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展览展馆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物品及遗迹。文物以不同的侧面表现出了不同历史阶段人类所参与的活动、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社会思想,以及人类通过生产工具改造自然的状态。各个历史阶段的文物都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基层博物馆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机构,一直走在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前列,为祖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努力。
现阶段基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意识不强
有些地区盲目注重地方财政增长,不注重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建设,尤其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忽略了文物保护事业。也有些地区受功利观念的影响,对真正有益于文物保护的措施的实际应用不够。基层博物馆每年的定期检测工作,大多集中在防火、防盗等环境安全方面,对馆藏文物自然损毁情况的重视程度及认识不够,对基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了解也不多。
(二)文物保护经费不足
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掌握着基层博物馆的财务分配权,但基层博物馆往往没有对专项经费的使用权,哪怕是少量费用,也必须经过多道程序的审批,才能划拨下来。此外,有些专项经费被用作其他,划拨下来的费用往往所余无几。
(三)文物保护条件差
博物馆的内部建设也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博物馆内的文物仓库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物仓库是专业用于收藏文物的场地,和一般的仓库有着重要区别,是一个具有特定功用的内部建设。文物仓库不仅必须具备防盗、防火、抗洪水、防雷击和防震等对抗自然灾害的功能,还必须具有防空气污染、灯光照射,控制温湿度变化等功能。据统计,除部分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以外,全国大部分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仓库仍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没有达到新时代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基层博物馆体制不健全,文物保护任务重
基层博物馆虽然是当地文物保护的基础组织,但由于基层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般业务繁杂,身兼多职,如在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管办、社区博物馆等单位均担任职务,所以常常是“一组人马,多块牌子”。有时基层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导致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人手短缺,且工作人员事务一般都较为繁杂。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成效大打折扣,严重干扰了地方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无法确保文物保护事业真正落实。
(五)展览中缺少文物保护理念
文物保护理念不足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参观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不足,一些观众带着小孩前来博物馆游览时,小孩会在博物馆内追逐打闹、大声吵闹,甚至有可能会损坏文物。因此,应当注重加强参观者的文物保护理念,并加强宣传。
(六)缺少专业文物保护队伍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基层博物馆往往由普通工作人员兼职负责馆藏文物库的管理工作,但由这些工作人员往往缺少文物保管专业知识,甚至有的人连基础的文物专业知识也不懂,其只能成为保管文物库钥匙的负责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员文化素养不足或缺少文物保护相关知识,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基层博物馆的管理体制还在沿袭“老一套”的传统管理模式,并未和时代发展同步,进行现代化改造。另外,博物馆没有人员选用的权利,工作人员一般都由上级领导委派。再加上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工资较低,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优秀人才引不进来,懂文物保护知识,深耕行业的人才也留不住,长此以往,博物馆就陷入了“人才干不了事,有事没人能做”的困境,这一问题导致文物保护工作面临两难局面。
现阶段基层博物馆人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数量少,质量低
就目前基层博物馆的人才培养情况而言,工作人员的数量显然不够,而且其专业素养较低。从工作人员的年龄划分上来说,一大批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面临退休,而优秀的年轻人也可能跳槽到其他专业和领域,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缺编、青黄不接。博物馆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明显无法胜任当前的工作,而此类问题形成的根源通常在于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以及工作没有专业化和针对性。有些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高,但在基础的文物专业知识方面却有一些不足,他们的不少专业知识并不是在学校内学习掌握的,而是上岗后通过自修或由前辈口传身授才逐渐掌握的。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也成为基层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障碍。
(二)对于人才重使用,轻培养
受实际条件的诸多制约,基层博物馆工作人员往往没有专门岗位,且通常还会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日常管理工作烦琐无序。特别是很多新来的年轻人,其往往会被分配更多工作任务。博物馆往往忽略了对人才的培育,加之没有专门的培训活动、培训方案和激励机制,使得不少工作人员专心于忙碌事业,鲜有能力与时间进一步学习。长此以往,原先知识水平较高的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也会逐渐无法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随之也就无法再为基层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发展贡献其应有的力量。
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效进行的对策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基层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因为文物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见证,同时也是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石。就目前我国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本文提供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改善我国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一)地方政府应切实重视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
博物馆对其文物保护职责的认识不能单纯依靠口头强调,必须要遵守国家文物保护规章制度,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对珍贵文物的保护。文物是先人留下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象征着一个民族和地区辉煌的过去。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漠视文物事业,就是对历史的漠视。各级政府和全体公民必须对文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自觉承担起保护文物的使命。
(二)从多渠道争取文物保护资金
