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往期 影视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以陇剧为例

2022年11月26日 00:00

陇剧是产生于甘肃省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它是黄土高原上一颗明亮的文化之星,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于环县的皮影戏,之后演变为陇东道情戏,最终成为人们所熟知的陇剧。在此演变过程中,其由皮影转变为真人表演,演出场所也由地方的庙会逐渐走向更广阔的戏台,可谓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陇剧作为地方剧种的重要代表,对于新时期的专家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例如,可以通过溯源陇剧剧目作品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与陇东道情戏的内在联系,进而将新时代文化创新传承因素融入其中,共同促进陇剧这一地方剧种的保护性传承和延续性发展。现主要从陇剧所具有的独特艺术形式出发,分析当前陇剧文化传承的主要困境,以及传承陇剧的重要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陇剧起源于道士用说唱的形式讲述道家故事,并在庙会上进行表演,人们一般会使用简板和渔鼓进行伴奏,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当地环境特点来看,多民族在此聚居,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并且黄土高原地广人稀、千沟万壑的独特条件使当地民风淳朴,激发了人们的艺术创造力。陇剧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周边秦腔的特色曲调和唱腔特点,添加了二胡等弦乐器,唱腔也突出了板式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其传承发展。陇剧这一名称在1959年被正式确定,其作品《枫洛池》《假婿乘龙》《苦乐村官》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且,在一代代陇剧艺术家的努力下,陇剧也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其表演由庙会走向戏台,最终走向了舞台剧,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陇剧艺术形式发展的独特性

板式唱腔

在陇东道情戏发展阶段,演员唱腔带有鲜明的说唱风格,在表演节奏方面也缺少强弱的区分,只有板眼区分。其主要以飞板、弹板、大哭板、还阳板为主,之后又结合梆子戏唱腔发展出紧板、慢板、二流板、散板等,创新形式也愈加丰富多变。另外,陇剧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还融合了民歌小调以及特色曲牌,最终形成了集“板、牌、簧”为一体的完整演唱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陇剧的板式唱腔以及旋律都有规范性的内容,并且同时吸收了民歌小调、梆子戏等其他演唱形式,使其艺术风格的呈现有了更广阔的空间[1]。在经典剧目《枫洛池》中,陇剧艺术家对唱腔进行了优化和发展,他们将两个“嘛簧”改为一个“嘛簧”,使唱腔更加紧凑,也使之前较为重复的散板更加有板有眼,整个作品的唱腔更加规整。一方面,保留了传统陇剧唱腔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剧种形式以新颖性。

乐器编配

在陇剧板式唱腔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剧目越来越多,这要求其所使用的伴奏乐器也要推陈出新。在陇东道情戏发展阶段,人们单纯使用渔鼓、简板等伴奏乐器。那时的音乐形式较为独特,且比较单一,之后随着笛子、唢呐、四胡等乐器的加入,表演者的演出越来越声情并茂,同时也为陇剧的乐器编配增添了许多新意。其中最为独特的当属由之前的二股弦变为四股弦,这极大地推动了陇剧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从目前来看,经过多次改革和转变,陇剧乐器已经形成较为固定且规模庞大的乐器编配体系,如弦乐器有二胡、四胡、扬琴;管乐器有笛子、唢呐;打击乐器有渔鼓、简板、大锣、板鼓等,这些乐器编配共同组成了陇剧独有的锣鼓经。

演出形式

陇剧经历了陇东道情戏等多个发展阶段,最初其演出形式比较单调,大多是单个表演者在前台操纵皮影同时进行演唱,多个伴奏演员在后台进行配乐。当时并无生、旦、丑的角色划分,演出时观众也无法直接看到演员,并且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往往受外界环境和光线的影响较大,因此人们一般在晚上观看演出。当地俗语“走亲戚毛驴一赶,吃羊肉袖子一卷,心慌了牛窑里一喊”鲜明地展现了陇东道情戏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它扮演了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的重要角色[2]。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演出场所大多是民间百姓的窑洞,观众较少且场面较小。之后,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曲目不断丰富,陇剧的演出场所逐渐转移到戏曲舞台或舞台剧舞台上,进而形成了陇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曲目内容

