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民俗非遗

王如柏:将一生奉献给三线建设

2023年10月19日 00:00

图片1.png

1959年王如柏任毕节专属统计局副局长时照片

王如柏出生在云南镇雄县的一个贫困家庭。“我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7岁就开始放牛。12岁时,去城里当学徒工,但也遇上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位恩师——伍淑芬,她教我读书认字,也在县城学徒生活中艰辛地生活了八年”,他这样形容自己的经历。1949年,解放军到贵州后,将他从这个“火坑”中救了出来。

王如柏的一生经历过很多事情,也从事过许多职业,他做过农民、工人、政府部门干部、商人,创办了学校,并出版了三线建设著作,他还写诗。他是高级经济师、中华诗词理事、省诗词理事、六盘水诗词会会长以及书法院院长,也是一名三线建设者。

王如柏是一个懂得“自救”“自渡”的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对学习、进步的渴望。曾有一段时间,由于受大环境影响,王如柏九年没有工作。然而,他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自学和大量阅读并在“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获得很多知识和技能,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他在二十四史中深入探索,在经济领域寻求突破,在唐诗宋词中提高修养,在魏碑汉简中去研磨。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识到的人,都涵养了他的品格、内涵,成就了如今的他。

王如柏将一生奉献给三线建设,前半生,他为了建设好三线,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后半生,为了让参与三线建设的这段岁月不被遗忘,为了那些为三线工程付出青春、鲜血甚至生命的人不被历史湮没,他坚持写作记录。

对于正值青春壮年的王如柏而言,三线工程是他的使命;如今,他年岁已高,让那段历史被人们铭记,是他的职责所在。

图片2.png

选择奉献:以青春力量促进祖国建设

王如柏参加支援三线建设,为了建设六盘水铁路而远离家乡来到“无人区”,在毕节地区跟随二万一千名民工,共同投身于六盘水铁路建设的艰辛工作中。

王如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水城还没有被开发,到处都是满地的荒芜,没有好房子,都是草房,更没有如今的烟囱。在三线建设初期是十分艰苦的。我们毕节地区两万一千名民工支援铁路建设。”

他回忆当年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民工们毫无怨言地用传统的劳动工具——锄头、镰刀、背篓、大锤、钢钎等来工作,面对艰难险阻,他坚定信念,不遗余力地带领队伍前行。但是,有125名民工不幸身亡,超过300名民工终身残疾。

“我们将铁路修完了以后,毕节地区又支援八千名民工一起修矿区公路。当时矿区政府在汪家寨,在汪家寨有两个政府,一个是水城特区政府(水城特区党委),一个是水城县政府,两个县级单位。八千名民工来修公路,如今的瑶池在当时不叫瑶池,叫做窑上水库,当时山上一棵树都没有,而现在却是一片绿洲,一千八百名民工来修瑶池。毕节地区的一千名民工一直修到二塘(汪家寨到二塘)的公路。”他说。

王如柏和其他民工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将荒凉的山区铁路和公路建设成了现在的道路。彼时,他们就是青春和希望的代言人,他们为祖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王如柏回忆起了修建二塘大桥的历史,同时,也谈到了这座大桥的建设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他说:“现在很多我们修建的痕迹已经看不见了,可是二塘大桥看得见,那个大桥就是当初民工修的,毕节民工修大桥的时候没有安全保证,当时修桥的时候发生坍塌,有八个民工被压死,现在二塘大桥还在。”

王如柏在采访中介绍了大桥建设时坍塌后的情形。当天大队干部找到他,带着他去汪家寨找特区政府。当时特区政府的副区长向他反映,今天桥塌了,压死了八个民工。最终,毕节大队民工只能拿到三百块钱的安置费,这也说明在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劳动者所面临的困境和艰难。

他的话语传达出了他对那些曾经奋斗于铁路、公路和大桥一线的勤劳人民的深切敬意。他们没有任何保障和资源,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建设出了包括二塘大桥在内的六盘水基础设施。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和发展,让中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王如柏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谱写了一曲劳动者力量的颂歌。

回忆记录:让奋斗的历史不被遗忘

王如柏参与支援三线建设是和其他二十万民工一起投身于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名劳动者,他没有想过退缩或放弃,只想着和同事们一起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在三线建设这个巨大的工程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挥洒汗水,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三线建设者的经历和故事是中国劳动者奋斗史上的重要篇章。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视劳动者的贡献,让这份精神遗产在时代的长河中传承下去。

王如柏提及这群和他一起奋斗的劳动者时,不禁潸然泪下。“我们牺牲这么多人没有一个当烈士,在我出的《三线记忆》这本书中就记录下来了。其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件。当初我们带领二万一千民工修铁路,八千民工修公路,大部分都在六盘水就业。现在这些人看到我写的这本书都掉泪。”

对于为何要写这本书,王如柏表示,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是由两部分人创造的。一部分是外来的十万大军来开发的三线建设,另一部分则是毕节地区、安顺地区、兴义地区三个地区的二十万民工的丰功伟绩。然而,在三线建设博物馆中,对于外来的十万大军写得比较翔实,而对于当地二十万劳动大军的贡献基本没有记载。

这种失衡的记载,可能是由于历史资料不足造成的。因此,王如柏认为,写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弥补这个历史上的缺憾,重新唤醒人们对当地二十万劳动大军的记忆和认识。

