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民俗非遗

折柳寄情文化内涵的千年变迁

2023年05月29日 00:00

“柳”是中国古典文化意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蕴。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 的《折柳寄情》节目为例,追溯“柳”的文化内涵,将柳文化与当代科技文化相结合,展现“柳”的 现代审美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大国风范。

柳的文化内涵 

柳树文化内涵 

研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发现,“柳树”承载的 意义多与“思乡怀故、离别相思和风俗影响”相 关联。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河”“津”和“堤”等关键 词。关传友指出:“柳色如烟,柳条曼长,犹如亲友间缱绻 的柔情,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加之‘柳’与‘留’谐音, 人们乐意把柳视作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产生了‘折柳赠 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长此以往就把柳视为别离的代 名词,从而植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发掘“柳”的文化外延,其从单纯地刻画柔弱温婉的女 子形象拓展到抒发思乡盼归、惜别珍重,再到感叹人生与时 光流逝。从个人到家国,其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情感价值观。 

柳树意象溯源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 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是作者在抒发情感时选择 的物象,是与作者当时心境相契合的存在。通过意象所传达 的情感,可以探究作者的审美趣味及时代的共性。 荣格学说对“原型意象”的定义为:“自原始时代以 来,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其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 普遍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因而叫集体无意 识。”因而,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感知到文化意象所引发 的精神共鸣。受同一文化熏陶的人们面对同一个意象会迸发 出相似的情感。 柳树之所以会被赋予这样的意义,来自其自然美。柳树 细长,枝条柔软,随风飘舞。这样一个美妙的场景必然会引 起人们的欣赏。柳树在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后,进而引发 了人们的功利性思考,人们发现柳树具有固堤遮凉的作用, 所以多种植。文人开始从实利性回归到审美性,柳树便也成 为文人骚客抒发情感的载体。柳树意象的演变 

《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首开咏柳之先河;再到如今奥运会《折柳寄情》 节目,柳树这一意象的演变围绕情爱内核、惜别意识、审 美模式和社会意义展开。 汉代《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 柳”,以思妇的口吻抒发相思之情。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 别号“五柳先生”,其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解释其号 的由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可见,柳树受时人的喜爱,此后 “五柳”也成了隐逸、悠闲的代名词。 唐五代文人赋予柳柔美之意,在所作的诗词中将柳比 作“女子细长的腰肢和眉毛”。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 写杨玉环的外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此突显其美。又 如温庭筠在《南歌子》中写道:“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 腰。”以“柳”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肢”,展现其如柳般婀 娜多姿的模样。再如张九龄写道:“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 人。”总之,在这个时期,柳多用来表现女性形象。 因柳枝无根的自然特征,其又被赋予漂泊无依之意。 文人在异乡见柳树,以柳表思乡情。当许浑踽踽独行,登 上岳阳楼,眺望远方时,叹:“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 柳似汀州。”又或欧阳修低沉深语,诉:“手种堂前垂 柳,别来几度春风!”回到唐五代,随着历史的演进,垂 柳又被用来抒发悲怆的情怀,如张泌《柳含烟》:“隋 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 张。” 宋代词人则多用柳树意象传达悲伤的基调。见柳而动 离愁,是宋文人常有的人生体验。如苏轼《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借柳,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的哀愁。这正是基于时代的审美情感。 一直以来,柳还有惜别之意。在中国独特的音律文化 中,“柳”谐音“留”,“丝”谐音“思”。古有折柳言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其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 普遍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因而叫集体无意 识。”因而,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感知到文化意象所引发 的精神共鸣。受同一文化熏陶的人们面对同一个意象会迸发 出相似的情感。 柳树之所以会被赋予这样的意义,来自其自然美。柳树 细长,枝条柔软,随风飘舞。这样一个美妙的场景必然会引 起人们的欣赏。柳树在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后,进而引发 了人们的功利性思考,人们发现柳树具有固堤遮凉的作用, 所以多种植。文人开始从实利性回归到审美性,柳树便也成 为文人骚客抒发情感的载体。 

