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传媒

图书编前审读工作探析

2022年05月30日 00:00

长期以来,审读一直是图书整体质量的保障。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认为编前审读整体上应侧重于政治立场、舆论导向、逻辑结构以及写作体例。同时,对编前审读的人选也需要多加考量。因为文字编辑大多局限于工作经验与修改范围,不适合在前期整体把关图书,而策划编辑、责任编辑、社内专家与外聘专家能就书稿内容、出版协调、专业内容等方面给出建议,审读效果更佳。实践证明,重视与推进编前审读有利于提高图书质量,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

编前审读就是编辑在稿件加工前对书稿做出客观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从而决定书稿是退稿,还是进入编辑加工或退改环节。编前审读犹如一把“筛子”,可以筛除那些质量差、达不到出版要求的稿件。在当今图书作者层次不同、图书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图书编前审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恰恰是目前很多出版社忽略的一个环节。以下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编辑加工、复审和终审工作的实际,谈谈对编前审读的粗浅看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图书编前审读的重要意义

在出版工作中,编前审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保障出版物质量的重要一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编前审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

编前审读具有贯彻党的出版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是连接党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图书出版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把控和舆论导向作用,只有正确把控图书的思想,了解图书的内容,才能在政治层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读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而依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出版工作。不同类型的图书虽然内容不同,所承担的功能也不同,但是都必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从不同的角度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编前审读可以进一步确保图书内容是否符合标准与要求。

有利于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

图书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作者的个人学养和写作水平,而编辑的审读和加工对书稿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一些没有写作经验的作者,更需要编辑的指导。这部分作者也乐于接受编辑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一方面书稿达到了出版要求,另一方面作者也在反复修改中提高了写作水平,同时编辑也可以从中学习编辑业务知识,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有利于保持与作者之间的良好沟通

编辑收到稿件后,如果不是急稿,就会被积压,等过一段时间开始编辑加工时,如果发现书稿不符合出版要求,这时退稿就比较困难,即使不退稿,要求作者大幅修改也需要花费较大的功夫和较多的时间,这就远远超过合同签订的出版时间,作者往往会心存怨气,甚至诉诸法律。但是如果在作者交稿后,编辑能及时发现书稿的问题,确定稿件的去留,并明确告诉作者稿件不符合相关出版要求,待作者修改好后再重新约定出版时间,这样编辑工作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还能维持与作者的良好关系。

进一步节省成本与积蓄实力,有助于出版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书稿的统一和清晰,有的书稿是先发排,同时也就开始产生费用了。但是编辑加工后再退稿,作者是不会承担这部分费用的。如果是在编辑加工后发现问题,需要做出较大调整,作者往往会重新提交一份(或部分章节)新的文件,这样容易造成排版工作和编辑工作的重复。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编辑,做好编前审读尤为重要,这样不至于在编辑加工后再出现退稿的情况。

图书编前审读的重点

图书编前审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读人员的把关,决定稿件的取舍,提高稿件的质量,让那些导向正确、内容健康、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的图书面世,防止有害或低劣的作品出版,从而对社会文化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而图书编前审读是前期对图书进行筛查,确保图书选题质量、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但是编前审读不同于印前审读、编辑加工及复审、终审,其应该有所侧重。

审书稿的政治立场和舆论导向

对图书的政治立场、舆论导向进行审读至关重要,这是图书出版的原则和底线,更是编前审读过程中应该重点考查的内容。如负面与富有煽动性的内容是不符合出版原则与国家规定的,其在社会上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对图书的政治内容审读重视起来,要与党和国家站在一起,加强对图书政治方面的审查,确保为人民大众呈现正能量的图书信息,让人们汲取图书中的“营养”,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个人修养与内在品质。例如,笔者在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进行编前审读时,认为书稿的第三章与第四章均涉及政体、国体甚至国教,且其提法与当前所倡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致,不宜出版。经与作者沟通,最终作退稿处理。

审书稿的逻辑结构

审读人员需从全局出发,认真考究图书选题和结构的合理性,确保图书选题质量、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翻开书稿,首先要浏览目录。目录是指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从中基本可以了解图书的写作结构,了解其是否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在翻阅书稿的时候,要重点浏览章节下的小标题,查看是否存在文不对题的情况。在对《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一书的编前审读中,出具了如下审读和修改意见:第三章第一节“二、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内容却主要讲述的是目的意义和内涵,文不对题;第二节内容单薄;第三节是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特征,其对于特征的分析缺乏逻辑性,建议一、二、三节合并;第四节内容单薄,需要充实。第四章结构混乱,可按以下结构重新组织(略)。在对《县域电商与农贸经济》一书进行审读时,发现该书结构较混乱,有些任务内容杂糅,整篇没有小标题,且部分任务内容前后重复,文不对题,提出如下建议:根据内容,将任务一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项目二任务四“三、存在的问题”不能完整概括该部分内容,建议改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任务三标题“县域电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不够全面,建议改为“县域电商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任务四部分内容与标题无关,建议删除;项目五任务四“四、开展农产品电商的建议”与本项目任务一“三、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趋势”内容重复,且重复篇幅较大,建议删除;项目六任务二“农资电商的优势和难点”不能准确概括本任务内容,建议标题改为“农资电商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且部分案例比较陈旧,建议使用行业最新信息。

