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理论研究

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与政策——基于博白县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

2023年10月19日 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振兴的执政理念。现通过研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走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探索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乡村也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把握好这个“点”,是有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参与和村级基层组织的统筹、协调和引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以此促进农村产业全面融合、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局,而且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有关农民吃饭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有关基层治理的社会问题,在当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

从博白县的现实情况来看,发展集体经济是基于现实状况做出的正确选择。博白县是拥有200万人口的大县,是水稻育苗和农业种植大县。截至2010年底,博白县城镇化率仅为30.5%,低于全市8个百分点、全区9.5个百分点、全国16.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底子薄、任务重。只有以村集体的力量整合资源,把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转变为有组织的、系统性的经营活动,只有在集体经济的引领下,才能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

从博白县发展来看,长期束缚在田间的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是村级组织的收入逐步跟不上村民的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在更高的维度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是当下的现实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维护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促进乡村社会和谐,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需要出发,进一步认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凝聚农村基层组织力量的重要保障

从博白县基层组织建设来看,集体经济实力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就弱;集体经济实力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就强。贫困村往往是集体经济的“空壳村”,贫困村村党组织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软弱涣散情况,普遍存在政策贯彻执行力度不够、推诿扯皮、懒政浮夸等问题。依托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释放乡村发展活力,使农村成为有前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民成为有底气、更有奔头的职业,实现集体经济不断繁荣与农民生活不断富裕的良性循环,从而为实现广大村民共同富裕提供最大限度的现实保障。

当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博白县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少边穷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据2016年年底统计,博白县358个建制村(社区)中90%以上没有集体收入。从博白情况,看全国问题,可以窥见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地理空间存在差异,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博白县总面积3835.85平方千米,下辖28个乡镇,东与陆川县相邻,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市毗连,南与北海市合浦县相依,西与钦州市浦北县交界,北与玉林市福绵区接壤。博白县的乡镇分布较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千差万别。有些乡镇有天然优势,比如博白镇处于县城中心;龙潭镇处于开发区。博白镇的个别村仅靠租赁收入每年集体经济就有80多万元。这些乡镇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于老天爷“赏饭吃”,人力和资源的资产化可以简单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比较可观。而一些边远偏僻山区的乡村,绝大部分是无资源、无资产、无资金的“三无村”。受制于自然环境,其发展面临发展难、招商引资难的问题,资源资产化更是不容易,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低。比如大坝镇、沙陂镇、菱角镇等,还有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玉林市唯一的深度贫困镇江宁镇。这些乡镇的农民收入低,产业空心化,长期依靠财政转移性支付,部分村集体收不抵支、负债严重。

技术人才短缺,发展理念不够强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在全面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被彻底打破,依然是制约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博白县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土地抛荒,农村只剩老弱妇孺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村集体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组成结构不合理,能力、精力有限,集体组织中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也非常短缺,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再加上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守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动力,从心理和行动上排斥集体经济的发展,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基层组织薄弱,村务监督监管不到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实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各项基层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振兴乡村的主心骨和顶梁柱。村集体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村基层党组织是否能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尽管博白县各级单位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但部分基层党组织仍在一定程度的软弱涣散情况,“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再加上监督不到位,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员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大,个别村干部官僚作风严重,村干部违规违纪等问题时有发生等问题,村党组织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且存在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不同历史环境和现实情况,全国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各不相同。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博白县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将其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抓手,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逐步完善配套政策

组建工作组深入各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各村的资金、资产、资源情况,并与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合作,筹划编制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博白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规则》《博白县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博白县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各部门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为下一步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实施“四引四回”强基兴村工程

开展“引才回归”“引业回乡”“引智回哺”“引资回流”四大行动,把一千多名懂经济、头脑活、年富力强、“双带”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复转军人选进了村“两委”班子;同时,选派815名驻村工作队员全脱岗驻村,并向36个社区、11个三非村、36个软弱涣散村分别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社区)工作队员;促成346家企业与31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打造党群致富联合体135个,引回产业项目172个。

重点做好“七篇文章”

