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民俗非遗

中国春节说庙会

2023年10月19日 00:00

历史云烟转眼即逝,如水,如风。而我们民族文化传统却生生不息,一直存活在千百万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民间庙会等社会形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庙会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集中包含着民间社会异常丰富的感情和信仰。它更是我们民间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更是将来的。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中国人的庙会.jpg

中国人庙会的起源与发展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庙会,就是在宗庙祭祀的地方进行聚会、祭神、娱乐、购物等活动。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

古庙会赏灯.jpg

中国人的庙会文化

现今,庙会又重新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庙会、南京蒋王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皇会、福建妈祖庙会,等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历久不衰,屡禁不止。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城乡各地庙会兴起,规模可观。

庙会文化内涵体现的是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宗教信仰,最本质的是祈求生命和健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倡孝扬善、去灾避凶”。农耕文化从根本上讲是小生产者文化,是落后的、弱势的经济文化。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普通民众将希望寄托在对自然神、图腾、祖先的崇拜上。在“天人合一”和“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仪式,构成了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和宗教信仰。先民们在“生命与健康”“倡孝扬善、祛灾避凶”等观念的支配下,善待一切、关爱一切。比如“中元节”是道教的倡善日、佛教的倡孝日;“腊八节”人们用腊八粥要敬献祖先、神灵、动植物,甚至自家门前的一块石头。中华民族是博爱宽厚、最重情感的一个民族,从庙会节庆文化活动中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庙会和节庆是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两个大的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庙会的发展经历了从祭祀祖先到祭祀神灵,从娱神到娱人的演变过程。庙会活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认可和高度重视,而作为庙会文化活动的主体——广大群众,其积极性也是愈来愈高,这是庙会的发展趋势。在全国,尤其是陕西,在申请非遗保护中,庙会的申遗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民间对庙会产生了更大的热情和兴趣。

庙会上的川剧绝活.jpg

庙会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中国人的庙会祭祀种类繁多。根据已经调查到的资料来看,一是祖先崇拜对象,如挂云山天地人三皇、女娲,新乐伏羲台的伏羲、女祸。二是龙,山区还有些龙王庙。三是道家的玉皇、王母、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王灵官、天地水三官、火神、文昌、奎星等。苍岩山、挂云年山庙会上都有玉皇,一些寺院也有玉皇。玉皇站高处,为上尊,山上常有玉皇顶之称四是佛家对象,从如来(释迦牟尼),大肚弥勒佛,到观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送子、眼光、斑疹三个奶奶,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抱犊寨罗汉堂),孙悟空(齐天大圣)、关去长等。关云长本是道家捧起来的,可佛家也抢他入班,结果佛道二教皆争奉祀之。南海观音老母以大慈广为供奉,送子娘娘(奶奶)也为人欢迎。这一带最著名的是三皇姑,她是千手千眼佛,在山西中东部、河北中西部影响巨大,其传说流传极广,是一个典型的反抗父权、弃恶从善的女性形象。五是属于道家的地方性动植物神祗,如耿村的长仙(蛇仙)、胡仙(狐仙)、兰草神等。关帝自不必说,再如晋州唐代宰相魏征、宋代杨家将等。说来,中国自古以来的造神运动长盛难衰。然而细推想,人们敬的毕竟是人,是人对人的自身崇拜。

庙会上的善男信女各有所求。据调查他们有不同目的。现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求子嗣。求子活动起于远古的崇拜。缺子无后乃人类繁衍之忌,后来才有了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今天的庙会求子活动大多是求送子娘娘,也有的是拴娃娃,在神前焚香祷告后,用腰带拴一个结,回家来盼着受孕。还有一些,跪拜于某一“有灵验”的神像前,许下求子心愿。在百姓看来,许多神祗都可以赐子的。在当前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求子多求男,求女少。实际上,所生男女大致平衡,神仙是管不了的。

另一种是求婚配。一是青年男女祈求与意中人结合。二是父母为男女婚配求于神、占于神,既可求保佑,又可占卜于神仙,决定某桩婚配减否。三是求财富。求了人事还要求发大财,不少个体户、商人更热衷于此,每逢庙会,有钱人是要一个大份儿的,有的送一百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有的送一台大戏(一场电影),有的为神像披红挂匾,个别的还为之重塑金身,像元氏蟠龙寺、井陉仙台山护国院等,不少庙宇的翻修、恢复,主要是靠大腕们集资办成的。四是求长寿。老人或儿女为老人求健康长寿是比较多的。五是求病愈。农村普通百姓,手中无钱,去不起医院,便寄希望于神灵。六是求升学考中。七是求升官。八是求官司打赢。九是求全家平安。笔者发现众多赶会者是每年必到,求的是一年全家平安如意,无具体事项。

庙会上的精彩.jpg

庙会是求神也是娱神

庙会活动的中心是求神也是娱神。可以说没有娱神活动,就没有庙会,于是产生了庙会文艺。庙会文艺是与民间花会节目相近的。在石家庄一带主要有:打扇鼓、战鼓、担经(花篮)舞、吹歌、官伞、扭秧歌(扇子舞、彩绸舞)、太平车、旱船、跑驴、二狗(鬼)摔跤等。打扇鼓是妇女们的事。一般是6人、8人,各个手执铁柄圆形扇鼓,有节奏地摇之,上面铁环发出哗哗声响,旁边还有锣鼓相配。她们边走边转圆圈,边唱经歌,也有的旁边有伴唱。所唱为民歌曲调,通俗易懂、易记易学。扭秧歌、担经舞都可以配锣鼓,边跳边唱或有人伴唱。战鼓是只敲不唱的,全是铿铿锵锵的敲击声。鼓、锣、钹三者配合,套路死板,节奏鲜明,雄浑有力。在藁城多是大鼓,用汽车或拖拉机拉去;在正定、赵县多是小鼓(挎鼓、腰鼓)或两个四个的中型架子鼓。赵县贤门楼的四面架子鼓,可分可合,老中青都可以来上阵。男子汉们以此为乐,近年来也出现不少小姑娘小媳妇。女子战鼓队在藁城叫响了,但多是男人敲鼓,女人玩钹,成列成阵,十分壮观。

在一次耿村四月四庙会上,笔者见一无极敬神者唱豫剧《花木兰》选段,其他人则随之起舞。又见晋州韩家庄村四人,各扮唐僧师徒,有唱有舞,走十字,走剪子股,其中孙悟空动作灵敏滑稽,观众叫好,似乎娱悦神灵的节目十分丰富,只要观众喜欢就等于神仙高兴。比较少见的娱神节目是井陉赵庄岭火神庙会上的抬皇杠。据说抬皇杠节目在全国只有井陉(矿区)流传。

人山人海是中国庙会文化的写照。中华民族喜好热闹,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扎堆聚众特色的民族之一。今天,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在延续庙会活动,只是名称比较现代化,美食节、服装节、小龙虾节、购物节、旅游节、啤酒节、杨梅节、冰雪节,反正只要有点由头的,都可以借由举办一场热闹的庙会。当然最火的是“黄金周”了,“黄金周”现在成为在中国举办的世界上最大的庙会。中国人的庙会式聚会,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那热闹的形式让很多人乐此不疲。

庙会上老手艺:糖画.jpg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2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