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传媒

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的应用和发展对策

2022年11月27日 00:00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方便了人民群众获取丰富的资讯。现概述科普中国e站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以及其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应用的意义,就广东省惠州市科普中国e站的建设情况展开分析,指出当前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运用科普中国e站实现群众文化科学普及的建议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科普中国e站应运而生。精准推送科学文化普及服务,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关于科普中国e站的发展状况

(一)科普中国e站

科普中国e站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促进传统科普宣传方式与新兴媒体结合而打造的新型科普信息化阵地。科普中国e站是原有科普活动信息化的升级版,依托已有的网络、阅读终端、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基于科普中国服务云、科普中国App等移动端应用软件,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是实现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的新阵地。凡具有“五有”(有网络、有人员、有场所、有活动、有终端)基础并开展下载使用科普中国内容资源、科普中国移动端传播、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等工作的机构,均可向县级科协申报建设科普中国e站。科普中国e站坚持以科普中国落地应用为核心,主要职责是发展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下载使用科普中国内容资源,开展推广科普中国移动端传播,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等。《科普中国e站建设管理办法》指出,推进科普中国e站的建设是为了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阵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地开展科普服务。

(二)科普中国e站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度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科普中国e站共37537个,其中乡村e站13647个,社区e站16590个,校园e站7309个。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18年至2020年建设“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奖补单位共316个。其中,2018年建设“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奖补单位116个,2019年建设“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奖补单位107个,2020年建设“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奖补单位93个。按照科普e站建设类型划分,科普教育基地107个、科普示范社区7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84个、科学教育特色学校53个。按照科普e站建设地区分布划分,广东省汕头市26个、肇庆市26个、阳江市25个、韶关市23个、湛江市20个、茂名市20个、河源市20个、揭阳市20个、惠州市17个、深圳市17个、江门市14个、东莞市12个、潮州市11个、佛山市10个、梅州市10个、云浮市10个、清远市9个、中山市9个、广州市8个、珠海市8个、汕尾市3个。

广东省惠州市2018年至2020年建设“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奖补单位17个。按照科普e站建设类型划分,科普教育基地6个、科普示范社区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5个、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个。按照科普e站建设地区分布划分,惠州市惠城区11个,博罗县3个,龙门县2个,惠东县1个。惠州市惠城区科普e站建设数量较多,博罗县、龙门县和惠东县科普e站建设相对较少,市区与县城间的科普e站建设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20年,惠州市惠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在本地区首批自主试点建设8个“科普e站”,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科学普及。2021年,惠州市惠阳区继续加大“科普e站”建设力度,积极发挥科普助力本地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作用,在全区镇(街道)及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基层单位择优选点,继续建设了12个“科普e站”,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惠州市惠阳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教育普及中应用的意义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优秀组织单位予以表扬的通知,截至2021年12月,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人数超过850万,科普内容分享传播量累计达8.4亿余次,有效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普中国e站是新型科普信息化阵地,可以有效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以及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乡村“科普e站”可以因地制宜地将乡村相关的通知信息、活动动态、规划建设、政务办理、村务公开、办事指南等服务纳入其中,方便村民及时了解村务信息动态,办理有关业务等,让前来办事的村民在等待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科普e站”触摸操作,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科普知识,做到等待与学习两不误,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科普盛宴,不断满足新时代下公众对科普的新需求。以点带面,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创新,实现科普服务精准推送,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普资源深入基层,提高基层群众科普能力,让更多基层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可以享受到优质科普资源,从而整体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

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存在的不足

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的应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共建共享力度不够。科普中国e站建设总体上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地市级科学技术协会建设和管理、县级科学技术协会使用和管理,围绕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题,逐步完善顶层设计、工作方案以及管理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科普信息化建设仅仅依靠科学技术协会,其组织建设的供给资源和力量有限,共建共享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普及覆盖范围不广。科普中国e站建设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层基础薄弱,科普信息化水平不高,基层科普信息化终端建设数量偏少,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受众人数不多,覆盖面不广,发挥科普效能不够充分等问题,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人才队伍数量不多。科普中国e站建设缺乏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稳定的科普创作人才队伍。部分站点没有配备专职的科普e站管理人员,后续管理维护缺位,科普e站的长效机制未能得到落实。四是原创优质内容偏少。科普e站优质原创性内容偏少,部分网站科普栏目的内容大部分是转载的,部分地区科普e站多媒体一体机上的内容没有定期更新,科普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

