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展览展馆
摘要:一个城市文物博物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文物博物产业不仅关系着文物的保护、收藏和展览,还关系着文化传承、历史延续、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近年来,虽然我国文物博物产业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物博物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文物博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现简要阐述我国文物博物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文物博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引言
如何始终保持我国文物博物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博人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文物博物馆数量较多,但是区域分布失衡,部分展馆展品较少,展览内容有限;同时,文创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产品缺少品牌和特色。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文物博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文物博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物博物产业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形式也更加多样,逐渐形成了文物博物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但在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文物博物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失衡是影响我国文物博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从全国来看,我国文博设施建设整体分布不均衡。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初,我国博物馆机构总数已达到5432家,但是整体分布不均衡。比如,山东省有博物馆388家,浙江省有315家,河南省有314家,这三省的博物馆数量在全国排名前三,博物馆总数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20%;而排名后三的分别是西藏有21家,青海有63家,海南有62家。可见,各省在博物馆数量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博物馆分布不均直接拉开了各省市之间文博产业的差距。从地区上看,部分地区博物馆数量多,人均博物馆密度和人均文物密度都较高;而有些地区博物馆数量少,人均博物馆密度和人均文物密度都较低。文博产业结构失衡会使全国的文博产业呈现单极化发展趋势,从而导致文物博物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某种程度上,竞争会产生动力,但是单极化发展导致的长期竞争不利于我国文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
展品不够丰富
博物馆陈列的展品种类不够丰富也是我国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文物博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文提到,截至2021年初,我国已经有5432家博物馆,除少数博物馆外,大多数博物馆都位于地级市以下的地区。有数据显示,地级市以下地区的博物馆数量可能已经达到4200家。而在五千多家博物馆中,藏品数量在一万件以上的博物馆仅占2.3%。大部分博物馆藏品不足,主要表现为,藏品层次不够丰富,藏品种类不够多样。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博物馆,其藏品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博物馆。藏品数量最少的博物馆只有500余件藏品。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全国文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对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及其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往往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如果博物馆中的文物只作为精美的艺术品进行展示,而不去深挖文物背后的文化和内涵,文博产业的文化传播功能将会大打折扣。现阶段,我国部分小型博物馆主要进行文物展陈,很少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比如,其对文物的介绍主要集中于文物的外观、制作技艺,并没有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意义,也没有利用文物深入研究古代的社会风貌,对文物价值的挖掘过于浅显,不够全面。还有部分博物馆,在进行文物陈列时,仅在标牌上标注文物的大小、出土地址和年代等信息,关于文物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只字不提。单一呆板的文物展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博产业文化传播功能的发挥[2]。
对新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大多数博物馆都位于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这些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有限,所以博物馆不论在展品陈列,还是整体布局、文化推广、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的问题。同时,这些博物馆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结构设置的创新性也不足。很多地区文博产业还在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对新的展览风格、展品推广形式和展品文化内涵的挖掘等方面接触较少。从技术层面来看,二、三线城市的博物馆对新技术的应用不足。比如,一些一线城市的博物馆已经开始将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VR技术等运用到藏品的展陈中,但部分地级博物馆还没有引进这些技术。缺少先进技术的支撑,文物的魅力就不能全面地展示出来,人民群众参与博物馆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这也是影响我国文博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文创产业发展缓慢
文创产业是我国文博产业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实现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文创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文博产业提供持久的发展动力。但目前,我国文创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文创产品的整体营收是87亿,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此外,我国文创产业的特色不足,一些企业缺少品牌意识,导致很多文创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无法获得长久的推广,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一些地区的文创企业思想落后,发展模式单一,文创产品较少,文创产品的形象开发和创意投放不足,导致品牌推广效果不佳,文创产业整体发展缓慢。
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我国文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创新。但是目前我国文博产业的专业人才还相对匮乏。整体来看,我国文博产业的从业人员有130万以上。但是,绝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直接导致我国文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培养一大批了解文博产业发展规律,有创新意识,有专业能力的文博管理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3]。
我国文物博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多层次、均衡化建设和发展文物博物馆
第一,均衡化建设文物博物馆。发挥大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在大城市重点建设文物博物馆,使文物博物馆的数量与城市人口数量相匹配,逐渐改善我国博物馆结构化失衡的状况。第二,着力于多层次、全方位的文物展览。努力解决博物馆展品单一的问题,增加综合性博物馆的数量,举办巡回展览,加大在博物馆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巡回展览的一大好处就是各地区的文物爱好者都有机会在自己的家乡欣赏到精品文物。第三,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文物博物馆之间可以以文物类别均衡化为目标调整展品数量。第四,调整各省市博物馆的数量。在没有博物馆或博物馆数量不足的省份大力建设博物馆,改善全国文物博物馆结构化失衡的状况。
创新文博产业管理理念和体制