推进土地流转,凤山镇峨嵋村、永安镇贞平村、双凤镇良荣村等村的土地流转面积达7000多亩;开展承包经营合同清理规范,整改问题合同129份,涉及金额75.58万元;发展物业经济成效明显,鼓励各村利用自留地、闲置空地等资源建设标准厂房、商铺等物业项目,博白镇城东村、官田村,东平镇富山村等发展物业经济成效明显,收入均超10万元,其中城东村收入达76万元;因村制宜发展产业,实施14个贫困村产业提升示范项目,推进“一镇一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大垌“青柚”小镇、英桥“牛大力”小镇、菱角“沃柑”小镇等特色小镇已初具规模;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新增农业保险险种9种,完成保费金额9480.88万元,县级“5+2”、镇级“3+1”产业保费比重达96%。

统筹项目发展

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村民合作社以统筹项目,积极申报以获得各级政策支持。比如,《博白县2017年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方案》为当年35个预脱贫村每个村落实了财政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其他贫困村每个村落实40万元;2019年,村民合作社申报实施中央、自治区项目26个,玉林市“燎原工程”项目24个,三非村项目22个。

抓典型示范引领

注重挖掘和选树先进示范村,以供借鉴学习,以点带面引领发展。比如2019年博白县整合资金1580万元,着力打造14个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全县涌现出一批村集体经济示范村,柯木村、三清村、石柳村、茂龙村、那秀村5个村集体经济的案例入围玉林市村集体经济“十法”案例初稿;菱角镇石柳村(沃柑)被评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三桦沃柑公司被评为广西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健全工作机制

以“八个责任清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细化县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责任,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研究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发展、资金监管等,加强各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实行督查通报制度,重点督查各镇各部门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及项目发展情况,并对重点工作进展进行通报,督促各镇提高对村集体经济工作重视程度。

即使通过完善配套设施、整合下沉项目资源、扎实做好“七篇文章”、抓好典型示范引领等一系列措施,截至2017年,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社区)也只有94个,占村(社区)总数的26.3%。从收入层次来看,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村有68个,占比为18.99%;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村有26个,占比为7.22%,其中5万元以上的有3个。从收入结构来看,土地流转、财政补助、征地拆迁补助等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而直接经营、门面出租等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0%。截至2019年底,博白县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高质量的发展,138个贫困村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1个,全县31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完成4万元的目标,其中252个村收入达5万元以上,64个村收入达10万元以上,32个村收入达20万元以上。

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突出区位优势,推动集体经济高位发展

基于区位差异,树立错位发展的空间经济理念。根据村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乡村良性可持续发展。可以利用乡土民俗文化、生态田园风景、传统村落建筑群等地域特色鲜明、本土优势明显的资源打造彰显地域特征、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的特色旅游项目;推动以基地为基础的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资金入股、雇佣劳动等多种方式与农民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如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通过整合资源流转土地,建立了500多亩的“绿一”蔬菜基地,解决了2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梧州市长洲区龙新村通过盘活农村“回留地”资源,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集体新建、改建、联建厂房、商铺、仓储、市场、汽车城等18个物业项目,激发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发挥人才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助力集体发展

健全激励机制,为农村集体经济吸引并留住各类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创造条件。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等,点对点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从社会引进经营管理人才,从当地种植大户、大型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中选拔人才,或吸引返乡专业人才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组建村镇集体经济经营班子,提高村集体经济市场经营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工作,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通过打造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和涉农企业品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如浦北县官垌镇垌口村立足于官垌鱼品牌地的资源优势,发挥人才和生态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鱼民俗、鱼艺术、鱼饮食文化,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组织保障,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一是设立管理组织。由各镇主要领导及财政、国土、招商、税务、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构成领导团队,在村镇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并提供指导。二是落实责任分工。将村镇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工商登记、土地使用、融资筹资、投资项目选择、业务经营管理、财政税务管理、技术推广应用等任务按职能领域相关原则进行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并将工作内容列入年度考核指标。三是健全监督机制。成立由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村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构成的三级监督组织,对本县、镇、村集体经济的运行进行监督,通过行政监督、职能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全县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监察和督办。

从博白县的经验来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直接关系着农民脱贫致富,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密切挂钩。读懂弄通集体经济发展这篇文章,要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前提下,精准把握农村现状,把握好时代发展脉搏,以“农民问题”为出发点,以农村资源禀赋为切入点,以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为根本点,切实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建设的一项重大且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丙宣,任哲.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1):89-96.

[2]杨宜山,周德芳,梁修全.发展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0(01):59-62.

[3]胡红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以德宏州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48-150.

[4]张坤.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04):4-5.

[5]丁立江.以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N].学习时报,2019-09-20(06).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3/1019/1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