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传媒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后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平台成为文化传播的新渠道。新媒体具有超强的互动性、交互性与超时空性,能够帮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但是,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农村传统文化独特的时代价值,缺乏具有创新性的传播模式和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是新媒体与农村传统文化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境。
新媒体时代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困境
传播方式单一,农村新旧媒体融合机制存在短板
从传统媒体的视角看宣传农村传统文化的途径,不难发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形式上有很大区别。传统媒体是相较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是一种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传播农村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广播、报纸和电视等媒介,其传播内容和形式单一,现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未能巧妙地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缺乏创新性的原因之一。
从新媒体的视角出发看宣传农村传统文化的途径,可以发现新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明显。新媒体平台往往会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宣传农村传统文化。但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老套,缺乏创新是其在传播农村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新媒体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关联路径缺乏探索和创新
农村是传统文化生长的土壤,在推动国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村落较多,大量农村传统文化仍有待挖掘。新媒体时代下,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新媒体变革速度过快,导致一些传统村落未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节奏,一些农村传统文化也因此被忽视,再加上农村宣传力量薄弱,没有建立起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宣传机制。农民是传承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是新媒体技术对很多农民来说比较陌生,于是“生搬硬套”“相互模仿”就成为宣传本村特色传统文化的唯一方式。如何让农民熟练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农村传统文化,是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农民对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定位不准确
农民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宣传会直接影响当地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目前,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农村传统文化的方式已经在很多农村地区得到了普及,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特色农村传统文化“走出去”却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性。由于农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理解有限,对当地特色文化品牌的特点把握不够清晰,对传播形式缺乏创新,所以仍然需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融合路径进行探索。基于此,新媒体相关建设组织应该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指导,打造专业的农村新媒体团队,使农民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农村传统文化“走出去”。
新媒体与农村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新旧碰撞与融合:促进农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耦合
新媒体是推动传统文化宣传的重要途径。目前,利用新媒体宣传农村传统文化的形式仍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坚持以时代发展方向为主导,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传播农村传统文化的新途径。要想使新媒体在传播农村传统文化中切实发挥作用,就需要充分凸显自身的创新优势,包括在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方面的创新,从可持续发展和赋能优化的角度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打造新媒体运营机制,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发更多符合农民需求的新媒体平台,拓宽传统文化的宣传渠道。此外,新媒体平台是了解大众需求的重要平台。办好人民满意的新媒体,是增强大众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新媒体工作人员要切实听取农民群众关于宣传传统文化的建议,提升当地农民宣传农村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各大新媒体平台不仅要加强合作,还要在竞争中成长,重视对新闻传播方面人才的培养,创造出更多新颖的呈现方式以吸引更多受众。同时,新媒体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的调研,尝试创造一些农民感兴趣的话题,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
民族的记忆: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用新媒体留住历史
有关部门要明确保护与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强调新媒体在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积极促进新媒体时代下文化宣传机制的完善,缩小城镇与农村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差距,将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宣传实践,做到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传播,数字化宣传。
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农民群众积极为传播农村传统文化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而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基于此,要着力推动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设,以传统文化“行在乡村”为切入点,打造适合传统村落发展的文化建设和宣传体制,打造“一村一文化”的特色农村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不仅要在大城市快速发展,还要注重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媒体平台要注重加强人文关怀体系建设,积极建立促进新媒体平台网络环境正常运营的基站,鼓励农民学习新媒体技术。
发挥新媒体赋能作用:让传统文化在农村“活”起来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催生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多等显著特点,其为人民群众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历史,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村特色传统文化的挖掘,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广泛认可。身处新媒体时代,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造出更多适合农民文化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新媒体内容,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整合特色资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农村特色文化。农村是农民接受文化熏陶的主阵地,新媒体建设是“传统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方式,那么新媒体的应用就首先要考虑到农民对文化知识的接受和吸收程度。在建立新媒体传播体系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农村旧媒体的作用。农村广播站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大喇叭”,因此要有效利用这一旧媒体,助力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基于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播。
第二,创新传播方式,打造农村新媒体运营团队。农村新媒体建设要秉持以农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构完整的新媒体运营体系,组建专业的宣传农村传统文化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并不断增强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还要配备专业人员向农民讲解利用新媒体传播农村传统文化的方式,以提高传播效果,让农村新媒体运营团队不断壮大,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出新的宣传方式。如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农民更快地掌握新媒体运营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有助于提高农村新媒体运营团队的工作效率。基于此,农村新媒体运营团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让农民广泛参与到利用新媒体传播农村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农民的新媒体素养。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打造当地特色文化品牌。
因地制宜:借新媒体力量推动农村特色文化成果落地开花
农村特色传统文化的宣传需要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需要以当地村民的力量为依托,推动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品的发展,优化文化宣传方式,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宣传者。除此之外,还要借力新媒体,根据传统文化的成长环境、特色和要素,因地制宜,促进新旧媒体的有效结合,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如旅游资源、美食资源等,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特色文化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新时期农村传统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打造集“学、讲、研”于一体的农村传统文化宣讲机制。在宣传过程中,农村传统文化宣讲员要始终以强化服务意识为着力点,秉持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宣讲理念,将“学、讲、研”作为农村传统文化宣讲员的核心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传统文化宣讲员的理论优势、话语优势和实践优势,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使其成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拥护者和践行者。新时代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不仅要把目光放在新媒体平台上,还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渠道,打造属于农民的“精神食粮”。此外,还可以鼓励农村传统文化宣讲在线下开展相关活动,向农民讲述自己在宣讲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收获的知识,并将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出来,形成优秀的宣讲案例,将其拍摄成短视频、微电影,与当地人民剧院长期合作,将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作品搬上银幕,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此外,农村传统文化宣讲员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讲故事等方式有效调动农村地区的农民宣传农村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丰富文化宣讲的表现形式。
第二,重视农村传统文化成果的转化和创新。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文化传播来说,这既是新的挑战,又是新的机遇。农村传统文化成果是无数先辈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始终要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要不断优化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不断探索传统文化活动的新形式。这就要求传统文化的宣讲者深入研究宣讲传统文化的方式,打磨出“宣讲精品”,使宣讲内容和方式更“接地气”。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各个地区利用新媒体传播农村传统文化的方式过于同质化;农民对利用新媒体传播农村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清楚;用新媒体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和打造农村特色文化的路径缺乏创新性。总之,新媒体的最大价值未能真正在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新媒体和农村传统文化相结合,因地制宜,用新媒体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让农民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有关部门要与社会各界达成合作,培养一大批农村传统文化宣讲员,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推动农村传统文化成果落地开花。只有这样,农村传统文化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下不断获得发展的动力,并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710/24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