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展览展馆
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阵地,公共图书馆要站在时代前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各方面工作,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升工作效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旨在建立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越来越多,各个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公共图书馆,希望尽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自从我国有关部门提出了“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倡议后,社会掀起了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的热潮。各个地方都积极开展读书月、读书节等各种读书活动,大大提升了国民的素质,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信息技术的普及让社会各行各业焕然一新。社会很多领域都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图书馆领域也是如此。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阵地,公共图书馆要紧跟时代潮流,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工作的方方方面,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1.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以人工服务为主。在新时期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序性,让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运行。比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对图书借阅工作、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图书资源,可以更快地为读者找到其所需要的书籍和信息,提升工作效率。
2.有利于转变图书馆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工作是为读者借阅书籍和查阅文献提供便利。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公共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变得更加方便,读者在家中就可以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在线服务系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前往图书馆借阅图书时,也可以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图书馆在外借图书时,将图书的编号输入图书馆的借阅系统中,可以实现自主借阅,提升工作效率。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引入转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3.有利于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
在传统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以纸质图书为主,包括书籍、杂志等。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有所完善,引入了视频信息、文本信息、声音信息等。这使得读者的电子化阅读成为现实。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实现信息化建设,必须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基础上,要将各个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对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资金有限,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仅能满足计算机硬件的购置,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读者信息素养问题
公共图书馆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其中,学生群体往往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应用在线服务系统在图书馆中借阅书籍。但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读者在使用这些先进的设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数据层出不穷,一些读者在面临大量的信息数据时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他们虽然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但是在图书馆寻求服务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也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的外在形象。如果工作人员能够为读者提供真挚、热情、有效的服务,会提高读者的满意度,让他们自觉走进图书馆借阅书籍,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在传统意义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能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主要是负责传递文献、整理图书、编目图书、采购图书等,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但是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服务,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服务能力等。
但是目前,公共图书馆的一些工作人员还不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他们在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时缺乏耐心,或是无法帮助读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不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这也是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的巨大挑战。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引入确实可以帮助社会多个领域提升工作效率。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走进公共图书馆借阅图书,可以拓展思维,进而提升工作生活效率,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公共图书馆也要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建设。
如今,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具体的对策,希望对公共图书馆加强信息化建设有所启发。
实现图书馆网络化
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也要加强联系与沟通,打破相互孤立的状态,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从国外来看,图书馆要遵循全球化的网络信息趋势,与不同的信息网络接口。从国内来看,公共图书馆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访问者可以直接在图书馆访问出版商的书目和邮寄地址,并提交订单。这不仅加快了文件的采购速度,而且还为图书馆馆藏开辟了新的领域。
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编目人员可以共享在线编目数据,将索引工作量减少到原来的10%甚至1%。通过实施联网和资源共享,增加图书馆推广资源,有效增强信息功能。
培养群体读者的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考虑到读者的实际情况,图书馆必须培养群体读者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指的是人们/读者了解信息社会的能力和与外界必要的沟通能力。具体来说,人们能够有效地发现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并能够判断、搜索、组织和使用信息。图书馆是“信息素养”培训的首选场所,所以图书馆信息教育组织不仅要有效利用现有的图书馆资源,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强化图书馆本身的功能,吸引更多人注意到图书馆的存在并走进图书馆。因此,图书馆须肩负起信息素养培养的使命,引导读者了解信息资源及其价值,掌握并理解信息表达的需求,提高利用资源及信息机构的能力。一方面,图书馆可以有计划性地策划不同形式的宣传推广和专题培训教育活动,推荐不同类型和载体的信息来源、搜索策略和获取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前与教学管理者沟通协调教育内容,如协助教师组织相关的课程学习单元,在各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安排信息素养的技能学习。图书馆要重视信息素养培养,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使其学会寻找、判断和使用相关信息。
建立与信息服务相配套的读者服务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服务环境要求图书馆不仅要为用户提供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还要提供与其相配套的读者服务体系。例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们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生产和市场信息、销售价格信息、产品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和环境信息政策。图书馆可以根据其行业特点和管理方法,合理收集、规划、整理各种信息来源,如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并采用不同的传播媒体形式提供完整的服务。科研工作者自创立科研项目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离不开信息服务。为了满足学者的需求,图书馆提供知识丰富、智能化服务的信息产品尤为重要。通过信息分析提供各类二次文件和三次文件,形成研究人员咨询报告。
简而言之,基于用户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务以及该库提供哪些服务,图书馆应该摒弃以组织为中心的、模糊和过时的管理方法,采用领先的、以用户为导向的方法。同时,还需要植入创新意识,主动渗透目标用户群,将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提供结合起来。图书馆应考虑如何改善信息服务,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
加快图书馆馆员的角色转换
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转变自己的角色,不能仅处于被动服务的状态,还要扮演融合与信息存储的角色。因此,了解如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使用,并了解如何参与信息决策和信息服务势在必行。
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和信息类型也各不相同,工作人员可以尝试解决信息难以获得的问题,并尝试实时纠正信息的错误内容。由于信息网络中各种信息站的服务可以由在线用户来控制,因此其比传统图书馆需要寻求在线联系方式的用户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丰富的选项。因此,未来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将通过搜索服务来改变。对于这些要求,图书馆馆员可以通过不断了解与学习,加速角色转换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公共图书馆也要聘请专家学者对馆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案例讨论法、小组合作、行动研究法等激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对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跟踪他们的服务技能情况,以此提升馆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逐渐完善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建设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要收集纸质文献,也要收集数字资源。
国家统计部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电子阅读,因为电子阅读非常便捷,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也可以获取信息。基于这样的需求,公共图书馆要合理采选资源。数字化馆藏计划就是依据本馆的总体目标,结合本馆确定数字馆藏的比例结构、发展速度与数量制订科学的方案。实际上,建立数字化馆藏计划是每个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就是为社会上的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以满足其学术研讨和深入学习的信息需求。因此,在实施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案时,首先要明确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熟知社会上教学科研的内容和方向,对各专业的研究课题有总体的把握。可以对社会上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更深入具体地了解读者各方面的需求,将反馈回来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制订合理的、针对性强的资源采购计划。一方面,引进合适的、成熟的外来数据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万方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等,以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普遍性需求。另一方面,根据特色专业、特殊的信息需求,着力打造个性化的自建数据库。比如可以为重点学科专业构建专门的信息资源体系。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正视信息技术时代给自身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力争在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仅要紧密结合读者的需求,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以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做法,希望能够起到参考作用。在日后,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必然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汪婷婷.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纳税,2019,13(12):230-231.
[2]张玉.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8):163-164.
[3]李敏.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422.
[4]崔春霞.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N].驻马店日报,2017-07- 07(005).
[5]都洁婷.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6(23):212.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2/0819/26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