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的建议和对策

(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依托社会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信息化建设,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享。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科普事业。各级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科学共同体、社会团体等主体的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积极推进科普中国e站建设工作,按照“五有”(有场所、有终端、有网络、有活动、有人员)的标准及科普中国e站“统一标识”的要求,通过整合基层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学校科技活动室,在多个社区、学校、乡村试点建设科普中国e站。科普中国e站积极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使得人民群众不仅可以在阅读(浏览)终端屏前触摸操作,查阅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关注科普中国e站试点单位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实现多人使用、同时浏览,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资讯。充分整合科学文化科普资源,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现代信息化传播渠道与科普画廊、图书室、科技馆、宣传栏等传统设施渠道的深度融合,围绕公众关切的前沿科技、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应急避险、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热点和焦点问题,以视频、挂图、海报、图书、科普宣传用品等多种形式呈现“科普中国”等优质科普内容,并全面嵌入科普中国网接口,方便广大群众随时下载注册,加入科普中国用户群体,将“科普中国”中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服务社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普中国信息员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提升本地区科学文化普及队伍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基层科学文化普及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科学普及工作,形成全社会科普的良好氛围。一是推进科普志愿者注册,让更多的市民群众注册成为科普信息员。积极宣传推广“科普中国”App,开展科普信息员、科普志愿者注册认证工作。通过加大队伍建设力量,推动科普中国e站和手机移动端的点面结合,扩大传播面,促进“科普中国”优质科学文化资源在社区、学校、乡村的融入,以全新的传播平台实现科普文化便民、惠民、益民服务。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完善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活动,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能力、服务能力、专业水平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制定合理的人员考核激励机制,实现人才管理的合理化。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2021—2035年)》,完善表彰奖励机制,按照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本地区科学文化普及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四)强化科普内容建设

群众文化内容是科普传播的核心。面对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同需要,围绕当前社会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不同类别受众的科普文化需求,加大对群众科普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发挥在科普文化内容创作方面的优势,综合运用图文、动漫、音频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普落地路径创新发展,体现地域科普特色。例如,广州市越秀区科普中国e站在展示“科普中国”、岭南科普网海量优质科普资源的同时,加入了全国各地科协授权的科普挂图资源、科普视频资源、各类报纸等,聚焦时事热点、生活实际,及时精准推送电子科学文化信息资源,定期更新科学文化信息、科普宣传栏,有效地增强了市民群众科学文化普及服务的获得感。此外,还可根据试点社区、学校特色,在科普中国e站和手机客户端开通个性化原创频道,将本地区的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办事流程、服务清单、群众科学文化活动等内容上传,方便群众查阅办事、了解和参与科学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科普的精准服务水平。例如,惠州市惠阳区霞角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科普e站”,因地制宜地将该村相关的通知信息、活动动态、规划建设、政务办理、村务公开等服务纳入其中,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了解村务信息动态,办理有关业务等。

科普中国e站是新型科普信息化阵地,可以有效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科普中国e站的精细分类、精准推送功能,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提升群众科学素质。“科普e站”定向、精准地将科普文化信息资源传播给目标受众,强化了科普文化信息在社区、农村、学校等地的应用,打通了基层科普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普工作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人民群众,惠及民生,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加强科普中国e站规范管理的通知[EB/0L].(2018-08-16)[2022-10-01].https://www.cast.org.cn/art/2018/8/16/art_459_38078.html.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2017年度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0L].(2018-07-01)[2022-10-01].https://www.cast.org.cn/art/2018/7/1/art_97_317.html.

[3]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协关于公布2017—2018年度科普信息化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粤科协普〔2017〕36号)[EB/0L].(2017-11-27)[2022-10-01].https://www.gdsta.cn/tzgg/content_20501.

[4]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协关于公布2019年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和“科普中国”e站建设奖补单位名单的通知(粤科协普〔2019〕20号)[EB/0L].(2019-04-01)[2022-10-01].https://www.gdsta.cn/tzgg/content_24189.

[5]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协关于公布2020年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和“科普中国”e站建设奖补单位名单的通知(粤科协普〔2020〕4号)[EB/0L].(2020-03-25)[2022-10-01].https://www.gdsta.cn/tzgg/content_27119.

[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优秀组织单位予以表扬的通知[EB/0L].(2022-02-25)[2022-10-01].https://www.cast.org.cn/art/2022/2/25/art_459_179739.html.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EB/0L].(2021-06-03)[2022-10-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1127/22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