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往期 影视表演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水平等方面发展的影像志,其以不同角度记录时代变迁并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以影像形式储存国家记忆。当前,优秀的人文历史类、社会类纪录片不断涌现,其选题、叙事角度、拍摄方法、解说词配音等均与十年前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纪录片大不相同,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与受众见面并广受好评。纪录片的选题、叙事角度、拍摄手法和配音的风格特点等共同决定了整部纪录片最终所呈现的风格。概括与阐述近几年优秀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特点,分析纪录片配音风格与主要特点变化的原因和依据,研究配音员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些特点的方法,以更好诠释出贴合影片风格且符合当今受众审美品位的作品。
伴随中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此背景下,高水准的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不断涌现。它们在具备更强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
“纪录片题材从宏观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人文与社会题材纪录片,以“人”为切入点,聚焦人的生存、活动日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二是自然与科学题材纪录片,侧重对人类生存的外部世界、科学规律以及相关“物”的呈现。“一般来说,人文与社会类纪录片切入点为‘人’或与其直接相关的‘事’与‘物’,相较于自然科学类型的纪录片,其对时代的记录作用、人民的舆论引导作用、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作用等都更为重要。”观察近五年在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平台热播且广受好评的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作品选题和叙事角度更为多元化,解说词配音风格特点较以往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解说词配音无疑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影片的拍摄风格、叙事手法决定了配音员以何种情感和语言样态进行创作,而配音员通过二度创作最终所呈现出来的配音作品,又决定了受众对纪录片风格的实际感受。近几年,人文历史与社会类纪录片的解说词配音呈现出“生活化”“放松”“平实”等特点。这些作品所呈现的风格与以往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风格特点大不相同。因此,研究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近几年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分析其风格特点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配音员理解和掌握这些风格特点并完成当前此类纪录片配音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优秀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的语言特点
在纪录片的发展进程中,其解说词的配音风格特点不断发生改变,“结合时代大的政治环境,我国早期的纪录片配音为起到宣教作用,配音解说往往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严肃、庄重,立场鲜明。主要表现为吐字发音的咬字力度较强、口腔开合度较大,字正腔圆、整体音调较高、语气多凝重或高亢,情感表达上多主观色彩,表现出浓重的说教感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者逐渐以平等、尊重的视角进行创作并反映到镜头语言和解说词上。解说词以叙述、抒情语言为主,主观性的议论成分大幅减少。这就要求配音员以一种平和、质朴、细腻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大气厚重、冷静客观”一度成为配音导演对配音员创作的新要求,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业内人士逐渐意识到,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的解说词配音也可以像“说话”一样自然。
观察近几年受到广泛好评的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作品,诸如《人间世》《我在故宫修文物》《跟着唐诗去旅行》等,不难发现当今纪录片解说词的文学性较以往有所弱化,叙事性、故事性更强,更加口语化,配音的语言样态也更加“生活化”。走访各大制作纪录片配音的录音棚,“平实”“放松”“自然”“素一点”是我们听到的配音导演与录音师对配音员最多的要求,也是大多数人对纪录片配音最多的感受。当前优秀的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从语言表达风格上看,更趋向于一种心理独白,不苛求吐字归音的规范,抛开了固有的语势,个人风格更加鲜明。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上,关键词、停顿和连接更加自然、灵活,语气和节奏上的变化也更为鲜明、大胆,不再使用“浑厚”“大气”的声音表现来获得受众的信服感,而是力争在解说与画面和谐的基础上,通过最简单的“表意”做到最大化的“达意”。
当前我国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特点的成因
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的影像文化作品,其选题、叙事角度、拍摄方法、解说词配音等均与创作的时代相关,既受到所处时代大众审美的限制,也得益于其鲜明的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我国纪录片发端于20世纪初,历经初期的政治化、早期的人文化、发展期的平民化、转折期的社会化,现已形成稳固的拍摄理念、严谨的拍摄方法和明确的拍摄选题。并且随着当代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的完善与进步,当今纪录片创作在继承之前纪实价值的同时,逐渐浮现出更高的审美价值,其受众也更为广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下文艺工作者和媒体从业者的使命与担当,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也从历史题材转向当下的中国故事,镜头从宏大的主题与叙事转向身边的小事,努力挖掘出平凡小人物不平凡的故事。
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作用的变化
早期,我国文化类纪录片受到苏联“形象化政论”理念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纪录片都有着强硬的宣教意义,纪录片被直白地作用于传播国家政治理念上。不可否认的是,纪录片以这种“教化”的表现形式出现并被用于“强硬”地传播政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合乎情理的。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生活有所追求,比如《话说长江》的播出创造了空前的收视奇迹,纪录片的作用也从强硬灌输政治理念转向丰富大众视野的文化教育方向。
随后,一大批历史文化类、自然风光类纪录片播出,更是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人们从电视里看到祖国的无限风光,甚至跨越时空看到了历史。纪录片的教育作用也被创作者蕴藏在其中,不再如之前那样直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选题的新颖、叙事的独特使人们对这部纪录片充满新鲜感。“《舌尖上的中国》在发挥文化艺术作品娱乐性的同时,以中国各地特色美食为切入点,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乃至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自此,不同选题角度的人文社会类纪录片大量涌现,诸如《人间世》《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便其切入点各有特色,但他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依然氤氲其中。
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受众审美的变化
