻观众专门从外地赶来观看现场版,还有的观众表示之前看过电影版,现在想再看看舞台版的演出。

粤剧联通动漫产业。《京剧猫》为传统戏剧如何联手动漫开辟新路径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京剧猫》是一部将京剧元素与动画结合起来的动画片,熔搞笑、冒险、动作于一炉,开播以来,受到大量年轻人的追捧,光哔哩哔哩平台前四季的播放量就超过2亿次。《京剧猫》虽然是靠动漫调动了网民的热情,但从前四季的播放量走势看,年轻网民对传统文化与动漫“联姻”这一新颖方式还是认可的。据此,有必要以传统粤剧经典文化为母题,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给年轻观众以积极引导和“灵魂唤醒”。

 

参考文献

[1]涂昌波.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广播电视发展的政策演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2):84-90.

[2]李建强.电影共同体美学建构与电影供给侧改革[J].东岳论丛,2022,43(05):48-55+191.

[3]濑户宏,郭艳平.读柳敏荣《韩国戏剧运动史》——从日本的中国戏剧研究者的眼光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46-153.

[4]杜建萍.开创地方戏曲进课堂的新天地[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7):56-57.

[5]冼玉清.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03):105-120.

[6]万钟如.“私伙局”名称由来考辩[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3):52-61.

[7]潘妍娜.从三种社团形态看粤剧在当下新加坡的传播趋势[J].音乐传播,2018(01):40-45.

[8]吴伟绵.大学生走进幕后 高校学者畅谈观感——记香山粤剧团进校园系列活动[J].南国红豆,2012(01):24-27+31.

[9]关雨晴,徐子茗.唯美粤剧再度风靡上海滩[N].南方日报,2021-10-22(A07).

[10]毕若旭,程思,罗希,等.这届年轻人愿做“戏中人”[N].中国青年报,2022-04-29(007).

[11]黄容赞.黄容赞自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1):127-134.

[12][15]黄艳,王晓语,李卫东.高校共青团抖音短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全国100所高校共青团抖音号的内容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41(02):43-55.

[13]李帛尧.“用科技演绎极致的中国浪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5-27(008).

[14]史岩,史哲宇.历史溯源与现实图景: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再思考[J].中国电视,2022(05):73-79.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115/39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