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展览展馆
儿童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充分运用博物馆的优势,整合相关资源,以儿童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推进场馆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一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与儿童之间搭建了一座隐形的桥梁,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渠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博物馆儿童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当前博物馆应该突破儿童教育传统模式的桎梏,从优化博物馆资源,凸显博物馆特色,丰富活动形式,明确活动目标等多个维度着手,创新博物馆儿童教育新模式,开辟博物馆儿童教育新路径,让儿童能够于活动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凸显博物馆儿童教育的价值,全面优化博物馆教育质量。
儿童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落实儿童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双减”背景下,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当前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欣赏为基本目的,对人类以及人类环境物质和非文化遗产进行收集、保护、传播的重要主体,在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博物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儿童教育资源,能够为儿童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落实儿童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但不可忽视的是,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致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难以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所以当前积极探讨博物馆儿童教育的优化路径是相关教育主体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开展现状
(一)活动随意性过大
博物馆教育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但是很多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区分自由与随意的界限,过度自由导致活动的随意性过大。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随意性过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活动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不够清晰明朗。其二,活动规则不够具体,缺乏规范性。其三,活动评价有所欠缺,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例如,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相关参与者本身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认为博物馆儿童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所以往往以松散的状态,以玩乐的心情参与其中。相关教育主体没有在开展活动之前加强对知识经验的累积和准备,忽视了儿童本身的心理需求,没有切实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情感发展水平等。
(二)资源选择困难
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物品,这类物品能够切实体现各种自然现象、人类发展文明,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领域。不容忽视的是,这一系列资源是博物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在推进博物馆教育活动时,相关教育主体无疑面临着选择方面的难题。博物馆文化资源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儿童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社会需求、个人的主观性、教育需求等。但是由于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本身的诉求和目标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往往在选择活动资源时,会受到主观性等方面的影响,如果选择的教育资源难度过高,会导致儿童的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容易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果选择的教育资源难度过低,又无法吸引儿童,带给他们良好的启蒙教育。所以,在当前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资源的选择是核心难题之一。
(三)活动形式单一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博物馆儿童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博物馆展开合作,组织儿童教育活动。但是就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状况而言,相关教育主体采取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忽视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讲解,忽视了儿童的实际学习需求,而且讲解员和儿童之间的互动较少,使得儿童的学习过于浅显化,往往以被动接受为主,极少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这使得儿童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主人翁角色不够鲜明,对相关内容的解读也浮于表面,甚至有的儿童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并没有全身心投入活动中,也就更加难以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另外,长期以单一化的教学形式为主,容易使儿童产生“审美疲劳”,严重者会对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产生排斥、厌倦情绪。
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开展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馆内资源与学校课程目标的结合
明确的活动目标为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这要求活动的主导者应该对参与活动的儿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设置不同的活动目标,同时确定的活动目标还可以与学校课程目标结合起来,使博物馆教育活动能够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相互作用,相互成就,以满足儿童的活动需求,助推儿童全面发展。而要想实现馆内教育活动“走出去”,达成馆内资源与学校课程目标的有机构建,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将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展览资讯等相关资源引进课堂,为课堂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这不仅可以增加儿童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使博物馆资源真正“活起来”。其二,博物馆应该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深度合作模式。通过联合学校的学科教师,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体系化,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同时,参与活动的儿童不仅能以一种新的视角理解书本中的知识,而且可以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
