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民俗非遗
历经漫长岁月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村落有其独特的文化,且其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现基于景观基因理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历史文化村落景观基因的特征。以大岭村为例,首先分析景观基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其次对大岭村区域的景观风貌特征及其形成背景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收集大岭村的景观基因并对其进行分类。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许多历史文化村落加大建设力度,其中,部分村落致力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多年来,许多历史文化村落的经济得以发展,风貌和环境得以改变,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千村一面”“大拆大建”等。那么,应当如何避免或解决以上问题呢?笔者认为,深入了解与研究历史文化村落的本土文化可以有效地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在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方面,已有学者提出景观基因理论。在景观基因理论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可以更有效地对历史文化村落进行研究。
景观基因理论的基本概念
20世纪50年代,克罗伯(Kroeber)等首次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景观基因就是刘沛林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其也是文化基因的一种,也就是说,景观要素拥有生物学中基因的特性,具有与生物基因类似的“遗传”与“变异”特性。
研究区域概况
大岭村原名菩山村,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其地理位置独特,背靠菩山,面朝玉带河(大岭涌)。直至今日,该村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并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村总面积约为376公顷,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达7.2公顷。村内有祠堂建筑、风水塘、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群和重要的历史遗存、传统街巷等。
大岭村景观基因分类研究
本文参考胡最教授、刘沛林教授等学者发表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一文中关于景观基因的分类标准,从特征解构的角度即建筑、文化、环境与布局四个方面对大岭村的景观基因进行分类研究。
大岭村的建筑基因
1.民居建筑基因
(1)民居建筑形制。大岭村的传统民居基本符合岭南地区“三间两廊”的形制,也有少数带院落、花园的大型私家宅园,如陈永思堂;民居沿街巷两侧纵横分布,排列紧密,基本整齐划一;院落中部常设天井,两旁连廊常设厨房等功能空间,厅堂、卧室等功能空间则分布在院落后方;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山墙承重,以硬山式屋顶为主,多为一层至两层建筑。民居之间较为封闭,民居内部则较为开敞、通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岭村的宗族文化。同时,这种民居建筑形制契合当地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天井、连廊、厅堂形成了民居内独特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缓解闷热潮湿,同时,天井又能起到良好的排水作用。
(2)民居建筑构件。墙体多为青砖墙(青砖石脚),即采用花岗岩或附近莲花山盛产的红砂岩作为墙裙,并以青砖砌墙,用这种材料建造的墙体,能起到良好的防潮防腐作用;另外,也有用砖与夯土结合砌成的金包银墙;此外,还有以当地盛产的生蚝壳为主要材料建造的蚝壳墙。大岭村河流密布且靠近大海,长期以来,咸水、淡水交替出现,当地的生蚝业自古就十分繁荣,而蚝壳作为当地十分常见且廉价的材料,自然成为大岭村村民建造建筑使用的材料。用这种特殊的材料砌墙不仅不怕虫蛀、环保耐用,还具有冬暖夏凉、利于疏水的作用,与岭南地区的气候相适应。在门窗构件上,当地民居采用几何图案的漏窗,大门外常加设水平推拉的趟栊门或向外打开的矮栅门。这些门窗构件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室内通风和采光,缓解闷热潮湿。
2.公共建筑基因
大岭村的公共建筑以祠堂为主,同时也有庙宇、牌坊、门楼、桥梁、阁、书舍等,其中部分建筑组成了极具特色的水口建筑群。
(1)祠堂建筑。祠堂建筑有与普通民居建筑相同的基因,如“三间两廊”的形制、青砖石脚、蚝壳墙等,但祠堂建筑的体量与规格会比普通民居建筑更大,一般为多进院落格局,如大岭村的显宗祠和两塘公祠都是三进两天井的格局;在装饰上也会比普通民居建筑更丰富,如祠堂建筑正脊上有鳌鱼、鸱吻等,显宗祠屋脊为龙船脊,等等。此外,祠堂建筑的山墙上会有砖雕、梁柱上会有木雕、门头上会有莲花斗拱等装饰。
(2)祠堂、禾坪和风水塘的组合。祠堂是大岭村村民举行仪式和商讨重大事项的公共室内空间;禾坪是祠堂前类似广场的空地,是大岭村村民聚会、交流和宣布村落公共事宜等的重要户外空间;风水塘是位于禾坪前的水塘。大岭村风水塘与客家地区村落的风水塘不同,形状上并不严格追求半月形,而是因地制宜,如大岭村显宗祠禾坪前的风水塘受大岭涌形状的影响整体呈长方形。风水塘在风水上有养人蓄财的寓意,同时在功能上对当地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大岭村中的祠堂、禾坪和风水塘三者组合形成了广府传统村落中经典的节点空间。
(3)水口建筑群。水口往往是村落的入口。水口建筑群是建在水口附近的公共建筑群,大多是本村村民刻意规划、创作和设计的带有精美装饰的建筑群。大岭村传统特色水口建筑群主要由大魁阁塔、龙津桥等公共建筑组成;其中,大魁阁塔又名文昌阁,是一座六角形、三层楼阁式的青砖塔建筑。大魁阁塔与周边的研墨池、龙津桥、玉带河,构建出大岭村“文房四宝”之境。其中,大魁阁塔形似毛笔,研墨池形似墨砚,龙津桥形似笔架,玉带河形似纸张。当地有诗曰:“大魁阁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大岭村传统特色水口建筑群的布局和设计体现了大岭村耕读传家的思想传统,说明当地喜好读书之风自古就有。