柳树意象的演变 

《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首开咏柳之先河;再到如今奥运会《折柳寄情》 节目,柳树这一意象的演变围绕情爱内核、惜别意识、审 美模式和社会意义展开。 汉代《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 柳”,以思妇的口吻抒发相思之情。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 别号“五柳先生”,其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解释其号 的由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可见,柳树受时人的喜爱,此后 “五柳”也成了隐逸、悠闲的代名词。 唐五代文人赋予柳柔美之意,在所作的诗词中将柳比 作“女子细长的腰肢和眉毛”。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 写杨玉环的外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此突显其美。又 如温庭筠在《南歌子》中写道:“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 腰。”以“柳”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肢”,展现其如柳般婀 娜多姿的模样。再如张九龄写道:“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 人。”总之,在这个时期,柳多用来表现女性形象。 因柳枝无根的自然特征,其又被赋予漂泊无依之意。 文人在异乡见柳树,以柳表思乡情。当许浑踽踽独行,登 上岳阳楼,眺望远方时,叹:“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 柳似汀州。”又或欧阳修低沉深语,诉:“手种堂前垂 柳,别来几度春风!”回到唐五代,随着历史的演进,垂 柳又被用来抒发悲怆的情怀,如张泌《柳含烟》:“隋 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 张。” 宋代词人则多用柳树意象传达悲伤的基调。见柳而动 离愁,是宋文人常有的人生体验。如苏轼《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借柳,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的哀愁。这正是基于时代的审美情感。 一直以来,柳还有惜别之意。在中国独特的音律文化 中,“柳”谐音“留”,“丝”谐音“思”。古有折柳言命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文化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将悲伤转 化为深沉的纪念和绿色的希望,一切都要向前看,映照了北 京2022年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 创作元素 《折柳寄情》节目的亮点除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深意 外,还有视觉盛宴。舞者手持发光的道具,在黑暗的环境 中仿佛点点荧光,以《送别》为背景音乐,缓缓地走向中 间,同时,无数道绿色的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来。光柱是绿 色的,象征着生命、希望和成长。与之相呼应的还有LED地 屏,营造出春天即将到来的氛围。据报道,在10522平方米 的超大地面显示屏上,光影塑造的柳条仿佛在风中摇曳,这 些激光束在分辨率上可以达到4K、8K的效果,色彩深度也 能达到10bit或12bi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 台,可以完美呈现裸眼3D效果。这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科技实 力的完美结合。此次冬奥会展示的“柳”将中华传统文化传 播到了全世界,手持柳枝缓缓向中间聚集的动作,象征着世 界大同,天下一家。 

《折柳寄情》的审美意蕴与影响意义 

审美意蕴

保护传统文化之“形” 

冬奥会舞台通过物像展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文 化。借助光柱等现代技术展示独特的“柳”这一意象,唤醒 传统文化基因。该节目让观众不禁回味李白《春夜洛城闻 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 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枝纤细修长,柳叶随风摇曳,不 仅表达了中国古人对“留”的美好希冀,也表现出春意盎 然,充满生机的美好未来。绿色的柳枝充满生命活力,呼应 了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中华传统文化与科技实力 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柳的“形”与“意”。

巧妙运用传统文化之“神”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冬奥会闭幕 式舞台上,依依柳枝的出现,尽显中国人的浪漫。柳与 “留”谐音,柳树也因此被赋予惜别之意。开幕式有迎客 松,闭幕式有折柳。柳树还有立足于时代发展,冬去春 来,积极向上的态度,向世界展现了虽历经沧桑却始终巍 然屹立的中华民族。

影响意义

激发文化认同,筑牢民族之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北 京2022年冬奥会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到了引 领作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柳”的 文化意象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中国浪漫,以及诸多文化 元素,都表现了文明大国的深厚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中华 民族敢于承担、不畏困难的精神。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也支撑着奥运健儿开拓进取。在此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 奥会这一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唤醒文化共鸣,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贯穿着家国一体的传统 思想,它们塑造了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在中华民族与外 来民族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展现为一种民族大义。在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深深扎根 于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文化,还能看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 的新魅力。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个人的理想、人生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柳”这一意象,既表达了依依惜 别、折柳寄情之情,也展现了积极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示 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起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 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有利于新一代始终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使他们以 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铸就中华民族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彰显大国风范,促进文化传播 

奥运赛场既是竞技场,也是文化交流的舞台,更是展现 国家形象的独特媒介。在全球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中 国成功地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故事,展示了中国智慧。以《折 柳寄情》节目为代表,其完美结合了现代先进科技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尽显中国浪漫,向全世界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中国塑造了一个充满智慧和负 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国, 始终秉持“仁以为己任”的文化理念,遵循“德不孤,必有 邻”的信仰,坚持“睦邻友好”的原则,真诚邀请世界各国 相聚一堂,感受中国的人文色彩,了解真实的中国,向世界 展示了一个友好外交的大国形象。在文化视域下,以小见 大,展现大国风范。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 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北京2022年 冬奥会以《折柳寄情》节目为代表,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 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其催生的科技美学、营造的中国浪 漫、呈现的绚烂影像,成为对外传播的亮点。 冬奥会是2022年短暂的一篇,但却是奥林匹克运动会 和世界体育赛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 体”意识借助冬奥平台,实现了对外传播,日渐成为全球 共识。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529/17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