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传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给各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文化领域,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文化的创新,也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新的信息技术支持。根据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探究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内容创新与去同质化发展,提高互联网文化创新中的科技含量,全方位打造“互联网+视频”模块、“互联网+广播”模块,从而促进产业融合,彰显互联网生态。
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行业面临变革。在对互联网文化进行创新时,有必要将文化产业与新媒体产业相融合,使新媒体产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势,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突出新媒体传播的个性化特征,打破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推动新媒体产业健康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实际上就是对传统媒体的优化和延伸。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而新媒体是以媒体为基础的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信息传播形式。当前,人们在收发信息时以互联网为媒介,将信息以电子的形式传输给受众,人们将互联网电视或新闻客户端看作新媒体,或者将视频网站与手机App看作新媒体的产物。以传统媒体为基础,采用互联网技术对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优化,这种媒体形式就是新媒体。
产业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增长到了35.8万亿元;到了2020年,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的快速融合,其规模达到了39.2万亿元。由此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媒体产业的进步,并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1]。
互联网发展基础较好
一方面,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10.51亿,网络普及率为74.4%,可见人们对互联网不再陌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其用户总数已经超过16亿,其中有4.55亿用户为5G用户。电信企业在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展较快,移动通信基站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6月,国内共有1035万个移动通信基站。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同时,网民规模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新媒体产业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产业的创新能力也逐渐提升。
另一方面,和新媒体有关的产品应用率与普及率较高。我国的网络新闻用户和网络视频用户等数量十分庞大。截至2022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月活跃用户为12.99亿,今日头条和抖音等客户端的月活数基本保持在9亿左右。这为新媒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2]。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传播方式分析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67年被提出的,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人们对新媒体的解释普遍是一个相对概念,即认为其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而言发展的新型媒体。有人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电视,也有人表示新闻客户端就是新媒体,或者视频网站、手机App等就是新媒体。新媒体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双向传播模式,增强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传统媒体在传播时有着单向性传播和线性传播的特点,比如通过广播与电视发布消息时会采用静态发布的模式,媒体在特定时间统一发布当日消息,信息内容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受众也无法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且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之间无法即时互动,媒体也得不到信息反馈。然而,新媒体转变了这一传播模式,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无论是信息发布者,还是发布时间,都不再受限,实现了发布者与受众双向角色互换,便于受众互动交流。第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个性化。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一系列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沟通平台,在此,人们可以充分展示自我,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特点传播“个性化”信息[3]。第三,移动传播方式盛行。得益于无线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呈现出移动性,人们可以运用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新鲜事,也可以通过手机观看视频、听音乐和玩游戏。第四,实时传播。新媒体具备实时传播的功能,这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所无法媲美的。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缩短,同时,各类视频直播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不同受众间的距离,使得媒体传播的交互性显著提升。
促进互联网文化创新与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动内容创新与去同质化
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形式与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信息的泛滥与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这是新媒体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比如,很多平台在发布新闻内容时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几乎相同,使得消息的原创性遭到了破坏,内容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受到了影响,给新媒体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力。新媒体产业在注入新内容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一味地模仿或照搬照抄是无法长远发展的。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产业的创新应着重解决信息泛滥与同质化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将信息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信息结构,依靠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且有积极影响的内容,采用有效的传播方式完成信息传播,合理选择数字化平台发布消息内容。新媒体在依靠社交平台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要创建优质的新媒体品牌。第二,新媒体应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新媒体在发展中侧重信息传播,内容更加多元化,但是和传统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更具权威性,新媒体发布的信息繁杂,各种消息真假难辨。面对这一情况,新媒体可以与传统媒体合作,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为大众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依靠技术的整合降低新媒体运营成本,为互联网文化创新与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比如书籍网站可以拓展智能终端服务,为广大移动用户提供免费阅读服务,吸引消费者进入平台进行阅读。新媒体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避免同质化问题,应根据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市场销售计划,打造多样化商业服务模式,如推出“付费平台”“减免活动”等营销模式,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第三,注重内容的创新性,营造提倡创新的新媒体发展环境,提升新媒体产品质量,使其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积极适应“三网融合”的发展环境,加大新媒体平台研发力度,借助数字媒体平台简化用户操作[4]。