王如柏的书记录了三线建设的历史,重现了当时劳动者艰苦生活和努力奋斗的场景。它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对当时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通过透彻的记载,王如柏希望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尊重劳动者的努力和奉献。他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励新时代的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深刻地阐述了写这本书的意义:“我们八个人,老红军领导(周树芬)七个县级干部来这里支援铁路建设、公路建设。三线博物馆起好(建成)后,我们感觉到没有这二十万大军的事情。我们就到处呼吁。可是,我们八个人就死了七个,就剩下我一个,如果我不写,那这二十万大军丰功伟绩就没有人写了,所以我写这本书(《三线记忆》)的目的就是让牺牲者含笑九泉,让伤残者慰藉余生,让健在者分享一份荣誉,让后来者有史缅怀。”

三线建设工程给中国带来了伟大的成就,突破了经济的限制和地域的约束,但大批民工在工作中受伤甚至牺牲,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回报却微薄。王如柏提及这件事时有些愤慨:“我们当地牺牲的一百三十多个民工中没有一个被当成烈士对待,三百多个伤残者一个都没得到抚恤。”

在写书记录的过程中,他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工作。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决心,将精神注入书中,记录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说:“我已经到96岁了,我再不写身体就更不好了,我再不写就没有人写了,没有人写的话,后人就没有人知道这段历史。”“所以我晚年就做了这件事,我是1981年到市政府工作的,市政府大楼刚刚建成我就被调进来工作,当时政府办公室有八个人,三个主任(我是其中一个),五个科长。等到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建成后,我们这八个人有七个人已经不在了,所以文章都是我一个人写的,我不写也就没人写了。”

王如柏认为,写书是他的责任和义务,是他对后人的一种回馈和承诺。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仍然坚持写作,将三线建设这段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后人。

王如柏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出了当代劳动者坚韧的品质。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份精神遗产,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的精神能够给予新时代青年指引,促使新时代青年勇攀高峰。

在他的文章《毕节地区二万一千名民工支援水城铁路建设,以血肉之躯铸就的一段光辉历史》发表后不久,毕节市委书记做出批示,请报社转达,向王如柏老人问好,并将史料转给六盘水市。2022年9月1日,王如柏等四位老同志向市委李刚书记呈送关于抢救三线建设史、重修三线建设志、扩充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报告,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刚做出了批示,让人们重新审视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重新评估和赞扬那些在三线建设过程中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这表明王如柏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他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让我们铭记这些勇敢、坚韧的劳动者。

图片4.png

2008年春节五个子女欢聚北京

家人支持:全家的三线情怀

“我这一家人都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这一家人都是这样的,其中就有一篇讲一家人的三线情怀,我们走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王如柏这样谈起家人对于三线建设的支持。

“我们是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是不怕苦、不怕累的,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现在想起来,那段艰苦的时光也是一种美好的经历。大哥王朝品为了革命理想,在沾益与我分别后不知所踪,四弟王朝相曾担任毕节地区粮食局政工科长。”那段时间,他们一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着,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难题,他们坚持不懈,为了国家的未来无私奉献着。

作为一个家庭,他们可以互相支持并共同发挥自己的作用,面对挑战和困境,他们一直秉持强烈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国家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王如柏的家庭精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信仰,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一路艰难险阻不少,没有家人的共同努力,很难克服挫折。幸运的是,王如柏一家齐心奋斗,凝聚力量,没有异心,也没有任何犹豫,共同努力,他们对三线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如柏回忆起最初的场景时有些动容:“我是带着大姑娘、二姑娘来的六盘水,当时大姑娘16岁,二姑娘14岁,当时六盘水没有商业往来,水城特区办了商业学校。当时两个姑娘都要上山下乡。”

如今,王如柏的孩子和家庭成员分散在各地,他的5个子女都不在身边。他说:“老大出家了,追求佛教。老二出国了,有一个女儿在加拿大,老三进京了,老四在省里,老五在川。”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纵然分散在各地,他们的从小形成的价值观仍贯穿着他们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

王如柏说:“我子女多,儿孙满堂,实际上我是孤独一人在这里。”虽然孩子们偶尔和他打电话,陪他聊天,但陪他更久的是《三线记忆》这本书,在写书的时候他每天翻阅大量资料,一遍遍修改写在纸上的语句,将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在纸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都能够表现出他在三线建设中的艰辛。在书写成后,他又通过不断阅读这本书来消磨时间,因为三线建设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事业,所以回忆里即使有些苦涩,但苦中也有甜,那是充实生活的甜,那是看到三线工程建设完成的甜,那是知道自己拼搏的成果惠及了无数人的甜。

“走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你们的到来使我感到很高兴,我今天跟你们抄了两首诗,这两首诗是写给青年人的。”

图片3.png

赠青年二首

(一)

大好河山处处关,春华总是伴春寒。

闪光事业拼肠断,醒世文章磨砚穿。

山上灵芝生绝顶,海中明月出波澜。

青年作得艰难赋,一路高峰任尔攀。

(二)

诗是精神字是魂,仰天高唱励华龄。

扬帆应爱千重浪,展翅何愁万里云。

自古鹏程多曲折,百年事业有升沉。

青春不计耕耘苦,待到秋来实满盈。

图片5.png

“有高尚的情操、高尚的品德,人就不穷”,王如柏这样谈及对青年的寄语。他用一生的经历证明了人需要有良好的品德、积极向上的劲头、坚韧的品质,要“不计耕耘苦”,坚持奋斗,最终收获“秋来实满盈”的成就。

王如柏坚持耕耘,从“放牛娃”到名气不小的专业人士,他以实干为要,一生都在为三线建设奉献。学习他,成为和他一样坚持不懈奋斗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2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