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曲苑杂坛

数智时代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2023年09月08日 00:00

在数智时代,建设智慧图书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资源分析与决策、用户数据管理和用户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现首先分析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特点,其次探讨智慧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作用,并对图书馆智慧化建设趋势进行展望。

在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之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的建设热潮,世界进入数智时代。图书馆界也与时俱进,结合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开始关注并建设智慧图书馆。

目前,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建设的阶段,图书馆界也致力于“智慧化”的探索。除了得到广泛应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之外,智慧图书馆还有大数据展示平台、私有云、知识发现系统、智能采访系统、智能机器人、座位预约管理系统等特有服务系统,不仅能够体现出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还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依托云存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图书馆正在建设基于RFID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数字化云平台、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等。部分图书馆已经初步建成“智慧化图书馆”,并不断完善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功能,以便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对数智时代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进行探析,同时传播相关学科知识。

智慧图书馆概述

图书馆发展阶段

现代图书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统图书馆阶段。该阶段,主要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采集文献。

第二个阶段:计算机自动化阶段。该阶段,由于MARC的出现以及计算机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第三个阶段:数字化阶段。该阶段,纸质资源被大规模数字化,各类商业数据库不断涌现,图书馆开始注重特色数据库等原生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第四个阶段:数智时代下的智慧化阶段。该阶段,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被应用于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当前,图书馆处于智慧图书馆建设阶段。在此阶段,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智慧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面向智慧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发展理念。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图书馆界未能达成统一共识。智慧图书馆一词最早在2003年由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学者艾托拉等人在人机交互移动设备国际研讨会上被提出,他们发表的论文《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以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能帮助用户找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严栋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指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交互的方式,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王世伟认为,智慧图书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可见,学者在定义智慧图书馆时更加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智慧图书馆的特征与体现

建设智慧图书馆需要搭建系统的管理与服务平台。智慧图书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互联、便利为特征。

首先是开放,图书馆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对接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建设教学平台,打造开放的接口,对接不同厂家提供的应用和服务。其次是互联,互联是指通过全面感知、立体互联和深度协同将信息技术融入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中。最后是便利,便利是指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首先体现在其建设了纸电一体化检索平台。通过纸电一体化检索平台,用户可以一键检索到所需的图书资源。

其次体现在其全面支持移动服务。移动服务能够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查询图书资源,不仅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还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最后体现在其用户行为管理方面。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调查发现,汇文与维普合作建设的智慧图书馆以及超星智慧图书馆已经显现出竞争优势。

智慧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提升作用

智慧图书馆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体系建设,二是管理体系建设,三是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是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和质量。

管理端的提升

智慧图书馆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纸电一体化资源管理、馆藏资源的分析与决策、用户的大数据统一管理、纸电一体化的智能采选四方面。

首先,纸电一体化资源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底层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底层数据,就是指图书馆的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纸质资源由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集成管理系统来管理,可以轻松形成纸质资源目录;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每所高校图书馆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数据库,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目录有所缺失。大多数图书馆只是将资源入库,然后以列表的形式放在其门户网站。还有部分图书馆虽然引入了学术搜索与全文递送系统,提高了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但是因文献传递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等因素,无法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此外,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用户数据是无法快速获取的,当用户需要这些数据时,图书馆还需要联系数据库厂商,这不利于用户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纸电一体化资源管理方面,图书馆应提高电子资源管理水平。

其次,馆藏结构的分析与决策。大数据技术对于智慧图书馆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大数据技术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是通过对资源数据与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以推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或服务建设。比如运用按学科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馆藏资源和学科专业的配比,明确哪些方面有所缺失,进而完善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此外,应用大数据技术还能对隐藏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智慧图书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还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智慧图书馆建设有助于优化馆藏结构,提供决策支持,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推动资源建设。

再次,管理用户数据。图书馆应深入了解用户的阅读需求,分析用户的阅读行为,而不是只关注访问量和下载量。因此,图书馆在管理用户数据方面不仅要管理用户的信息,还要管理用户的行为数据。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通过智慧图书馆平台,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了解用户的检索行为、存储行为等半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信息。综上,分析用户数据,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有利于图书馆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图书馆可以快速获取用户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最后,纸电一体化智能采选。书目不全,并非新书;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采购分离,无法协调配置;图书采购全凭采访人员的经验,无数据支撑等是高校图书馆在书目采选方面存在的问题。图书采购需要招标,但应注意出版商是出版商,供货商是供货商,图书馆是图书馆,读者是读者。如果智慧图书馆为这些角色搭建智能采选平台,为图书馆、出版商、读者荐购提供相应的入口,并且保证数据实时更新,那么上述提到的高校图书馆在书目采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构建智能采选平台不仅能为图书馆提供丰富且全面的书目信息,还能从多维度为图书馆采购人员提供图书出版时间、出版社信息等数据,帮助其更好地筛选图书。

服务端的提升

智慧图书馆在服务端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实现统一平台入口、统一搜索服务、学科分析、参考咨询、文献传递、智能客服、特色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服务方面。

从学科分析、中图法分类分析能够看出每个学科的馆藏占比,只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优化馆藏结构即可。学科资源的建设可以深层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信息部门及各院系可以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点,在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度了解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科分馆或者院系文献资料室,保障学科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提高图书馆在高校学科资源建设中的服务与创新能力。

此外,智慧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精准推送服务,比如将入馆预约、你选书我买单、座位预约等智慧服务和智慧应用添加到一个统一的平台;还可以为师生提供更深层次、知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让高校图书馆更好地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

智慧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建设智慧图书馆也给图书馆馆员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智慧图书馆馆员这一称呼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适应智慧图书馆的工作需要,图书馆馆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树立智慧图书馆服务新理念。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信息技术及其他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时刻关注用户的信息需求,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而实际上,目前图书馆多数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养不足,图书馆急需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因此,建设智慧图书馆应在注重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从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培养现有人员素养两方面着手,建设智慧图书馆馆员队伍。

综上所述,在数智时代,图书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也朝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高效管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图书馆应通过持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出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新型智慧图书馆。图书馆应用云计算技术与云服务平台,可以使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更加便捷和高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在全球“智慧化”建设的热潮中,图书馆结合发展迅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势在必行。2022年4月17日,Marshall Breeding发布的2022年国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学术图书馆正从集成图书馆系统转变为图书馆服务平台,Ex Libris Alma系统处于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OCLC管理服务。图书馆可以借鉴Alma等系统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建设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智慧图书馆。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22年度调研课题“河南省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调研与分析”(项目编号:SKL—2022—1633)。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3/0908/33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