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稷网 > 后稷网 综合资讯
正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一场特殊的“华尔兹表演”吸引了不少嘉宾驻足。在特技驾驶员的精准操控下,数吨重的拖拉机前轮离地、后轮平衡行驶、绕桩转圈,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如同舞者般轻盈灵动。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河北区域销售主管李军说,能完成这套“高难度动作”不仅靠驾驶员的高超技术,更与发动机的“大心脏”、先进的液压控制系统与智能导航技术紧密相关。“在科技的加持下,农机不仅是田间地头的‘力量担当’,也能‘优雅转身’,实现智慧化、精准化作业。”
连日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正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本届农交会参展商近4000家,参展产品约2.5万种,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观展采购,也搭建了展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成就的平台。
观众在展会上参观智慧农业设施。新华社记者 刘惟真 摄
展区内,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100农业无人飞机十分吸睛。公司天津区域经销商刘喆介绍,这台无人机最大飞行半径达到2000米,支持喷洒、播撒、吊运等多种农林应用,具备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支持自主航线飞行和手动飞行。
“近年来,我们推出的无人机设备不断更新升级,载重与喷洒容量的上升使得单次作业面积增大、效率提高。此外,我们还融入了激光雷达、AI、AR等技术,让无人机在复杂作业场景下飞行更加平稳,降落、避障更加精准。”刘喆说。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展会上展出的T100农业无人飞机。新华社记者 刘惟真 摄
履带式、轮式等行走系统能够适应田间多种作业环境,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技术可使机器快速获取果蔬成熟度、采摘位置等信息……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已投入试点应用的采收机器人带到了现场。
“在现代化农业大棚里,机器能够辅助人们完成很多强度高、难度大的工作。”该公司技术人员李燊阳举例说,番茄喜湿热,大棚培育气温往往高达四五十摄氏度,这使得人们难以长时间在棚内劳作。在此情况下,机器可以代替人工实现24小时作业,大幅提高采收效率。
模拟人的大脑进行果蔬识别与选择性采收难度不小,需要投入大量数据进行“前期训练”。
“我们运用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技术,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算法,反复进行优化调试,引导机械手臂完成抓取、采摘等一系列任务,解决自然条件下果蔬选择性收获的复杂问题。”李燊阳说,公司目前已将设备投入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农业场景进行试点验证,计划在优化后进一步推广。
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展会上展出的采收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刘惟真 摄
近年来,我国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核心,突破了一批基础理论,育成了一批重大品种,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产学研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大面积落地应用。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重要着力点。”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说,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技术供给水平、推动技术落地应用、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智能装备,制定修订一批行业所需标准,推动建成一批智慧农业技术装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探索开展智慧农业认证工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史文明
原文地址:http://www.cnhouji.com/news/2025/1018/19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