提高文化创新的科技含量
融合“互联网+视频”模块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在进行学习和工作时,往往会依托视频与图片等信息载体,提升学习和工作的趣味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享受,而视频传播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新媒体产业发展期间,可以融合互联网和视频模块,使视频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视频类型丰富,受众在观看视频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发表言论,或者与他人针对视频内容进行互动。当前,国内新媒体主要以视频为主,视频网站发展态势良好,人们可以依靠互联网,从手机、平板电脑中直接观看视频内容。在新媒体行业和文化创新产业中融入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传递时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尽可能地传递有积极影响的信息,融合互联网文化,再对文化形式加以创新,提高新媒体产品质量。鉴于当下受众在观看视频时无法自动过滤不健康视频,故接下来新媒体应开发相关软件,帮助用户自动拦截垃圾信息,向用户传递具有正能量的内容,以推动互联网文化创新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和新媒体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
拓宽互联网专业新闻板块
伴随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传统媒体加以创新,使其和互联网文化创新相统一。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产业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人们在阅读新闻内容时容易出现审美疲劳,这与新闻板块形式千篇一律,内容大致相似不无关系。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可以对专业新闻板块加以改进和优化,通过对板块形式的调节,丰富新闻内容,使新闻消息传播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迎合文化创新视角进行创新,可以将直白的新闻语言信息转变为鲜明生动的图片与视频信息,使受众拥有立体化的视觉感受。但同时,互联网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受众接收信息时会遇到大量虚假新闻与不实消息,将使新闻舆论导向发生改变。而整个新媒体行业应对这一现象加以整治,凭借互联网对新闻板块进行有效拓展,让受众接收到来自更多领域的消息,如经济、文化、体育以及军事等领域的新闻,再依靠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兴趣喜好加以挖掘分析,为用户推送更多定制化内容。虽然互联网能够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但也有大量虚假信息存在于网络中,此时应保持传统媒体的严谨性和消息发布的权威性,净化互联网新闻板块,实现其内容的丰富与拓展[5]。
打造“互联网+广播”模块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广播产业的繁荣,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传统广播行业优化升级。对广播模块进行创新时应立足于互联网发展思路,充分借鉴互联网创新文化,以推动广播媒体事业可持续发展。在打造广播模块时应依据移动互联网终端,将丰富多彩且具有时效性的信息传递到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移动终端,加快受众获取信息的速度。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其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特别是对信息的需求。对此,广播媒体应创新传播方式,激发受众兴趣,同时与移动互联网展开合作,发挥语音技术和车联网技术的优势,拓宽广播信息传播途径,从而在促进广播行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受众体验。
发展“互联网+电视媒体”产业发展模式
现阶段,“互联网+电视媒体”发展已成为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以视频为核心,强调电视节目内容的多屏互动性,或者以广大受众为核心,促进电视传播内容与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合作,是未来电视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依靠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可以推动在线视频发展,而移动视频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更新技术的同时,还要做到对文化产品的创新,以主流价值观为导向,向受众传播正能量内容,以提高节目收视率,扩大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另外,要积极适应互联网的个性化与互动性强的特点,为受众提供其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如《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电视节目。
明确互联网对文化创新的影响机制
互联网对文化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新理念:互联网思维。这一思维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基于用户导向,强调用户在文化创新中的体验。互联网思维下,用户之间紧密衔接,因此要鼓励用户之间进行互动,同时依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更新。第二,新用户:用户规模扩大,用户权利显著提升。互联网拓宽了文化影响范围,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4.4%,手机网民规模高达10.47亿。移动互联网为文化创新与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还丰富了其用户群体,如今,手机网民规模庞大,网民权利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第三,新应用与新业态生生不息。互联网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推动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比如将互联网同新闻业、电视广播、图书等相结合,打造出了互联网视频和网络文学等,还创造出了崭新的互联网形态,比如网络游戏和短视频等。第四,新产业:高速发展。互联网赋能文化创新,推动了诸多产业的发展。2022年全年我国互联网广告收入高达5088亿元,2022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477.89亿元,这些都是互联网发展的成果[5]。
互联网文化创新和新媒体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文化创新和新媒体产业发展逐渐步入新的轨道,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变革,各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互联网平台推出了具有多样化特点的新媒体发展规划,如微信与微博等平台让广大新媒体产业拥有了更具有针对性的消息发布平台。结合新媒体发展优势,将互联网与新媒体充分结合,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与商业模式变革。鉴于互联网文化创新面临多元化选择,在依靠大数据技术进行产业数据挖掘与分析时,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融合不同形式的文化,丰富媒体形式,使筛选后的数据更符合受众的基本需求。
总而言之,互联网文化创新期间,应做到文化产业与新媒体产业的高效融合,推动互联网与媒体形式的互联,创新信息内容的传播形式,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明确互联网对文化创新的影响机制,让互联网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推动新媒体产业发展,为受众创造出更多优质文化作品,丰富受众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石山山.互联网语境下传统媒体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策略[J].今传媒,2022,30(11):58-60.
[2]吕圆,全海燕,戴斌.“互联网+”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与实践活动的影响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0):11-13.
[3]李心悦.“互联网+”下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策略探究[J].互联网周刊,2022(18):66-68.
[4]于淑萍.“互联网+”视角下平台型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展经济,2022(16):109-111.
[5]何岩.互联网文化创新与新媒体产业发展分析[J].才智,2019(33):69.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222/23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