大岭村的文化基因
(1)民间信仰。大岭村的民间信仰比较多元化,既有对岭南本土的神的信仰,也有对从中原南迁的神和外来神的信仰。由于大岭村附近水系丰富,临近大海,当地与水及海有关的神灵备受尊敬,与此文化相关的装饰也颇为丰富。比如,上文提到的龙船脊和鳌鱼以及显宗祠的“洋人童子”石鼓座。此外,显宗祠的缠枝花图案中雕刻有麻虾、青蟹、鳗鱼、鲤鱼等富有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水产图案,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大岭村的饮食文化特色。大岭村因信仰而建造的庙宇也很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建筑已经被拆毁,现存的庙宇建筑多是当代重建和新建的。上文提到的大魁阁塔建于光绪十年(1884),后于2008年重修,供奉的是道教中掌管人间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三遝庙建于咸丰年间,由于历史原因被摧毁,后于1992年重建,并将被毁的姑婆庙并入其中,供奉的是洪圣王、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以及姑婆庙的圭姐。当代新建的庙宇有华光殿与天后庙,分别供奉华光大帝与天后;供奉洪圣王的圣洪庙、供奉关帝的镇龙庙被毁后暂未重建;供奉黄大仙的大岭黄大仙祠在1899年迁至广州花地。众多庙宇与供奉的神灵反映了大岭村信仰多元化的特点。
(2)民俗节日。大岭村的特色民俗节日包括洪圣王诞与华光诞。洪圣王诞是追悼纪念洪圣王洪熙的节日,传闻洪熙曾致力于推广学习天文、地理和数学,而且设立了气象台,能预测台风等恶劣天气,对当时靠天吃饭的渔民及商人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建庙祀奉,将其奉为海神。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为洪圣王诞。当天,大岭村有串村祭拜洪圣公的习俗,且会在三遝庙组织活动祭拜洪圣公。华光诞是为了追悼纪念华光大帝(俗称“火神爷”)而设立的。传说华光烧坏了玉帝的九龙墩,被罚下凡巡视,而当时是农历八月,人间风干物燥,极易失火,华光看见人们遭遇火灾,万分痛苦,决定努力帮助人们防火。同时,华光也是粤剧艺人的祖师爷,传说中有关于华光拯救粤剧的故事,他被奉为粤剧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是华光诞,届时大岭村村民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华光庇佑。此外,大岭村在端午节期间也会举办特色文化活动,除了端午节当日举行的赛龙舟之外,当地村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还会把陷在深泥里的龙船抹上层层猪油,用其参加端午龙舟竞赛,当地人将此称为“起龙舟”。在端午节当天,村民们会共用大盆菜,俗称“龙船饭”。
大岭村的环境基因
大岭村的景观空间格局。大岭村地处河流冲积平原,依山傍水而建,背靠菩山,面朝玉带河(大岭涌),村落北面有广阔的农田和鱼塘,砺江涌和大岭涌围绕着大岭村。大岭村水系发达,资源丰富,形成了岭南地区常见的“山、水、村、田”的村落景观空间格局。大岭村在此格局的基础上,借助菩山山势,实现了丰富的景观层次变化。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山、水、村、田”的景观空间格局具有保持水土、调节局部微气候的作用。
大岭村的气候条件。大岭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全年降雨量大,端午节前后降水集中,被当地人称为“龙舟水”;夏季会受到台风的影响,春季会有“回南天”的潮湿天气。这种“湿、热、风、雨”的气候条件对番禺地区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制、村落布局等村落特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大岭村的布局基因
当地村民介绍大岭村时常说“蛎江涌头,半月古村”,这句话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岭村的村落布局基因。村落位于大岭涌与砺江涌水网中的一块平地,两涌环绕着村落及水田,形成了和谐的水乡风貌。大岭村属于水网切割式的空间模式,村落与水的关系密切,重要的活动空间、公共建筑大都沿着大岭涌分布。比如,大岭村内重要的祠堂建筑显宗祠与陈氏大宗祠都位于大岭涌旁。大岭村村落整体背靠菩山丘陵,朝向河涌,形成半月形的空间形态,而这种依托菩山和大岭涌形成的独特山形水势,符合风水理论中“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理想环境格局。这体现了大岭村祖先对天道与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大岭村内街巷的布置顺应菩山与河涌的走势,村落内有两条主要街道,一条是沿着河涌的菩玉路,另一条是由文明街、中兴街、昇平街、龙津街和西荣街组成的村内主要街道,基本平行于河涌,贯穿整个村落。其余大部分巷道垂直于这条主要街道,形成了形似“非”字的鱼骨状街道布局。主街道在高效组织对外交通以及组团间交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支路和巷道则在满足村民的日常交通需求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大街小巷构建出了独特的“里”和“巷”空间形态,催生了特有的“里巷文化”,在广府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大部分祠堂建筑和池塘建于涌边,民居建于大岭涌的后方与两旁,体现了大岭村村民对宗族文化的重视。
大岭村作为广州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历经900余年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村落吸纳融合了从中原地区及其他地区传过来的各个宗族及文化,形成了如今大岭村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环境、布局基因(见下表),体现了岭南地区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在未来的村落建设与发展中,大岭村的独特基因将为其提供保护指导和灵感。
大岭村景观基因分类表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1027/17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