我国早期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对其还很陌生,甚至对纪录片没有明确的概念,大多是被动地接收。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对纪录片中的内容逐渐充满好奇,以文化娱乐、增长知识为目的去收看。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需求得到了大幅满足,文化知识也不断丰富,这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加之各种形式的优秀艺术文化作品不断涌现,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受众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山川河流与典籍里的文化故事于他们而言已经不再陌生,他们更喜欢从一种“陌生化”叙事手法的角度去看那些被他们忽略或习以为常的人、事、物以及社会百态等,从中抽离出教化意义并结合个人情愫升华总结,进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绝大多数人习惯了纪录片配音“客观”“大气”的表达方式,当“生活化”的配音出现时,无疑使受众感受到莫名的“亲切感”,进而提高了受众对其的接受度。
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的影响
我国早期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受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镜头画面以及解说词配音采用线性编辑的方法制作,大部分都以客观记录为主,忽略了与之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制作技术在纪实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其画面的表现力、叙事性、形象性、可视性和生动感,拉近了遥远时空与受众的距离,以“真实”“新奇”吸引着受众。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纪录片的审美特征逐渐呈现出开放、年轻等姿态,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也可以变成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每集,故事性也越来越强。近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航拍中国》《创新中国》《跟着唐诗去旅行》等纪录片,以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选题、大胆的切入点、富有创意的高新技术制作、贴近生活的解说词配音风格等在新媒体时代收获了裂变式的好评。
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的制作手法,也丰富了它在媒体融合时代的传播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和传受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数量大,受众的可选择性增多,及时互动性强,能够快速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更加倾向于在短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纪录片配音风格也更加“大胆”,以显示出此类纪录片本身的“个性”,并向着更加符合受众习惯以及时代发展的方向改变。
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新媒体移动端的传播途径,使得受众更加倾向于平等的交流方式,故而在传播中传播者应当更加注重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国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自然也从说教转向了讲述,播音语言中的“亲切感”在配音创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对理解和运用
当前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特点的建议
话筒前的吐字归音
纪录片解说词配音员往往会在录音棚环境下完成配音工作。现代录音棚声学环境良好,音频录制设备灵敏度高,对配音员声音、吐字发音的细节拾取能力更强,加之当前受众终端播放硬件的音频效果越来越好,在这种情况下,监听耳机返送回的配音员声音往往比配音员通过骨传导听到的声音更加真实。所以,配音员要习惯利用监听耳机返送回自己的声音进行自我调节,以规避过重的口水音、齿音等。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配音员贴近话筒,追求近讲效应带来的低频,对80Hz至200Hz基音区进行提升,“一般说来,此频区附近声音音量丰满,则音色显得较为厚实;反之,音色则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如果音量过强,音色往往会出现低频共振声,听着会有‘隆隆’的同音轰鸣感,有人将它形容为‘极强重感’。”他们误以为这种低频“轰头”感是声音浑厚大气的表现。但是这种低频声音会给受众带来声音不清晰和“闷”的感觉,所呈现出的配音作品也难以达到“自然”“生活化”的要求。所以配音员应与麦克风进行磨合,找到自己与麦克风拾音振膜合适的距离、位置,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牢记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对象感特点,多听多练多感受,不断提高自己对声音的审美能力。
对于“生活化”的误区
“平实”“走心”“放松”“生活化”的表达并不是懒散,得益于现代终端播放硬件性能的提升,配音员的声音细节得以放大,对情感表达、语言表现力的要求也更为细腻。
“生活化”“走心”的表达要求配音员要调动自己的真情实感,抛开固有腔调,不能冷冰冰地照本宣科,那样只会给人一种迟钝、消极的表达状态。近年来,在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的过程中,大家普遍更加注重播音语言特点当中的“亲切感”“生活化”,加之与影片本身配合,如此更加能产生受众愿意接受的社会效果。但是在配音的过程中,不能因过度追求“生活化”而忽略播音语言特点中的“鼓动性”和“庄重性”,有声语言创作中鲜明的目的性以及端庄、郑重的气质和态度依旧重要。如果忽略二者,就会使得表情达意不够准确,使得受众信服感不强。配音风格“生活化”是具有艺术美的生活化,需要配音员有着纯熟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将技巧不留痕迹地运用在作品之中,简言之就是要运用技巧精雕细琢,而不是大刀阔斧。
有声语言艺术表达里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法,“生活化”“平实”的表达风格确实是时下广受好评的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的配音特点,但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当中,诸如涉及政治、历史等的纪录片,就要根据影片风格和解说词撰写的风格去思考配音的表达方式,使解说词配音紧贴影片。
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的配音随着纪录片的发展而发展,受其作用、受众的审美、媒介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发展的影响,当前大部分优秀的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配音呈现出贴近受众的“生活化”“平实”等特点。配音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正确理解“生活化”特点的成因与内涵,在熟练运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基础上赋予影片鲜明的“个性”,紧贴影片风格,注重“表意”,力争“达意”,放松而不懒散,使配音部分为整部影片加分,进而提高人们对人文历史与社会题材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接受度,繁荣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孙继勇.电视纪录片选题创新[J].当代电视,2014(09):60-61.
[2]杨盈.从选题角度看纪录片的社会价值[J].视听,2021(08):123-124.
[3]黄春平.放松:新时代纪录片解说配音的基本要求[J].视听,2020(07):148-149.
[4]李传忠.人声录制和处理中均衡器(EQ)频点参数详解[J].音响技术,2009(05):17-19.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0608/3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