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最美村镇

晋地古村古风犹存 记中国传统村落上寨村

2023年10月19日 00:00

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部的一个盆地内,这个盆地的北边,就是著名的洪洞县。从地图上能看到,同蒲铁路、大运高速、108国道、309国道穿洪洞县城而过。这里自古为交通要道,被称为“三晋锁钥,晋南之咽喉”。一说起山西洪洞县,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大槐树祭祖寻根园。那里是闻名全国的明代移民遗址,也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在洪洞县下辖的曲亭镇,距离大槐树祭祖园3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它就是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上寨村。

上寨村位于黄土高原与太岳山交界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山村。这里有层峦叠嶂、有峡谷溪流、有层层梯田、有山道弯弯。在一片喧嚣的城市化进程中,这里罕见地仍保留着原始朴素的自然风貌,静谧而安详。

这里也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人才辈出,为后人留下了奢华而精致的古老民居,典型的有晋商李兴的祖宅、有盐运使的母亲张氏节孝牌坊等。人文古迹保存至今,曾经的显赫家族早已没落,只留下青砖灰瓦土窑洞,无言述说历史的沧桑。

宁静古寨,特色窑楼

初春时分,我们一行驾车前往上寨村寻古探幽。一路开着导航直奔洪洞县上寨村而去。时过中午,春阳和煦。我们在309国道上一路向东行驶,当看到路边一座高大的牌坊时,导航提醒说,上寨村到了。

这一带,路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的山丘。道路从中穿过,从路边看,你绝不会想到路边的山峦之下,藏着一座古朴宁静的山村。陶渊明有诗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用来形容这里非常贴切。

车进入村道,水泥路面路况很好,但是很窄,一路下坡,而且坡很陡。这期间,还要经过一个U形非常陡的上下坡。这个U形坡仿佛就是一道通往桃花源的门户,通过它,便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轿车七拐八拐,最后一路下到坡底,古香古色的上寨村就到了。

车行途中,能看到远处的梯田层层叠叠,有丝丝绿意。眼前的村庄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光影重叠中,以土黄色为基调的古老村寨展现在眼前。如果有可能在空中俯瞰,你会发现,那层层梯田十分壮观。

据说,在古代时候这里四周有寨墙环绕,用以防患外敌和野兽侵袭,村民居住在城寨的上面,故称为上寨村。现在所见到的基本都是清代遗留建筑,不乏保存相对完整的古院落。

这里的清代建筑有着鲜明的黄土高原特色,既有窑洞,也有窑楼。窑洞简朴,窑楼豪华。我们一行停稳车,从坡上缓步进入古村。午后时光,村民稀少。街道还很干净,左顾右盼,都能看到高高的奇特窑楼。有几院非常明显三层窑楼院子,青砖筒瓦,依坡而建,前后开门,奇特无比。

上寨村的主要街道就是两条,交汇成一个倒丁字形。最南边是东西向的河流,河岸上一排房屋,屋后是东西主街,街中心是往北上坡的进村道路。

顺着这条进村的南北路,我们一路下坡。坡底东边是一座古观音庙,孤零零地立在街心的台阶上。门朝南,三开间,屋顶已破损,正脊是弧形上翘状,这种形制比较少见。两端的鸱吻、中间的两条行龙、正中的宝顶保存比较完好。从背后看,根基是八九层的砂条石垒砌,将近一米高,坚固结实。

坡地西侧是小学校,学校的最北边是一院清代砖瓦窑楼院,非常壮观气派。院子南房已经不存,北房东西一长溜一字排开,主房高大,三层。

一层是三间窑洞,一门两窗都是拱券形,层高很高。二楼开三个窗,两边是八角形,中间是拱券形,很奇特。三楼两边开两个圆形窗户,正中间是四扇隔扇窗,窗下部是砖雕镂空花墙,中间是寿字图案,两边是如意八卦。两边屋檐下还有精致的砖雕墀头,屋顶是整排的荷花脊瓦。

整体远看,房屋的圆形漏窗最引人瞩目,八角形的漏窗成对出现在主房,其他好几处窑楼院都是如此,也是别处难以一见的。这还不算,主楼西侧间隔两间房的位置,同样是一座三间三层窑楼,但每层的高度都比主房低。二楼是圆窗,三楼是拱券窗,又有不同。

两房之间是一座二层窑楼相连,最东边是一间窑楼,顶部塌毁,原貌不可知。你以为门都是在窑洞这面吗?错,二三楼只说了窗户,没说门。原来二楼北面开门,朝向北坡,巧妙地借用了地势的高差,形成了正面看是三层楼,背面看是两层楼的格局。

这仅仅是一个典型的富贵人家的砖瓦窑楼院。上寨村最出名的要数九间楼。就在小学校东边不远,从实际看到的情形看,和前面见到的三层窑楼类似,形制也差不多。传说是建筑结构暗含九五至尊之意,说是明看是五间,实则是九间,所以叫“九间楼”。