审书稿的写作体例

审读人员在浏览书稿时,重点对书稿的写作体例进行审查,因为写作体例事关全局,必须在编辑加工前大致统一。在对《健美操》进行审读时,发现书稿的写作体例存在较大问题,如各小节的编写体例不统一,“本内容的目的、意义及创编原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的缺创编原理,有的缺重难点;“本模块所适配的音乐介绍”,缺音乐或歌曲的名称、时长和二维码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修改意见:第四、五、六节请参照前三节按照统一的体例编写。这样作者在修改时便有了参照,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在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研究》进行编前审读时主要提出以下建议:①书稿的篇章结构区分欠合理,建议删除“第*部分”,以“开篇、上篇、下篇、结语”编排全书体例;各篇标题过于冗长,且显得多余,建议删除;单列第三部分内容比较单薄,且部分章节标题与篇名重复,建议并入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的二级标题是具体的措施,建议作降级处理,不列入目录。②书稿的内容摘要不够精练,建议修改后放在封面勒口。另外要求作者补充前言,交代本书的写作背景、写作特色、写作框架和主要内容。③书稿中大量表格未在文中对应位置标明,且表格排入的位置不准确;表格的单位不规范,建议在文中标明所有表格出处,做到文表对应。④部分内容重复,如香港的大学的国际排名,在P98和P113完全重复,建议重新整合。

图书编前审读的人员

图书编前审读工作作为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重视。担任编前审读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资历,尤其是实行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制度的出版社,更应该安排合适的人员进行编前审读。文字编辑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往往是直接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大多会局限于对文字的修改,对书稿内容不能准确把握,到复审、终审发现时,再退给作者修改。这为出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是浪费了责编的前期工作,二是作者修改后没有复审、终审把关,三是校对没有相对固定的原稿作为依据。结合目前出版社的岗位设置情况,编前审读可以由以下人员担任。

策划编辑

策划编辑一般都有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并且与作者比较熟悉,能大胆指出书稿的问题,作出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的判断,对于达不到出版要求且无修改价值的书稿可以及时作出退稿处理。如《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书稿,其内容都是网上各物流公司案例的罗列,缺乏理论基础,最终作退稿处理。对于一些能修改或有调整可能的书稿,可以返回给作者修改,这样就可以在前期调整好书稿的总体结构,避免责任编辑审校后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从而浪费人力与物力。前述《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就是在策划编辑进行审读及时发现书稿内容存在的问题,返回给作者反复修改后,才进入三审流程。这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图书的内容质量。

责任编辑

有一定编辑工作经验的责任编辑在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前,会先对全书进行浏览审读,这也可以为接下来的编辑加工扫除障碍。作者按照审读意见修改稿件后,如果书稿的结构合理、体例统一、图(文)表对应、内容严谨,那么接下来的责编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心灵成长手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责任编辑在进行编前审读时发现书稿结构和体例都存在较大问题:个别章节内容抽象,没有很好地结合大学生心理这一主线写作,如第五章是关于大学生健康人格,但是绝大部分内容都在介绍人格的理论,只有极少一部分内容与大学生有关,且这些内容又分别在其他章节有所涉及,故建议删除第五章。又如第七章结构安排欠合理,建议第一节至第三节合并为“压力的概念、影响及应对”,将第四节调整为第二节。书稿中还设置了“案例导入”“故事导入”“成长故事”“成长案例”“心理故事”“心理学堂”等板块,各板块材料有的有标题,有的无标题,所以建议各板块要相对统一。此外,书稿在“心理训练营”中安排了“心理电影”,其内容为某部电影的介绍,大部分与心理健康关系不大,建议删除该板块。书稿退回作者修改后最终达到出版要求,再进行三审流程。

在对《大学生人文素养》进行编前审读时,责任编辑初审时发现该书项目结构编排不合理,将“政治素养”编排在后面,这与我国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地位不相符合;遵纪守法是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应该排在前面,建议前面三个项目按“政治”“法律”“道德”重新编排。编前审读为后续的编辑加工工作扫清了障碍,确保各环节工作的有效性,从而保证了图书质量。

有些书稿由于作者交稿比较晚,编辑收到书稿后便直接进行编辑加工,看似缩短了流程,节约了时间和成本,结果“欲速则不达”,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社内专家

可邀约资历较深的编辑进行审读,他们工作经验丰富,对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新编辑也可从中学习经验与技巧,实现“以老带新”,从而使出版社的审读工作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实践表明,这种办法是积极有效的,可确保图书质量符合检查标准,大幅度提升检查合格率。但是目前这方面比较薄弱,因为出版社实行的是企业管理模式,专业技术岗位(含编辑和校对)基本是按劳计酬,包括编辑加工、复审、终审等工作量报酬和利润计提。一些出版社既没有专职的编前审读人员,对于编前审读工作也没有明确的工作量核算方案,因此,也就省略了编前审读这一环节。

外聘专家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书稿,可以请社外专家进行审读。外聘的专家了解该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前沿,可以对书稿出版价值给出专业意见,并及时发现反科学或伪科学的内容,避免图书出版后被学界批驳,从而影响出版社的形象。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出版社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可考虑聘请社外专家进行审读,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客家研究文丛”中的《客家方言》,涉及音韵学,专业性极强,而出版社没有这方面的编辑人员,就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家进行审读,判断书稿的出版价值,看书稿是否达到出版要求等。

综上所述,图书的编前审读工作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图书质量,出版社应当提高对编前审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发展目标、审读要求、读者兴趣制订与落实各项提升审读水平的措施,确保审读工作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巧巧.浅谈如何做好图书的编前审读工作[J].科技传播,2020,12(05):65-67.

[2]贺丽.对图书的编前审读工作的几点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4(11):136-137.

[3]周约三.漫谈图书的审读工作[J].出版工作,1990(08):105-106.

[4]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2020年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0530/20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