陇剧最开始的剧目有《反天宫》《杀庙》《二姐娃做梦》等,其中《杀庙》是将原本的皮影戏表演转变为真人演出,形成了陇剧的雏形。在之后的发展中,其剧目种类和数量日益繁多,许多艺术家对原有剧目进行新编,创作出情景历史剧《枫洛池》等。许多现代艺术家也创作出小型现代戏《六姑娘》《细水长流》《最后的钟声》,以及大型现代戏《大禹治水》等。之后又有许多借鉴其他剧种形成的《武则天》《断桥》《石龙湾》等创新剧目。可以说,从《枫洛池》开始,陇剧的剧目形式正式形成,并且其人物形象具有我国传统戏剧人物形象善恶分明、生旦净丑角色分明的特点。另外,陇剧剧目还有其独特风格,例如在身段动作上有“地游圆场”,还有轻微摇着身躯边唱边演的状态,这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

陇剧剧目的发展现状

地方对陇剧的保护不足

尽管陇剧自形成到新时代发展已有很多年的历史,并且已成为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但当地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对其的理论研究仍比较欠缺。尤其是在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缺少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故无法对陇剧的创新传承起到保护作用。例如,目前地方文化部门所采用的传承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相关工作更加侧重于保护,不重视陇剧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尽管在传承过程中构建了专业研究、保护、发展机构,但缺少对文化的创新传播,导致陇剧爱好者人群逐渐缩小,无法为陇剧文化传承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面临阻力,宣传传播也面临较大困难[3]。从语言使用方面来说,陇剧的语言面较为狭窄,方言的使用使其宣传传播面临较大困难。另外,受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地方相关管理者更加青睐新型文化发展形式,而忽视了对传统剧目的保护。

从事陇剧表演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变,陇剧作为传统戏曲种类面临着人才培养的难题,这也是我国地方剧种在新时期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陇剧发源于民间,因此民间艺人往往是其创新传播的主力。但是在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青年演员逐渐改行,陇剧的创新传承也因此面临着人才断代的问题。另外,任何艺术形式都必须扎根于广大群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但是目前陇剧在创新传播中越来越脱离百姓的生活,未能将当前群众喜闻乐见的要素融入其中,同时创作人员的创新素养普遍偏低,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出陇剧这一剧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剧目表演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积累表演经验,逐步提升艺术水准和质量。但是由于舞台形式的演变,许多青年演员脱离舞台,剧目创新和新戏排演也无法正常开展。

陇剧创作型人才的缺失

陇剧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舞台艺术形式,因此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舞台创作,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但是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物,塑造舞台呈现方式,拓宽题材类型,并且需要相关人员具有创作的开拓性和前瞻性。但从陇剧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剧目主要来源于购买,许多人认为剧目创新难度大、成本高,得不偿失[4]。并且相关创作人员存在老龄化、创新能力偏低等问题,这进一步制约了陇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发展和繁荣。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舞台导演需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向广大群众呈现舞台效果。但是在目前陇剧发展过程中很难培养专职的导演人才,尤其是在剧目创新过程中,音乐是其发展的灵魂,但专业作曲人员的缺失以及技术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使陇剧的传承和弘扬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价值

有助于保护和延续甘肃陇剧特色文化脉络

每一种地方戏都是当地百姓和艺术家在实践活动中共同缔造的独特文化,其中包含着当地人对自然的无畏探索、对英勇故事的推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有助于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找到地域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源泉。因此,通过当前的宣传渠道和技术创新方式进行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表达,有助于为当地人保留这一独特的地方剧目,同时传承在民间流传千百年的表演艺术形式,保留其音乐性和艺术性;通过加入装饰音等进行优化,有助于其唱腔改进,进一步拓宽受众的接受范围,为陇剧演员表演提供更多选择和手段;还有助于这一古老剧种更好地贴合新时期审美潮流发展。为了更好地迎合大众审美变化,陇剧的嘛簧唱腔也增加了更多艺术性,音色更加美妙和统一,而这将使陇剧拥有更强大的发展生命力。

