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人文地理
在新时代下,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客观要求。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针对当前黄河文化数字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可以通过提炼黄河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转译;推进黄河文化多维度数字传播,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建立黄河文化多模态展示交互系统,提升受众体验等手段来赓续黄河文脉,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黄河文化雄浑壮阔,源远流长,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历程。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成为新的挑战。数字化时代给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数字化背景下,要想更好地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就必须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作用。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承黄河文化的价值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黄河文化有利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赓续黄河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只有深度发掘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领悟黄河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驱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领域。黄河文化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资产,在数字化时代下不仅应该被重视,还应被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下,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入黄河文化有利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而在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黄河文化的各种元素也可以给文化产品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中国的文化产品更加多元。
黄河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来看,黄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内涵满足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2023年联合国水大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黄河博物馆选送的艺术作品在联合国总部水大会系列活动中的主题摄影展与绘画展中展出。在这次展览中,黄河博物馆选送的摄影作品《黄河水车》入选了摄影展中的“过去”单元。黄河水车是黄河沿岸古老的灌溉工具,也是黄河兰州段特有的文化风景。黄河水车的应用解决了河岸高、水位低的问题,有力推动了黄河沿岸周边农业的发展。借助全球水博物馆联盟这一国际性平台,黄河水车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得以展现在全球人民面前,也使黄河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塑造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数字化时代下的信息爆炸使得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不再仅包括传统文化形式和传统文化载体,更多的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完成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在国际文化渗透加剧、多样文化并存的背景下,要想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就需要有更全面、更系统的传播方式。通过数字化途径传承黄河文化,更易于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实现黄河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带动下,数字化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全新的黄河文化传承形式,黄河文化传承已然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如今,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黄河文化,而且也能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对黄河文化的共同探索。
黄河文化在数字化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数字化时代,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传承成为主旋律。数字化技术可以将黄河文化传递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使全世界的人们都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当下,黄河文化在数字化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沉浸式数字博物馆带动黄河文化传承
沉浸式数字博物馆是一个互动性高、体验感强的展示平台,旨在通过多种数字手段为观众提供直观、鲜活、感性的文化体验。在黄河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沉浸式数字博物馆的作用不容忽视。例如,山西博物院以小程序的形式推出了“大河上下·民族根魂”的黄河文化展览。此展览以全新的角度审视黄河脉络,让观众能够在线上重走黄河之路。该展览分为“一河万里”“一河千年”“一河安澜”三个单元,从地质变化、文明发展、人民生活三个不同的角度讲述黄河故事,并阐释了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原因。该黄河文化展览的亮点在于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在线上重现黄河历史脉络,通过手绘的形式创作黄河水系地图、黄河文化遗址、黄河建筑等,以贴近观众生活的形式展示了黄河文化,讲述了黄河故事。
多感官交互装置艺术让黄河文化更加生动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多感官交互装置艺术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文化传承的方式。通过多感官交互装置艺术,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2022年《黄河文化大会》就充分运用了AR技术,实现了科技赋能,进一步强化了视觉互动效果。该节目利用AR技术营造沉浸式答题的氛围,并提炼黄河文化元素,通过多感官交互形式呈现出全景式的黄河画卷。《黄河文化大会》每一期节目都有来自全国的黄河文化爱好者进行四轮答题比拼,四轮答题环节均采用了AR技术,以现场空间化为基础,提炼黄河文化元素,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营造良好的氛围。
技术手段推动黄河文化教育普及
数字化技术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文化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手段,数字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率。在黄河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流媒体技术,通过在线课程,对黄河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传播。
新媒体平台促进了黄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以数字化技术传承黄河文化,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播。新媒体平台的受众众多,且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可以在一定情境中进行转换。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黄河文化的传播主体。此外,对黄河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有利于增强黄河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吸引力,构建多元化的传播矩阵。
黄河文化数字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黄河文化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数字化转化质量不高