馆藏文物既是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博物馆长期生存的重要依据。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基层博物馆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重视,不应仅是口头宣扬,还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实施,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略对文物的保护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对文物保护的忽视,就是对中国文明的忽视。各部门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承担起保护文物的重任。
资金问题长期影响着我国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事业,目前很多基层博物馆资金严重短缺,无法正常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地方财政拨款一直是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博物馆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拨款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实际。为了使文物保护事业经费有所保证,就必须从多渠道获取文物保护经费。
(三)必须认识到文物库房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博物馆必须等同对待文物藏品库的设计和博物馆的设计,甚至更加重视文物藏品库的设计。在现实中,有些基层博物馆往往只注重博物馆的展馆设计,忽略了对文物藏品的保护。比如有的基层博物馆的展厅设计得大气华美,但是当参观人员去参观该馆的文物库房时,往往会发现整个库房里一团乱,物品堆放杂乱无章,各种类型的物品堆杂在室内;有的文物库房甚至连最起码的温湿度控制设备也没有,更谈不上恒温恒湿设计,这十分不利于文物藏品的保护。
(四)建立区域内文物中心库房
为更好地保护国家珍贵文物,政府可以考虑在相应的地域范围内,建立由省、市二级人民政府共同投入建设的地区性文物保护中心或文物保护工作室。文物保护中心主要负责对辖区内基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进行技术保护,对于不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基层博物馆,也可以考虑暂时代为管理文物。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整合各博物馆的文物资源,从而实现地区文物共享,也能够通过汇集资金来解决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资金短缺问题。
(五)加强管理,强化管理职能
各基层博物馆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准则,制定相关的具备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以消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行不严、违章不究的问题。另外,基层博物馆还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监督,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和相关的监督管理举措,将基层博物馆引入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中。
(六)重视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基层博物馆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现代科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保护文物。目前,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条件较差,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修复技艺不过关,许多文物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缮。很多文物工作者仍然采用陈旧的文物保护管理方式,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资料学等相关技术、知识对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因此,在文物保护与管理领域,文物工作者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文物事业。
基层博物馆中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建议高校开设文物保护相关专业
文物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对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培养,而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场地。目前,全国设立文物保护专业的院校还非常少,这使得文物保护的专业队伍建设跟不上博物馆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尽快建立文物专业学科体系,为国家文物保护工作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对在岗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开展定期教育培训
在岗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是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主体力量,其专业技能、知识素养直接关系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如果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掌握了较为充足、完善的文物保护专业知识,文物保护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为了实现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专业培训,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与技能决定着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有许多因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缺乏技能训练,而造成出土文物损坏的例子,这无疑是不应当存在的损失。
(三)多层次地建设文物保护人才队伍
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因此要有前瞻性,坚持做到合理合规安排,做好系统规划,有目标、有步骤、分层次地建设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既能确定未来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构成,也能确定文物保护事业是否可以平稳、有秩序、高效、持续地向前推进。
(四)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人才效能
基层博物馆要想更好地激发人才的潜能,就要合理制订并落实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并进一步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想方设法为工作人员谋福利,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人才培养情况合理设置人才工作业绩、知识绩效和技能业绩的考核,针对不同人才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标准,并把绩效考核成果同个人荣誉与报酬挂钩,形成以培养、晋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隐形奖励制度,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进修机会和工作轮换锻炼平台,实现人才培养领域全覆盖,人才培养类型专、精、新。针对灵活性强和拓展余地很大的部门,可通过专项负责制对部门负责人进行更全面的管理授权,使部门负责人树立更强的责任感,以进一步激活基层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想,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综上所述,在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地区政府要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基层博物馆要建立专用的库房存放文物,同时引进专业的文物保护技术人才,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建立一个专门的人才队伍,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手段,这样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另外,还要从各个渠道争取获得更多的保护资金,并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更为有效地开展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2/1124/27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