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参与陇剧推广传播的专业人才

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环节,往往需要通过借助专业院校、吸收社会民间艺人等方式形成艺术发展合力。因此,加强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播,有助于在相关部门、专业院校、相关组织的共同帮助下,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有助于使陇剧剧团拥有更良好的演出环境,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传播陇剧。艺术院校也可以借助当前陇剧艺术的创新发展背景,与相关剧院开展交流合作,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表演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创新特点,形成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陇剧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真正为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输送高水平的专业艺术人才。

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艺术推广和传播

目前陇剧艺术形式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受众范围日益缩小。而加强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助于进一步拓宽陇剧推广传播渠道,使更多的人唤醒陇剧文化记忆,从而避免这一表演形式被历史遗忘。在新时期信息化传播背景下,陇剧可以实现更广泛的推广传播,从而深入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中[5]。相关从业人员也可以充分借助大众审美传播手段,与地方电视台或媒体工作者展开密切合作,推动陇剧创新发展。另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也有助于加快陇剧舞台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文化对外传播的背景下,弘扬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使其更好地走出国门,提高我国传统戏剧形式在世界文化领域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为陇剧的品牌化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有助于改善陇剧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外环境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播的政策性鼓励,有助于陇剧这类扎根群众的地方剧种在当地民俗文化保护部门的引导下具有更加有利的政策性环境,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各单位也可以借助陇剧艺术传承的机会,编排出更多具有新意和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节目,并进行推广式表演,进一步提高陇剧的接受度,扩大陇剧的传播范围。其次,新媒体的出现为陇剧的创新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转变了原本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促使陇剧这一地方剧种与全国其他地区戏剧形式进行友好交流和碰撞,有助于激发文艺从业人员的创新性,从而创作出更多符合新时期大众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新作品。借助新媒体传播和对外宣传交流渠道,可以使更多的人感受陇剧魅力;相关从业人员也可以结合创新发展的内外环境,充分挖掘传统剧目素材,形成大胆创作、逐步发展的模式,构建陇剧保护、传承、研发的多位一体局面。

有助于构建陇剧创新传播的文化品牌

在当前文化建设的发展中,许多人对传统艺术形式持漠视态度,更加推崇外来时尚文化,导致我国地方剧种传承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加大陇剧创新传播力度,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这一地方剧种的艺术热情,还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产业与陇剧艺术传承相结合,促使其实现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打造甘肃陇剧文化品牌形象,进一步带动甘肃省特色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强其竞争力和影响力。另外,在品牌化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从业者也可以借助自身发展优势,依托甘肃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更好地提高品牌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从而吸收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参与进来,为广大受众创作出高质量的陇剧剧目内容,进一步增强品牌发展效应。陇剧品牌文化的构建也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效助力。

总而言之,保护、传承、发展陇剧形式,有助于更好地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助力。尽管目前陇剧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人才断代、传播力有限、产业化发展缺失等问题,但是陇剧文艺工作者必须认清这一地方剧种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同时要借助新媒体等创新传播方式,生产出更多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戏剧新作品。另外,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专业院校人才培养优势,用实际行动参与到陇剧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将这种传承百年的艺术形式更长久地继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邓莎.陇剧的前世与今生——陇东道情至陇剧的发展脉络述略[J].黄河之声,2022(08):8-10.

[2]海龙.陇剧的风格特点及发展路径研究[J].牡丹,2022(04):55-57.

[3]肖美鹿.陇剧艺术的又一次精彩呈现[N].甘肃日报,2021-11-19(012).

[4]段宏娟.甘肃陇剧的发展变迁研究及思考[J].喜剧世界(上半月),2021(07):60-61.

[5]冯志宏.陇剧的演唱与传承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8.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1126/3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