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理论研究

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3年10月19日 0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两创”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乡村文化进行文化“两创”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天然优势。探究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以及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基于对文化“两创”和乡村振兴契合点的分析,研究探索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从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乡村,文化“两创”的繁荣亦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新引擎。文化“两创”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仅需要绿水青山,更需要文化的深厚积淀与滋养。围绕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和旅游融入乡村发展中,不仅要推动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更要加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努力让人们“富脑袋”“富口袋”,打造“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富民惠民乐民新业态,实现生活更富裕、人民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推动乡村文化的转化和创新,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激励、文化滋养以及技术与智力的支持,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利用的内容之一。

文化“两创”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文化是根,是一种长久的积淀,而乡村文化则是乡村民众智慧的结晶。乡村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乡村振兴需要有发展的“风向标”和力量的“凝聚枢”,推动乡村文化转化和创新,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激励、文化滋养以及技术与智力的支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把文化“两创”逐渐融入经济发展的各环节,因地制宜地对乡村文化进行开发,不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使乡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促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国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给依托乡村地方特色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农家乐、乡村民宿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同时,衍生出来的文化周边产品也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极大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乡村文创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为乡村开拓新的生产致富之路,助力村民致富增收,以特色经济为依托实现共同富裕。文化“两创”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思路和金点子,推动了乡村振兴。

文化“两创”是推动乡村人文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

乡村人文资源系统由衣、食、住、行、耕、读、传七个方面组成,它们反映着乡村的生产关系和精神风貌,同时也是乡村的生产形态和教育形态。文化“两创”有助于推进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的社会文明水平,让乡风民风更加美好,让人居环境更加美丽,让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丰富的道德滋养以及优质的文化条件。通过持续创新和改革促进乡村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乡村文化进行传化和创新,当地的乡村文化被重新唤醒,并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有力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修养和文化自信,促进了新时代乡风文明的建设。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进行乡村文化“两创”,能够激发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推动文化“两创”有利于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使其和现代社会相融合,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淳化民风的重大作用。 

文化“两创”是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润物无声”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乡村文化,它不仅能够调节社会关系,还能够激励人们勇于拼搏、踔厉奋发。为了更好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乡村吸引力,深入挖掘当地现有资源,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一系列文化项目,不断提升农村建设的整体品位。在我国广袤的乡村大地推动文化“两创”,能够持续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让乡村振兴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两创”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乡村的特质与精神,寄托着人们的情感与愿望,乡村承载着当地的民族风貌、社会风气和民众的心声,离开乡村谈“两创”会缺乏支撑。对于文化“两创”而言,乡村振兴是重大契机和难得的平台。因此,文化“两创”与乡村振兴是“魂”与“体”的结合,两者互为支持、相促相长,具体实践中必须结合起来、统筹兼顾,通过文化“两创”,让乡土不土,乡愁不愁,从而提升乡村软实力。

寻找乡村特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点

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要基于乡村文化资源,如民间艺术、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融合、提炼、再开发,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为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36个文化创意产业点缀其中,100余名陶瓷、绘画、服装等专业的大学生聚集于此,仅仅两年的时间,明月村就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如今,明月村的宣传语“明月村·理想村”更加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它已经变身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的典范。蒲江一开始便将文创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蒲江县政府积极鼓励村民参与到明月村的发展过程中。明月村作为西部文创中心的典范,具有独特的文创氛围,明月村有“陶艺手工艺”文创园区,旨在通过文创项目的开发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和谐统一。

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要素,让乡村文化产业焕发新活力

乡村文创产业发展以基层党组织引领为保障,优先保障乡村生态文明,以乡村文创产业提质升级为主要抓手,大力培养乡村优秀人才,让文创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使文化“两创”赋能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艺术介入、“美学”激活,结合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可以让乡村文化资源“活”起来,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州从化区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树立数字文化双向赋能理念,全面打造连接市、区、镇、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助推乡村文化资源服务基层,推动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从化区文化馆利用数字技术开发了场馆预约、线上报名、远程打卡以及信息发布等功能,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立体化的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模式。从化区政府充分挖掘人文从化的深厚内涵,打造从化特有的文化IP,为积极打造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凝聚磅礴伟力。