我们数了数,上下三层共九间,也没看出怎么个“明看五间房”的意思来。所以当地传说的皇子微服巡游在此遇难得救,后皇帝赐建的说法,只能存疑。倒是主房两侧原有二层楼或者三层楼,已被拆除,只剩平顶。房主人说,当年可气派了,在村子里也是首屈一指的。

数百年岁月沧桑,原来的青砖窑楼外墙已是黄尘满面,看起来是一水的土黄色,和晋城市的皇城相府的色调相仿,这也从侧面见证了上寨村的古老。

马踏成泉,古洞藏兵

上寨村村南有一条小河流淌而过,这条河看着不起眼,其实也很有传奇色彩。这条河不但有两眼泉水井,而且还和明末起义军李自成有关。其中一口矿泉水井的水,富含稀有元素锶,含量居全国第二,据说是临汾市水质最好的一眼泉水。

在古代,沿河道路一般就是最便捷的道路。这条河道据说就是古代的驿道,是临汾和长治之间的一条捷径。参照现代修的309国道来说,似乎也有可能。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李自成的起义军途径洪洞县时,查看到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隐蔽,易守难攻,且有古驿道便于出入,所以把营寨扎在这里。后来这里的村庄便得名上寨村。这是村名的另一种来源。

小河边的泉眼,据说与李自成有很深的渊源。在民间传说中,李自成带兵从古驿道经过,一时间觉得口渴。鞍下战马腾空前蹄,蹄落之处,两眼泉水鼓涌而出,泉水清冽甘甜。由此留下李自成“马踏成泉”的传说,一大一小两个泉眼也留存至今。

神奇传说不止有这一处自然痕迹,还有一处人文痕迹,那就是河岸边的藏兵洞。传说中,李自成在此安营扎寨,还在山中开凿了藏兵洞。目前能见到的藏兵洞有两段,一段能看见洞口两侧石块垒砌的墙,洞口已被黄土和垃圾掩埋遮挡。

另一段藏兵洞很完整,有20多米长,呈倾斜状,从河岸高处直通河边。藏兵洞工艺很讲究,洞是券洞形,下部是条石垒砌,上部以及券洞是青砖,地面全部是大石块铺成。洞顶高约2.5米,宽近2米。

历经数百年风雨,藏兵洞地面和内壁的石块已经被侵蚀得坑坑洼洼,不再平整,但那种古代建筑的壮观和气势依然能够感受得到。其他部分的藏兵洞内部是什么样子,因为坍塌掩埋,无人能说得清楚。包括它的总长度到底有多长,最终通往哪里,都是个谜。仅仅能看到的这一段就如此壮观,其他部分又会有怎样的神奇呢?期待专家学者前来探险揭秘。

精美牌坊,艺术建筑

不去说那一院院窑楼院历经风霜保存至今的艰辛,也不去说李自成马踏出神泉的传说,在远离村中各式豪华窑楼院的地方,上寨村有一处最知名的古建筑——张氏节孝牌坊。

牌坊大家都知道是过去皇帝旌表节妇烈女的,材质有木有砖有石,样式都精美异常,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雕工和建筑美学意义。上寨村的张氏节孝牌坊就是一个例证,而且因为它有屋顶和斗拱,称作牌楼更准确些。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一行在村西河岸古道上,离村子三四里地的地方,看到了这座非常有特点的牌楼。牌楼整体砖砌,是单门三间三楼式,里外八字形,坐落在半米高的砂石基础上。正中是券洞门,两侧八字形龟背锦图案的影壁,屋顶是等级较高的九脊歇山顶。

券洞门上面有七层之多的图案,每层都不同,有人物、花卉、吉祥图案等,正中砖雕斗拱下,嵌一块石匾,上刻“圣旨”二字,两面都有。牌楼的上部,两侧同样有四排人物、鸟兽、花卉砖雕,突起在砖墙上,雕工精湛,神态各异,图案无一雷同。

券洞门正上方的石刻枋板据说是御笔题写,朝西的那面枋板上刻着“荣增翟茀”,东边枋板刻着“操凛冰霜”,下面还各有一块石刻枋板,内容是“旌表诰赠奉直大夫李作棫之妻诰封宜人张氏节孝坊”,两边一样。这说明表彰的是奉直大夫李作棫妻子张氏节孝行为的。

门两侧还有石刻对联,两侧八字砖跺上,有洪洞县令郭定生、平阳知府王溥的题词。从这些文字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张氏在丈夫李作棫去世后,伺奉公婆,抚育子女,尽心尽力,传为佳话。咸丰八年(1858)张氏去世后,朝廷旌表其一生节孝贤良的品德,赐建牌楼以示旌表。

如此繁复的装饰,无一不是为了凸显张氏的节孝贤良品德。一座牌楼,记录了一个家族的道德操守与家风传承,它屹立近两百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村子的民风。其实在如今的时代,除了研究牌楼的文化含义、建筑美学等价值外,还应该在家风传承上下功夫。

牌楼的雄伟与精美,难以用词汇一一形容,所幸有图为证。就一个古村庄的文化美,留存它的记忆,也有机会让见到她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古村上寨村,世外桃源般的古朴宁静之美,令人回味无穷。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3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