(二)关注儿童实际需求,优化运用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囊括了丰富的馆藏物品,这些物品是人们生产、生活历程的映射,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基于此,在推进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相关教育主体可以从博物馆已有的资源出发,依托博物馆特色,切实考虑儿童的实际需求,开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儿童教育活动,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并使其迸发出学习的活力,点燃其学习的热情,由此能够使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活动组织者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儿童年龄进行有效区分,关注其所处年龄阶段的“最近发展区”,明确他们不同阶段的认知、情感、技能需求。以4—7岁的儿童为例,他们正处于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初步阶段,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相关活动组织者应该注重激发儿童的兴趣,让他们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活动内容上,继而展开深入探究。而对于8—12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注意力能够集中较长一段时间,所以对于这一年龄区间段的儿童来说,活动组织者应该着力于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优化运用博物馆教育活动资源,由此为他们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民的纪程》雕塑艺术巡回展上海站——《童年塑记》这一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为例,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讲解员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吸引儿童的目光,让他们对雕塑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题材以及分类等形成直观的认知和了解。讲解员则要在这一基础上切实区分儿童的年纪。就4—7岁的儿童而言,讲解员可以在介绍雕塑作品及相关概念时,指引儿童观察雕塑作品,并对作品内容进行描述。继而根据儿童的描述及提问进行趣味引导,带领儿童进一步认知雕塑作品。以潘鹤先生的《艰苦岁月》为例,在儿童对作品内容进行描述后,讲解员可以对作品内容所在的时代背景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引导儿童联想祖孙之间的相处互动,充分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绪。讲解员可以筛选出贴近儿童实际生活的作品,帮助儿童理解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符,能够有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对于8—12岁的儿童来说,讲解员可以让他们结合讲解的内容对多个雕塑作品进行不同方面的对比,如作品材质、表现形式等;讲解员也可以给他们讲述雕塑作品的制作工艺、雕塑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实现讲解重心的转移,满足这一年龄段儿童的实际学习需求。
(三)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增加积极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的数量变多,博物馆的公众活动也得以频频开展。其中,针对儿童的公共教育活动日渐增多,而要想使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获得良好效果,就要在儿童教育活动中融入原创元素,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新颖度。博物馆是呈现、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能够突显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当前,在推进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能够避免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基于此,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组织者应该对博物馆教育资源形成明确的认知,实现精准定位,加强对博物馆特色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并对这类资源进行整合,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加深儿童对特色地域文化的理解,提升儿童的文化素养。
以石库门这一特色地域文化要素为例,活动组织者可以将这一元素运用在各种儿童教育活动中,比如组织石库门贺卡的填涂绘制、开展辨识石库门的夺宝游戏等活动,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提升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儿童情感熏陶,加深儿童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四)丰富活动形式,注重启发探究
经验主义、蒙氏教育、自然教育的共同理念都是关注儿童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特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为他们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创建自主探索情境,引导他们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儿童的学习潜能,提升儿童的探究兴趣。所以当前在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相关教育主体应该充分运用博物馆教育空间开放、资源丰富、实务教学的优势和特点,衔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以丰富、有趣、多元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儿童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活动中,儿童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深度探讨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当前,大部分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以“参观+任务”的形式为主,儿童听讲解是其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但是,这种单项说教式的讲解方式,只能带给儿童单一的感官体验,所能取得的效果有限。为了使儿童教育活动的知识传播效率更高,相关教育主体应该积极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对传统儿童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使其迸发出新的活力,具体可以以“引导+体验”“探究+发现”等模式为主,使儿童拥有更多自主权,不再受过多的限制。在此类模式中,儿童可以将动手、动口、动脑、动心结合起来,通过创作、操作、表演等活动形式,积极参与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从最初的读、听、看等向做、演、说的方向转变,从抽象感知和被动学习向具体感受和主动探讨转变。例如,博物馆可以有效运用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组织丰富有趣的教育活动,具体有几下几种活动类型。
文化民俗学习班
这一活动是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学习传统文化技能,如扎染、漂染、纺织等。
动手做小课堂
这一活动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筛选馆藏资源,确定活动主题,通过组织儿童参与手工活动来提升儿童的动手及审美能力。
民俗讲座
我国地域辽阔,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这一活动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讲解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如衣食住行文化、丧礼文化、婚礼文化,等等。在设计体验环节,让儿童感受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利用东巴文绘制纳西族生肖画,组织儿童共同搭建玛尼堆等。
模拟考古挖掘活动
这一活动主要是通过创设考古情境,让儿童在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的同时,了解更多考古知识,深化其对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的理解。
(五)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评价
学习评价主要指向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反映活动效果,判定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主题不一,参与者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能力、基础等各不相同,每个参与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对活动的评价方式和指标也应该进行动态化调整,围绕“儿童”这一核心,从知识理解、技能、态度、价值观、娱乐、启发、创新、活动行为、活动成长等多个维度进行分层次评价,由此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这不仅可以带给儿童更多的信心和动力,也能为博物馆相关人员提供完善教育活动的依据与方向,为儿童自主、自愿走进博物馆进行持续性学习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博物馆是重要的校外学习阵地,在开展儿童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活动组织者应该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遵循儿童的主体地位,关注儿童的需求,开展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从而带给儿童丰富、愉悦、新颖、有趣的活动体验,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博物馆教育水平,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雪,刘丽,李晓丹.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初探——以大连自然博物馆“古兽传奇”特展教育活动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5(04):291-296.
[2]陈晨.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3]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李胜男.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浅谈博物馆的儿童教育[M]//苏州博物馆.苏州文博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3/0116/28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