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民俗非遗

鲜为人知的朔州面高喜唠

2023年10月19日 00:00

1693277429455936.jpg

朔州市的平鲁区为县改区,东面有个乡原来叫下面高公社,纵贯南北的马营河把这个公社分成两大区域——河西区和河东区。河西区煤炭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4亿多吨,煤炭工业现仍然是全乡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河东区地广人少,荒山草坡面积大,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优势。

20世纪80年代,我和当时的县委书记王旭群同志在下面高村下乡,王书记工作忙,在村常驻的只有我。下面高村的一位老者引起我的注意,他住在下面高村的寺儿沟。我在吃派饭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就是下面高的阎三老先生。阎三老先生当时已经快70岁了,身体不是很好。他年轻的时候会“喜唠”,经常在下面高周边村庄活动。和他接触几次后,我看到老人身体仍然健康,思维仍然敏捷,能够把“喜唠”传给年轻人。于是和县文化馆联系派人整理“喜唠”这一频于失传的艺术。紧接着村子里组织了文艺宣传队,大家自己制作道具,阎三老先生手把手地教。村子里的文艺宣传队还在县城演出了“面高喜唠”。

面高喜唠3.jpg

“面高喜唠”的艺术特征,首先是制作精美的道具。道具由扇鼓和鼓键两部分构成。扇鼓,又称太平鼓,由于下面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一种各民族交融的独特地域文化,它们是北方各民族融合产生的艺术结晶。扇鼓是中国北方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古老的音乐文化。扇鼓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舞蹈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良好愿望。扇鼓起源于汉代,是由乞讨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为演变而来的,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自娱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明清两代遍及城乡各阶层,明未清初流传到朔州一带,主要分布在朔州周边的村子,各自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在过去的岁月里每逢新春佳节作为乡民辟邪祈福以及农耕之际的自娱自乐活动,民众手持羊皮圆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热闹非凡,它因迎春迎喜迎太平得名,寓意“太平盛世,歌舞升平”,是下面高地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另外一种道具鼓键,则是用有弹性的竹片制作而成,长约45-50厘米,宽2厘米左右,尾端系上红色彩穗。扇鼓轻巧美观,构造简单,不像一般大鼓那样鼓突双面结构繁复笨重。制作时先用宽2厘米,厚0.5厘米的铁制成圆环,直径大约为35-40厘米,再用轻薄的羊皮蒙在鼓的一面。下面高养羊众多,盛产羊皮,对羊皮的制作有极为精湛的工艺,优质的羊皮薄如纸白如雪,但坚韧耐用,与牛皮大鼓凝重的鼓声相比,羊皮鼓声清脆洪亮,因此“面高喜唠”又称为羊皮鼓;钳上长把,约30公分,鼓柄上嵌有连环,环尾坠五彩丝穗,制作扇鼓时要让鼓圈与鼓柄在重量上保持一致,舞动时才可以保持平衡。鼓面涂上多种颜色的水彩式广告色,使鼓音变的清脆,另一面蒙上纱绢,或绘画,或刺绣,使图案更加美观好看。

1693277506277893.jpg

“面高喜唠”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是它旋律独特的曲调。“面高喜唠”以民间流行的“莲花落”作为主调,然后揉进时代的音乐民歌小曲,这样既有主曲调,又不显得单一,还富有新意,使得“面高喜唠”在曲调上经得起历史的磨炼,做到永无过时之感。主要曲牌有“莲花落”“放风筝”“画扇面”“鼓子腔”等。“面高喜唠”流传至今,定型的曲牌并不多,也不是特别严谨,但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日后一代人或几代人才能逐渐完善。就如今的“面高喜唠”而言,它的灵活性是它与其他曲种不同的一个特点,它的曲调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够满足众多音乐素材的融人,广集精华,博览群艺。

变化多样的鼓点是“面高喜唠”的第三个艺术特征。“面高喜唠”是单手击鼓,左手持鼓,右手握锤,因此对鼓点的变化产生了局限性,不易打出花点和碎点的效果,但设计者将鼓键用有弹性的薄竹制成,就像“扬琴键子”一样,这样就会产生一击出多点的效果,发出“嘟儿”音,它们构成了“面高喜唠”变化多样的鼓点,是扇鼓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间艺术是各民族的祖先们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一本“百科全书”,它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价值和作用。“面高喜唠”植根于民间,服务于人民,是老一辈文化艺术工作者精心创作、传承、挖掘、整理的成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地方艺术特色。它与民间独特的旋律相伴,亦歌亦舞,形成了地方色彩浓郁,集说唱、击鼓、舞蹈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较深的文化艺术价值。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2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