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展览展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感,而且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博物馆呈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变迁过程。人们在博物馆中参观,就像漫步在时间的长廊中,感受着时间的流逝,见证人类文明的进步。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文博事业应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创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文博事业的多元化发展,是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根本。现以当前博物馆发展为切入点,结合时代特征、群众需要,探讨新时期博物馆发展的切实可行途径。
在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不仅可以保障文物的安全,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文化价值。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和新媒介的支撑,我国的文博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博物馆的馆藏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展览层出不穷。
新时期下,文博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东、西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着明显的优势;各个省、市、县都建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物资源。然而某些市博物馆或地方中小型博物馆因馆藏资源有限、很难吸引广大群众参观,相应地,其文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种类偏少,发展缓慢。从文化创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角度来看,文创发展应建立在馆藏文物的陈列与展示等方面。其中包括品牌形象、主题活动衔接、数字化资源建设、私人空间的拓展。从保护与使用文创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版权保护体系仍处于萌芽状态,我国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初步形成,但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这将直接关系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文博事业与博物馆
从文化价值角度来看,博物馆所带来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因为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服务,还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博物馆在文博行业的发展。因此,要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挖掘文物的潜在价值,让文物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也有人质疑,开放的文化产业政策是否会给某些博物馆带来负面影响。其实,任何一种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需要不断传播,让世界各地的人都了解,这样才能提高它的价值。因此,文博行业要想实现多元化发展,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发展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理性把握市场形势,将内外环境和发展条件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文博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要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然后将文化遗产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体系,达到双赢的目的。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发展这个行业,而是要把这个行业做好,让这个行业更有价值。
文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博物馆的建设。在国家大力呼吁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目前的电视剧、纪录片、服装道具、旅游景点等都体现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文博事业既是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也是对历史记忆的保存,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许多电视节目以历史文物和名人字画为载体,介绍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比如《寻宝》《我有传家宝》《一锤定音》。这些活动的宣传,使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博事业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文博事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文化保护
文化遗产是文博事业的始祖,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积淀,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树立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在于保存已有的文化产品。
1.加强宣传保护教育文物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保护工作做到最好。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是当务之急。文博单位要加大对文物的宣传、教育,把文物的社会、历史价值传递到社会中,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公众对文物的认识,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激发公众对文物保护的热情。
2.完善保护立法,加大执法力度文物保护工作是一种与人民心理、文化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要求,文博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文物的保护,提高对文物的认识,把文物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在行政执法主体、机构职能设置等方面,要实现地方政府的科学化和合理性。各级政府要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组织一支专门负责文物保护的监督小组。
3.加强场馆建设要使文博事业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建立反映时代特征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历史文物可以推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充分利用这些文物,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形成保护开发利用文物的良性循环。
(二)服务于民
文博事业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领军者,肩负着文化宣传与教育的历史使命。多元文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是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文博事业在教育青少年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此外,文博事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的兵马俑、大唐芙蓉园等一系列历史文化资源都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免费无偿
文博事业是一种无偿的公益事业,“无偿”是国家对文博事业发展的一项硬性要求,体现了我们对文化领域的高度重视。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公众一般是免费开放的。免费开放的文博场所让更多的青少年进入历史文化的殿堂。
现阶段文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博事业发展势单力薄当前,我国文博事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规模较小。文博行业与主流行业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其具体表现为文化和其它行业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从而导致文博事业的发展缺少资金的扶持,又导致文博工作的效率低、影响力不足。
(二)文化资源相对不足按照国务院、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在县级以上地区基本建成了博物馆。博物馆的数量很多,但其中的文化资源和馆藏却很少。目前,县级博物馆总体规模较小,缺乏一定的文化氛围,可观赏的资源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博物馆发展资金不足、区域历史文化特征发掘不足,对民间美术、收藏品的利用程度不够。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关部门应注重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的特点,不断充实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博物”是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总之,要充分展示博物馆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馆藏的丰富性。
