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民俗非遗

从两宋绘画看宋代“格物”

2023年09月27日 00:00

宋代山水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高峰。在宋代,理学思想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当时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的画家将理学中的“格物”理论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创作的作品具有时代特性与民族特征。现以宋代山水画《水图》、花鸟画《寒雀图》和人物风俗画《货郎图》为例,探究“格物”理论在宋画中的应用。

何谓“格物”

何谓“格物”?“格物”源自《礼记·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大学》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该书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表明修身在于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北宋时期的程颢与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代表了当时理学的主流。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南宋时期的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格物”的系统理论。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朱熹在沿用程颢与程颐思想的基础上,将“格物”中的“物”解释为“事”。这里的“事”不仅指事物,还包括事情,因此“物”的概念比较广泛。《朱子语类:卷十五》载,“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眼前凡所应接的都是物”。

综上所述,宋代的“格物”理论是指主体探究事物的原理,其核心在于穷尽事物的理。这一理论在绘画中有所体现。画家通过细致观察和严密分析,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精准的描摹。

资料梳理情况

根据作者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可知,宋代理学中的“格物致知”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课题。然而,关于“格物致知”理论对宋代山水画影响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

在国内专著方面,朱良志的《扁舟一叶:理学与画学研究》是第一部专门研究理学对画学影响的专著。该书提出,宋代理学中“格物致知”理论对宋代写实主义风格产生了影响,宋代画品和画论中都能体现出理学思想。钱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中的《理学与艺术》一文详细介绍了理学与宋代绘画艺术的关系,但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叶朗主编的《中国美学通史:宋金元卷》中阐述了朱熹的“远游精思”的艺术修养论。此外,还有吴功正的《宋代美学史》、童书业的《童书业说画》、陈传席的《中国绘画美学史》、姜广辉的《理学与中国文化》等著述都提及了相关内容,但都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在论文方面,有徐习文的《理学影响下的宋代绘画观念》、杨荣的《宋代画论中的理学观念》、高岭的《“真放本精微”的传神理论——苏轼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之一》、朱良志的《<林泉高致>与北宋理学关系考论》等。其中,徐习文的《理学影响下的宋代绘画观念》阐述了宋代理学中“画理”与“理”之间的联系,全面梳理了“格物”对宋代绘画理念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描述了理学对宋代山水、人物和花鸟画的影响。杨荣的《宋代画论中的理学观念》提出了理学观念对宋代画论的影响体现在隐性与显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理学观念在宋代画论中和作品中的表现,剖析了理学对宋代画论的价值意义。高岭的《“真放本精微”的传神理论——苏轼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之一》阐述了苏轼的传神理论,指出苏轼对“常理”的追求是对规律的追求,也就是对“理”的追求。朱良志的《<林泉高致>与北宋理学关系考论》详细论证了《林泉高致》中的“三远说”体现的理学精神。此外,张晶的《论宋代绘画美学中“韵”的范畴》、孙文忠的《浅谈山水画的写实性》、宗宏岗的《谈宋代绘画中的理学观念》等也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对宋代理学中的“格物致知”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

《水图》之“格物”

图片1.png

马远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其代表作《水图》共十二段,每段纵26.8厘米,横41.6厘米。

《水图》中除第一段因残缺半幅而无图名外,其余都有图名,如“层波叠浪”“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等。这十二段作品专门画水,尽显水态之妙。马远通过对水的观察描绘出水的不同形态,以颤抖的笔法描写浪涛的起落;以轻快流畅的笔法画出水波的跳动等,展现出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审美素养。《水图》具有“格物”精神,为中国山水画中“水”形象的创造开辟了新的道路。

《寒雀图》之“格物”

图片2.png

《寒雀图》是北宋画家崔白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纵25.5厘米,横101.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该画作描绘了枯木及九只麻雀飞动或栖止在树枝上的情景,九只麻雀依飞鸣动静之态散落树间,自然分成三组。构图巧妙,布局得当,在动与静之间既有分割又有联系。作者以干湿兼用的墨色、松动灵活的笔法绘麻雀及树干。

麻雀用笔干细,敷色清淡。崔白巧妙地捕捉到了麻雀的各种动作,描绘了麻雀向背、俯视、仰视等不同角度的姿态。除了麻雀的嘴和尾瓴等是用粗细不同的线勾出轮廓外,其他部位皆是根据麻雀的形体结构和毛羽的纹理组织来用笔。比如,他会用较重的笔触描绘麻雀的头部和身体背部的羽毛,用疏松清淡的笔调画出麻雀的腹部,再用淡墨轻色略加晕染。而树木枝干多用干墨皴擦晕染而成。这表现出崔白有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思维和“格物”精神。

崔白新创的花鸟画改变了流传百年的黄筌画派的一统格局,其特别注重对物象进行精细描摹,体现出了“格物”理念。《广川画跋》中提到,“崔白画蝉雀,近时为绝笔”。

《货郎图》之“格物”

图片3.png

李嵩的《货郎图》是一幅以人物风俗为题材的画作,纵25.5厘米,横70.4厘米。

这是一幅人物风俗画卷,描绘了货郎挑担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李嵩以白描手法进行细腻精致的描绘,落笔凝重,收笔沉稳有力,疏密、精粗均可游刃有余地展开,设色淡雅自然。

在这幅画作中,李嵩注重描绘人物的细节。例如,用颤笔描绘人物的衣纹,表现出下层妇孺身着布衣的特色,以及通过细劲的线描准确而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每个人物形象都十分生动,充满活力,具有真实感。李嵩还特别注重对货郎身旁的货物进行描绘,使用精细的画法将货物细致地呈现出来。通过李嵩细腻的笔触,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画面中货物的名称,如“黄醋”“牛马小儿”“便是山东米”等。这一方面显示出画作的写实性,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李嵩对生活细节的细致观察。

可以说,李嵩的《货郎图》展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观点。他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现在画作中。通过描绘货郎挑着杂货担在村庄卖货的场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总之,李嵩的《货郎图》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表现方式,展现了南宋时期农村生活的景象。这幅画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可以让后人更加了解当时的民俗风貌。

两宋绘画以注重写实和求理的特点闻名于世。郑午昌先生认为,“宋人善画,要以一‘理’字为主,是殆受理学之暗示”,其揭示了宋代绘画艺术的本质。

首先,宋代绘画注重写实。画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观察力将自然事物和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追求真实性,他们的作品几乎可以与真实的物象相媲美。不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宋代画家都力求以真实而细腻的手法进行创作。

其次,宋代绘画注重格法(构图法)。格法是画面结构规则和秩序,是绘画语言的基础。宋代画家注重空间布局和层次感的表现,追求画面整体结构与局部细节的协调一致,通过严谨的构图和布局创作出生动、真实的作品。

最后,宋代绘画追求“理”。画家们不仅关注事物的外在形象,还更注重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精神内涵。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揭示天地万物的规律。因此,宋代绘画作品不仅具有写实性,更反映出画家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宋代绘画注重写实、格法和思辨,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高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927/18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