在黄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过程中需要注重保留黄河文化内涵的深刻性,提升黄河文化数字化建设的质量。在黄河文化的数字化转化中,如果没有深刻挖掘、把握黄河文化的内涵,黄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例如,在对黄河文化进行数字化展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深入了解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与精神,将无法凸显黄河文化的独特性,受众也很难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此外,在对黄河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化的过程中,信息量不足、展示方式单一、互动性较低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黄河文化数字化转化的质量。
黄河文化数字化展示的交互设计不科学,受众体验不佳
黄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承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当前黄河文化数字化展示的交互设计不够科学,与受众的互动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受众的体验。比如,在对黄河文化进行数字化展示的过程中,制作方倾向于以静态形式展示黄河文化,如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黄河文化,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且受众与黄河文化数字化展示的交互程度不高,体验感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河文化的二次传播。
在对黄河文化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存在唯技术论的误区
在数字化传承过程中,很多文化工作者很容易走进唯技术论的误区,过分强调技术手段和数字化管理,容易使人忽视人文因素和文化特色的重要性。另外,对黄河文化数字化传承目标、传承策略等考虑不足,容易导致黄河文化数字化传承走进唯技术论的误区。例如,在黄河文化数字化传承中经常出现将数字技术的运用视为“万能钥匙”的现象,从而忽视了黄河文化传承中文化管理、传播、创新的重要性。此外,数字化传承在规划和目标设定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常常缺乏详细科学的战略规划,导致不同数字化传承项目的命名、设计、呈现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黄河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数字技术进行选择、整合和优化,以便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
数字化背景下传承黄河文化的创新路径
数字化技术在给黄河文化传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数字化背景下,要想实现对黄河文化的数字化转化,提高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受众体验,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提炼黄河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转译
黄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承需要对黄河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满足数字传播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提炼黄河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数字化转译。提炼黄河文化元素可以从社会、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入手。在社会方面,可以提取黄河文化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元素,如奋斗、团结、包容等;在历史方面,可以提取黄河文化中体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元素,如古代政治、经济等;在自然方面,可以提取黄河文化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元素,如滨水村落、古老桥梁、崇山峻岭等。
数字化转译是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换,以适应数字化传承的要求。在数字化转译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准转化,并充分考虑数字技术的选择和运用。如可以将黄河文化转换为数字化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创新黄河文化的数字表现形式,让黄河文化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推进黄河文化的多维度数字化传播,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数字化传播是数字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数字化媒体,可以将黄河文化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在数字化背景下,应通过多渠道实现对黄河文化的多维度数字化传播,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以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数字化传播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博、微信、哔哩哔哩等,将黄河文化多维度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在推进数字化传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结合内容和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首先,注重内容创新。内容是数字化传播的核心,在对黄河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其生动性、可互动性和可感知性,以吸引更多受众。例如,可以从文艺作品入手,打造黄河专属的IP。诗词《浪淘沙》《黄河行》、电影《大河奔流》《黄河飞渡》、音乐《黄河大合唱》《黄河万古流》等都是与黄河有关的文艺作品。在对黄河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建立黄河文化IP,深度挖掘黄河文化,通过旧作新说的方式讲述黄河故事,展现黄河文化背后的深刻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字时代将黄河文化更好地传递给大众,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
其次,注重形式创新。形式是数字化传播的载体,需要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数字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电子书等,可以根据受众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具体而言,可以在新媒体平台积极创设与黄河文化有关的话题,组织黄河文化线上活动,开展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创作竞赛,如“我与黄河的故事”“黄河文化在身边”等,激发受众传播黄河文化的积极性。
建立黄河文化多模态展示交互系统,提升受众体验
数字化展示是数字化传承的重要环节,数字化展示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受众的体验感。在数字化背景下,建立黄河文化多模态展示交互系统,可以提升受众体验,增强数字化传承的效果。
首先,注重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数字技术是数字化展示的重要手段。在数字化传承中,要注重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和整合,从而提升数字化展示的效果。例如,在数字化展示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借助VR、AR等技术,打造相应的场景,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其次,注重多元化的展示形式。数字化展示应该具备多样化的功能和展示方式,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数字化展示可以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受众更好地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最后,注重交互性和体验性。数字化展示应该注重交互性和体验性,例如在数字化展示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游戏元素,让受众参与其中,从而增强数字化传承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背景下创新黄河文化传承路径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数字化传承需要全面考虑传统文化元素和数字化手段,在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只有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黄河文化传承下去,才能让黄河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804/18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