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文化“两创”是通过文化转化、创新发展、城乡互动的方式和路径,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科学技术、开发经验等,提高乡村村民收入及生活水平。我国乡村拥有丰富的土地、文化、劳动力、生态等要素资源禀赋,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乡土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导致乡村的发展受到阻碍。文化“两创”着重强度通过建设文明乡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乡村资源的有效利用。

文化“两创”通过转型升级,优化单一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短板。将新发展理念与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设计出一大批文创产品,加强乡村品牌建设,推动乡村产业集群协调发展。加速文创产品与原始乡村农业产品的有机结合,推动乡村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两创”与乡村振兴的结合能够打破以往乡村发展的桎梏,促进乡村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助推乡村治理体系的转变和文化领域机制的改革,培育新型文化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路径

文化“两创”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创造性转换,促进文化产业资源有效整合,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提现”,助推“文化软实力”的变现。通过实践将文化“两创”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根据乡村特色和功能布局,探究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从而实现文化“两创”的繁荣发展。在新赶考之路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两创”的赋能作用,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增强乡村发展动能,同时乡村振兴必须创新机制路径,用文化“两创”跑出新时代“加速度”,实现乡村振兴。

以文旅融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整合村居文化资源,倾力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弘扬村居文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乡村振兴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在秉持乡土性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推进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大力实施“文旅+”融合战略,使文旅业态和产业开发模式更具有特色性、多元性和兼容性。要着力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本土文旅融合品牌。相关部门要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创新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要注意产品和项目必须充分体现当地的乡土风情和地域特色,使本地旅游产业能够在市场上独树一帜,脱颖而出,站稳脚跟。一方面,要从政策层面持续加大对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资金扶持和土地等要素的保障,加强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乡村文旅产业人才。乡村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

以文化产业引领乡村经济新发展

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转化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找准发展定位,打造特色项目是文化产业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新时代乡村文化产业应充分融合本土特色,既要拓展乡村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又要保留原有的乡村温度。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也是推动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加大文化要素整合与产业耦合力度,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重点产业项目为载体,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谱写产业发展大文章。

各地文化特色不尽相同,需要结合各地的特色发展一大批文化产业。例如,手工业比较丰富的乡村可以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开发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结合科技和时尚元素,通过多渠道进行合作,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手工业发展。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要把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融入乡村生态聚落,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带动乡村建设。把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纳入村级党群活动中心日常工作,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数字化技术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搭建创意平台,促进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的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文化+数字”的发展形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立足于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乡村文化生产与传播搭建平台,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加快投入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乡村数字精品内容创作与品牌IP打造。从短视频爆火到乡村博主的出圈,信息技术催生了文化生产新方式,我们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文化“两创”的繁荣亦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要围绕乡村振兴,不断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和旅游融入乡村发展中。融合非遗传承、乡村故事、民俗体验等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节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演出活动来彰显乡村文化新活力、乡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生动展示了近年来群众文艺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呈现出乡村文明新气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开展“乡村云购物”“非遗手工艺品体验”等活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促进消费延伸,充分发挥非遗涵养乡风文明的重要作用,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乡村共同富裕。深入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和路线,树立乡村文旅消费风向标。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为着眼点,让乡村有演出、有集市、有展览、有风景、有人文、有休闲,让群众不用出远门,就能在厚重的乡土人文中感悟成长。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需要有效整合利用网络资源,抓好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书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通讯服务站点的建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成立信息化工作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为村民提供全面、高效的综合信息服务。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根脉,是一个地方独有的特殊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两创”与乡村振兴,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文化“两创”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明确出来,把乡村振兴作为推进文化“两创”的一个重要目的、重要方向。要聚焦留住“乡魂”、护住“乡根”、守住“乡愁”这三大关键词,努力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培育文明家风,营造良好乡风,弘扬淳朴民风,突出文化“两创”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在进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发扬奋斗精神,激发创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韩双霜.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J].艺术科技,2022,35(16):94-96.

[2]顿文昊,张东升.地方特色文创拓宽乡村振兴之路[J].人民论坛,2021(14):101-103.

[3]高宏存.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革新与思路突破[J].新华文摘,2023(07):111-115.

[4]舒坤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J].人民论坛,2022(03):123-125.

[5]陈燕霞.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以广东佛山为例[J].新西部,2020(Z7):116-118.

[6]张媛媛.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2(12):45-47.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1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