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民俗非遗

炕围画

2023年10月19日 00:00

山西平鲁下面高乡属高寒地带,农村家家户户都用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起皮,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调以胶水,在环坑的墙上涂一高约二尺的“围子”,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免遭了脏衣污物之累。

实用性有了,但无美感。于是人们又以墨线绘以简单的线条边饰,中间再画几枝兰叶墨花。稍后又以颜料做底,色彩画花,桐油涂罩。既鲜艳亮堂,又坚固耐久。日常脏污了,以湿布揩擦,则又光亮如新。就这样,炕围画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后来,由于众多兼擅宫廷、庙宇彩绘的画匠投身此业,各种建筑彩绘图案、表现形式得以大量的借鉴和引入。而民间木版年画在城乡的盛行,各种画传图谱的刊印流传,又为炕围画的内容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蓝本”。

坑围画形式上仿壁画,风格上纳建筑彩绘之风,色彩明快、艳丽,大雅大俗。题材与内容一般为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历史人物、山川河泽、花鸟鱼虫、蔬菜水果等等。线条单纯、主题突出是坑围画的主要特点。人物画旧时多取材于历史典故话本传说。一般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二十四孝”等。现在则多选用神话传说、戏曲故事,一般为“嫦娥奔月”“白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有的是各种“选段”的集锦式“会串”,有的则以“连台本戏”表现。花鸟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内容,常画的有:牡丹富贵、孔雀开屏、鹊闹冬梅、兰花沁香、山茶吐蕊等。山水画多为高山奇峰、飞瀑流泉、碧树烟云。风景画则多是各地名胜:北京的颐和园、北海的白塔、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桂林的山水,以及由此变化而来的青山碧水、楼台亭阁、长桥曲栏、绿树白云构成的各种画面。

炕围画1.jpg

然而“重头戏”还属锅台画和看墙画。锅台上方的称为锅台画,无锅台处则为看墙画。由于其面积大,位置显,因而使得匠人总是把最拿手的本事,用在此处显露。内容多吉祥喜庆,如娃娃坐莲花为“连生贵子”,锦鸡与花是“锦上添花”,猫与牡丹蝴蝶组合为“耄耋富贵”,鹿鹤相聚则是“六合同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花瓶中插月季花则是“四季平安”。

坑围画一般高约80厘米至100厘米,大致以人平坐肩不触粉为度。其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即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具简繁对比,主从相映的丰富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炕围画画空、边道以外的空间部分所涂色彩称为底。各村落风格迥异,特征鲜明。有的喜用红棕色,红火浓艳,强烈醒目;有的则多用绿色,素雅大方,清新悦目。二者各具其妙,各悦所好。边道图案是坑围画的精华所在,评定一套炕围画的精劣高下亦多以此为标准。

具体说来,烷围画分如下工艺步骤:先用干石粉和泥(也有用石膏)作浆状涂料,薄施于壁,然后以胶矶水浸之并磨平,接着就起草作画,画好后漆上桐油(现多用清漆)。人们根据家庭情况决定炕围画的“粗”“细”,细炕围画用工多,花费比较大,需要工笔细描,且着色讲究,而粗坑围画则相对而言用工少、成本低。在生活不富裕的农家里,多做粗炕围画,俗称“包黄土”。具体做法是先用细黄土刷墙,然后用黑笔划分出长方格子的区间,在格子里画上些图案,最后刷上桐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乡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村民对室内外居住环境也提出较高要求,普遍追求现代化简约、流行的装修风格,在此背景下坑围画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存于下面高乡村民家中的坑围画,也就成为那个特定年代,见证百姓幸福美满生活的生动写照。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2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