(三)文物展览缺乏创新一些博物馆的历史文物较少,展馆的规划比较笼统,参观者往往匆匆而过,究其原因,博物馆没有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底蕴。其在展示方式上以“铭牌”为主导,局限于语音广播、纪录片等展览方式,缺少创意,且不擅长利用现代风格对博物馆中的文物进行优化设计。另外,文物与文化的分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来自历史文物,而人文环境的营造则要靠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博物馆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在展示方式上进行创新,丰富文物展览模式。
(四)文博活动开展较少以博物馆为载体,通过线上或线下举办多种文化活动,或以历史背景为专题举办各种主题展览,以提高其知名度。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博物馆的宣传活动没做到位,缺少活动内容,也没有针对不同群体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
文博事业的创新暨博物馆的多元化发展(一)倡导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打破传统的沟通模式,促进更多的文物展览。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及时更新博物馆信息,使民众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定期举行展览会,以吸引更多学生和文化工作者;联合基层社区、村委会开展“三下乡”活动,形成多元化文化传播新形态。
开展地方文化宣传,传播历史知识,展示馆藏特色。丰富博物馆馆藏,创新交流方式,引入VR技术和智能语音讲解设备,免费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增强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加强对文物背景的介绍,强调文物鉴赏重点,提高游客的参观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博物馆的讲解员走进中学历史课堂,生动讲解历史与文物的关系,既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群体前来参观。
(二)打造文化产业链文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合作。文博事业可以通过对当地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的复原,推动当地的旅游发展,并以此来获得资金,进而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文博界正在积极与旅游部门合作,以形成地域文化特色,而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其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产业联盟,践行“协同发展”的基本思想,有效解决了文博事业发展链单一的问题。促进形成以博物馆为主导的文化链条,将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三)加强区域合作目前各博物馆馆藏数量较少,应该大力提倡各地区合作。比如,对省级、市级博物馆馆藏进行仿古复制,以丰富基层博物馆藏品。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地方历史文化。各博物馆要加强沟通与合作,相互学习,弥补缺陷。
(四)整合文博资源,满足群众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利用国有、民间、社会资源等特色优势,在形态、资源上整合,找准以展示为切入点,达到互动互惠、借力发展的目的,实现“博”与“物”的转换。事实证明,通过整合文博资源,创新发展文创产品,满足群众的需求,以此来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
1.打破界限,聚合资源博物馆的存在,离不开大量的文化资源。由于地域的限制,地方博物馆的馆藏数量有限,线下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受到限制。这就要求文博单位积极开拓渠道,利用外部资源,突破地域界线,与各地区博物馆合作,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文物,从分散到集中,使展览活动有效体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展现当地深厚的文化。
2.整合馆际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博物馆的开放展览依赖于所掌握的文化资源的规模和精确性,因此,必须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地方博物馆的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文物部门挖掘和整合地方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实现社会价值。各地博物馆应积极寻求联合展览,使多个博物馆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挖掘利用民间资源当地博物馆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很难实现长远发展。因此要广纳民间资料,民间历史文化能够更好地诠释当地的历史背景。通过与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在资金、物质和其他方面给予支援与协助,使其与博物馆的社会资源相辅相成。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展览活动,既能拓展馆藏资源,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
博物馆可以让我们学习知识文化,帮助我们成长,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之上,学术研究对展览主题有着深远的影响。博物馆重视展览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这对博物馆的宣传和发扬有深刻的意义。同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地方博物馆的科研实力较弱,因此邀请著名的博物馆专家参与展览选题,编写方案,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设计展览形式,有效宣传博物馆,也使展览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文博单位和有关单位要打破行政、地域的局限,坚持“一盘棋”的思路,在文化遗产体系中形成联合与协作,打破“博物馆”的封闭状态,充分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举办展览。
(五)打造多元化的展馆设计博物馆的展馆设计要充分体现历史特点,使人们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在内部布置与陈列上,要把具有文化价值、受观众喜爱、突出区域特色的文物放在突出位置,并定期进行更新。在展品的选取上,要突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融合现代设计风格,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展览风格,按照不同朝代进行设计,突出不同时期的美学特征。
最关键的是观念革新,首先,要借鉴中外先进的科技、思维。其次,运用大数据技术、VR技术、AR技术等,把现代科技和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文物的真实性和吸引力。最后,建立数码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进行三维立体扫描,并将它们以电子形式展示于网上,使人们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自由观赏。
当前,博物馆发展要顺应时代特征,在馆内设计上进行创新,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便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营造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因此文博事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树立更加开放包容的意识,既要夯实发展基础,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社会资源,开发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博事业的创新及博物馆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1]刘媛媛.论文博事业的创新暨博物馆的多元化发展——以红岩联线为例[J].大观(论坛),2018(04):107-108.
[2]谢丰.浅谈文博事业的创新暨博物馆的多元化发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4):134-135.
[3]荣亮.远郊偏远地区博物馆的策展之路——以中国航海博物馆为例[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0(04):51-57.
[4]周睿,高森孟,华杨.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文创设计开发探析——以康巴文化为例[J].中国包装,2022,42(02):70-72.
[5]倪学萍.活化文物保护利用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以宝应博物馆实践与思考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7):33-36.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2/1125/27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