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特别策划

用百岁老中医经验解译人身密码

2023年10月19日 00:00

“长命百岁”,这句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皆是对一个人寿命的祝福和期盼。一个年过百岁的人,尚且能救死扶伤,怀着依依之情惠及患者,为其排忧解难,绝非是等闲之辈!

“人活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人,是很少的。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特殊情况则另外,就像三国时期的黄忠、赵勇,宋朝的佘太君等人,这些历史人物七十多岁还匹马上阵挂帅,且杀得敌人一败涂地。我们且不论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有无演绎的成分,权且认为这些人物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但在古代此类人物也毕竟是凤毛麟角。其实,在刚建国后的一些年代,能活到七十岁的人也不是很多。目前,我们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七十岁,活到八十多岁、九十多岁的也不算稀罕。但是,能活过一百岁,从医70多年,目前依然在治病救人的人,还真是世间少见的高人!

本文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位特殊的人物,人们称之为“神仙老人”的中医。这位老人现在已经虚104岁。这样的高龄,目前他可不仅仅是一般人对老年人所向往的“生活能够自理。他依然从事着一项造福人类的事业——治病救人。几乎每天都在为众多的患者排忧解难,甚至有天南海北的人慕名前来求医问药。

这位老人叫张天云,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信佛向善。也许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委以其惠民之重任,让他于无意之间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跨越了七十年的行医岁月,由翩翩少年到“神仙老人”,靠一身医技,一颗善心,几根银针,一包包草药,救死扶伤,祛病驱灾,惠泽芸芸众生。

张天云1917年出生于太行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山西省武乡县窑上沟村(前沟)。后来“窑上沟村”的这个村名被取消,在地方行政区划里再难找到,就连当地的年轻人也少有人知晓;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因该村出现过一大批热血青年参军参战,有不少英雄人物让窑上沟村名扬华夏;战争结束后的二三十年里,又因不少国家的友人前来参观革命遗址,这个村的名字又漂洋过海。所以,张天云对“窑上沟”这个村名多年来一直记忆犹新,好像他一生的不平凡都是因为这片伟大的土地和这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村名。

张天云幼时家境十分贫寒,他家在村里又是独门小户,经常遭人欺负。1934年,虚岁18的张天云为了成为一条真正的汉子,能够保护父母和家庭,毅然去了少林寺学习武艺。谁知,这一去歪打正着,四五年间他在少林寺习武的同时,学了一定的中医知识(收集了不少难得的中医偏方),学习了阴阳五行及哲学、佛学等知识,为后来传承中医、治病救人,以及自身的修心养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本来习武为了保家的张天云,为保国又参加了八路军。十几年里,足迹遍布祖国的四川、内蒙、安徽等地。事有奇巧,某年夏季,张天云所在的地区持续干旱高温(当地的土都是火烧土),众多的士兵患了嘴疼、嘴唇肿病,药物缺少难以治疗。张天云便想到了在少林寺时收集的偏方“绿豆黄连汤”。他推荐了这一偏方,反映到高层,并经局部试用后得以推广,效果良好。自此,他的中医特长被部队发现,抽调到卫生部门工作;后来他又被送到军医学校进修三年,成了一名军医。十几年军旅生涯,十几年中医传承。1955年,张天云赴朝鲜战场,半年后又回到祖国,不久便转业到刚建院的山西省人民医院。1962年,他因“保皇派”身份而被医院开除。走投无路的时刻,在友人的帮助下他落脚朔州。

人到中年,45岁的张天云在朔州这片土地上扎了根。在七十多年的行医路上,他一直用最简单的医疗设备——银针和火罐;最传统的药品——中草药;最基本的诊疗手段——望、闻、问、切,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张老先生将中医学术与佛教文化紧密结合,把阴阳五行应用到临床诊疗中。日常看病皆选择上午,回避下午和晚间,理由是上午阳气旺,脉搏稳,诊断准,针灸拔罐选择晴朗天气,忌讳雨雪恶劣天气。由于张老先生把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贯通,所以他的医术在内科、妇科、男科、儿科等一些领域见解独到,特别是对一些少见的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他佛心善念,惹人喜欢,前来上门求医的多数是“回头客”、“家族群”、“关系户”;从地域上说,有晋西北的,有晋东南的,也有山西之外的患者,大家进门不是“大伯”,就是“爷爷”,叫得好不亲热。

目前,张老先生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从前,有时实在无法坚持他一贯的每天上午诊疗。但是,104岁的他大多数时间依然思维清晰,双目睿智,有时不“望”、不“闻”、不“问”,只需一“切”,便能说出患者的病情和日常症状。

不少人认为:张老先生从年龄和医术上说,都不虚“神仙”之名。而老人家则说:中医魅力无穷,一般人只是了解皮毛。他认为,中医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需要更多的人精研细钻,才能发扬光大,更好地造福人类!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2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