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智慧中国 全景中国

东北老工业基地铁西区的蝶变与新生

2025年11月10日 15:10

初冬,辽宁沈阳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内,大量年轻人到此“打卡”,他们在一家家特色店铺中穿梭,购买心仪好物,拍照留念。

脚下是起重机行车梁,身旁的钢铁装饰是车间通风管道……走在创意园内,参观者可直观感受到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工业遗址原貌。

1905文化创意园前身是沈阳重型集团下属二金工车间的一部分,始建于1937年。沈重集团整体搬迁后,这里一度闲置,在2012年被重启为现代化文创园区。

从辉煌到沉寂、再到蝶变新生的过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市铁西区的一个发展缩影。

这是位于沈阳的1905文化创意园。新华社记者刘力航 摄

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台50万伏超高压变压器、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铁西区曾诞生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里也曾受国企“冗员、债务、企业办社会”等问题制约。

面对艰难困苦,铁西区以自己的“解题方案”打响改革攻坚战,挺起工业脊梁,在转型振兴中走向新的蝶变。尤其是近年来,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城人融合等,铁西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以作风转变、机制创新优化发展“软环境”。“以前怕和政府打交道,小事难办;现在再小的诉求都能得到快速响应”,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绪清的感慨,道出了铁西区营商环境的巨变。

铁西区通过量化考核、优化方式、强化结果运用等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记者采访了解到,铁西区推动干部“下沉一线”,选派干部与企业“结对子”,变“被动等”为“主动帮”;同时全力打造高效服务平台,中德园内的“一条龙”便企服务,实现了“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

——既守正又创新,锚定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在铁西区,沈鼓集团、沈阳机床、北方重工等一批“老字号”企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磁悬浮应用产业基地内,精密磨削区的磨床正对飞轮转子进行粗磨、细磨、精磨的“三层精雕”。“我们的海外订单饱和,预计今年合同额可突破30亿元,是去年的5倍。”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宜凡说。

“铁西区一直坚持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说。

——打造更多优质城市场景“聚人气”,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近年来,铁西区打造出1905文化创意园等一批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交融的城市文旅地标,独具铁西韵味的文创产业集群日益壮大。

铁西区扎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精准谋划、统筹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断完善升级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越来越多人选择留在铁西。数据显示,目前铁西区常住人口已超过137万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面向‘十五五’,我们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社会发展。”郭忠孝说,铁西区将继续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奋勇争先。

原文地址:http://zhzg.cnhouji.com/html/2025/1110/201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