产业管理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文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从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着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其对于文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所以,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关注文博产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多领域联合,全方位协同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理念和体制的创新,不仅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要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的完善上,更要渗透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心中,并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中。文物博物馆是收藏、展示、维护和研究文物的重要场所,其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体制有助于科学地保护、研究文物,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推动文物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体制创新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持续进行藏品征集
推动文物博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我国文物博物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分析,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文博产业相关人员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文物的来源渠道。济宁市通过征集革命文物活动,从社会层面收集了一批重要的革命文物和纪念品,既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又促进了地方文博产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藏品来源渠道的拓宽不仅有助于最大程度上发挥地区文物博物馆的职能和优势,还能进一步强化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尤其是对一些珍贵文物,一定要做好妥善保存和保护工作,让这些文物更长久地流传下去[4]。
全方位认识文物价值
文物的价值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深挖文物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价值是文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比如,每年的文化遗产日都可以设定一个主题突显文物的社会性,以促进地方文物博物事业的发展。只有真正深度研究文物、了解文物,才能更好地发掘文物的价值。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要进一步做好文物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将文物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到了国家高度,强调了挖掘和利用文物价值的作用。发挥文物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此背景下,很多地方的博物馆发挥创新精神,研究和生产“镇馆之宝”的网红文创产品,每一位文物爱好者和各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有机会获得一件“镇馆之宝”,这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方式。
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我国文物博物馆从自身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地完成数字化改革。在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参观博物馆。这种观展方式可以给文物博物馆带来更多流量。新时代,在先进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文物博物馆可以进行更多主题和形式的场馆设计,丰富馆藏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地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文物,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数字化时代,文物的展示形式更加多样,展示内容更加丰富,更能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博物馆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游客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展馆的设计理念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实现可持久发展。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更具体验感和氛围感的场馆设计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博物馆内驻留的时间更长,从而强化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多渠道、多平台的文物博物馆宣传可以使文物博物馆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5]。
培养和引进相关的高科技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
人才是文物博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文物博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目前,我国文博产业主要需要两种人才,分别是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的管理人才。要想提高我国文物博物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必须做好相关方面的培训工作。例如,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可以增强文物博物产业工作人员对自身职业和工作内容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为文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社会在不断进步,文物博物产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走在时代的前沿。相关单位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和用人环境。同时,文博单位还可以邀请行业内优秀的专家学者等到单位进行经验传授和知识培训,让在职工作人员尽可能地掌握最先进的管理和工作理念;也可以派遣单位的优秀工作人员出国参观学习、进修,使其了解和学习更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结合文物博物馆实际情况,将学习的知识用于博物馆的优化和创新中[6]。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文物博物产业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物博物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还有很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我国文物博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从宏观上考虑整体分布和发展趋势,还要从细节出发,因地制宜,面向社会和大众创新展览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唯有转变思想,合理利用科技和人才对文博产业进行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才能为我国文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力。
参考文献
[1]董贻安.我国文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中国博物馆,2000(01):25-26+88.
[2]曾梅.我国文博事业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访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苏东海[J].北京观察,1999(06):24-26.
[3]毛文莉,白晓光.网络数字时代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新动力——以博物馆为例[J].对外经贸,2022(09):20-23.
[4]祝嘉.博物馆文创如何叫好更叫座[N].宝鸡日报,2022-09-16(05).
[5]苏阳.用珍贵文物开启文创产业新路——以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宫服饰产品开发为例[J].艺术品鉴,2016(04):261-262.
[6]吴茜.博物馆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科学之友,2011(17):148-149.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3/0419/29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