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银幕内外

有声语言艺术:唇齿间的馥郁芬芳

2023年05月26日 00:0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平台,这对其自身发 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声语言能够实现语言艺术的外在表达,同时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交 流和信息传播。在以往的媒体传播过程中,有声语言技术在传播平台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 全媒化传播视域下,有声语言能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不同的媒体平台当中,进而承担起信息之 间的交流和传播任务。有声语言艺术是播音主持艺术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相关课程建设和教 学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不断挖掘有声语言艺术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最 大程度地激发出全媒化传播视域下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潜力以及预测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全媒化视域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不断 发展给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强的动 力,在这一过程中,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必须结合本专业的 实际情况和自身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全面做好媒介的选择 工作和有声语言艺术的传播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全媒化视 域下移动网络设备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印刷等媒介,而受 众在选择媒介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这一方面。因此可以说,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在高效率和快节奏的全媒化背景下有着更 为良好的传播氛围。基于此,需要对有声语言艺术的特点及 其创作与传播形式的变革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其后续的进 一步变革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声语言艺术界定 

有声语言艺术是人类声音的艺术。从广义来看,声 乐、戏曲等主要运用语言进行创作的艺术也属于有声语言 艺术。而通常所说的有声语言艺术被认为是非自然态的有 声语言,它要受到明确的艺术目的的规定,受到艺术创作 规范的加工,在美感质量、传达方式等方面已经具有了新 的含义。著名语言艺术家张家声认为,有声艺术语言的基 础叫生活语言,就是说话。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定义有声 语言艺术:一种以语言本有要素为法则,按照语境要求,经过加工的声音传播艺术。就汉语普通话而言,“以本有 要素为法则”,就排除了戏曲、歌唱等形式。“语境要 求”是指不同的微观、中观、宏观语境对语言表达的影 响,这在艺术创作中是重要的依据。“传播艺术”明确了 这是一门在“传—受”过程中进行的语言艺术创作,其遵 循了符号学、语义学等在“传播”视域下对语言的理解, 是“言语”活动。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重点 

对有声语言艺术来说,其创作过程必须把控好表达技 巧的节奏性,这一方面对有声语言艺术的后续发展有着至 关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针对有声语言艺术符号这一构 成要素,节奏不仅是其外在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 为其后续艺术创作空间的开拓提供了思路。不过在具体的 创作过程中,只有将节奏与特定的创作意图相融合,创作 者真正按照自身意图对节奏进行有效利用,才能在最大程 度上发挥节奏应有的特点,从而赋予有声语言艺术以形式 美。这就表明,有时候语言艺术的创作必须以相应的艺术 规律作为基础和调控。所谓的节奏,其本质是一些音符的 运动、对比以及变化。而在有声语言艺术领域,节奏这一 概念的含义十分丰富。通常指的是一些长短和强弱交替出 现的音符,从而赋予有声语言艺术作品表达以轻重缓急的 变化,使得有声语言艺术可以用更多的形式来感染听众; 又比如,建筑领域的节奏主要指的是一些建筑主体结构在 高低和曲直方面的变化,能够使人们在视觉上感受到建筑 物的美感;而在美术领域,节奏主要指的是一些线条和色 彩的搭配变化,使得人们能够在视觉上受到强有力的冲 击;在文学创作领域,节奏主要是通过押韵、叠字等方法 实现的。总而言之,节奏已经成为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最为 突出的特点和创作形式之一。在播音主持专业当中,节奏 主要指的是在相应稿件的阅读过程中,因播音员自身情感 的起伏而形成的抑扬顿挫以及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不断 循环和往复,从而赋予稿件文字以声音艺术的形式之美。 通常情况下,形式美主要指的是声音、色彩、线条等自然 属性的美感,并且人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生活实 践,将这些内容与自身生活建立起相应的逻辑联系。在有 声语言艺术创作和传播过程中的形式美,主要指的是表演 艺术家能够结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客观规律,对生 活中的一些内容和关系进行形象化的处理和要素提取,从 而实现艺术形象创作的准确和立体。在这一过程中,由于 节奏是有声语言艺术的核心,因此正确做好节奏的处理工 作是实现语言艺术创作形式美的重点。具体来说,电视剧 等素材的台词并没有明确地包含如快板、慢板等节奏鲜明 的规定,而是按照电视剧情的发展来赋予其相应的节奏。 这些剧情发展主要包含人物性格的变化、事件本身的变化以及台词内容的变化等。这些变化的形式是沿着一条无形 但是有着一定逻辑关联的曲线进行的,因此,其总体上的 节奏是完整的。不过,无论这些节奏的变化多么复杂和无 规律,相关人员也必须切实地对这些节奏进行有效处理。 因为只有这样,节奏才能同剧情关联起来,确保节奏正常 进行,保障作品美感的体现。不论是在传统媒体视域下还 是在全媒化视域下,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和传播都必须严 格遵循这一原则。 

全媒化传播视域的特点 

全媒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传播行业发生了巨大变 化,在这一过程中,融合媒体平台对传统的媒介进行了统一 与整合,使得传统的媒体行业开始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信息资源互通 

全媒化是平台的融合与汇集,其本身有着信息交流的作 用。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信息资源在多个媒介和平台当中以 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和传播,使得资源的交换和使用频率在 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大大增强。在全媒化时代,信息传输开始 变得十分方便和丰富,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不再局限于某一平 台和某一形式。举例来说,伴随着抖音这一App的成熟,人 们开始在抖音平台上观看各种短视频,抖音也收获了大量用 户。在这一过程中,抖音所扮演的角色和自身的功能也逐渐 丰富起来,有了广告、宣传以及政策普及等多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诸如荔枝FM、企鹅FM等有声语言传播平台也逐 步得到发展。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新的媒体时代背景下,融 合媒体平台在信息资源的互通过程当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 

受众接受能力提升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在传播过程中能否为受众所接受,是 其在传播过程中最为本质的特点。在全媒化时代,语言艺术 创作的传播有时会给媒体带来更大的挑战,这种挑战除源于 技术层面之外,还由于受众不仅是语言艺术创作的接受者, 同时也是语言艺术创作的介质和二次传播者。这一特点给有 声语言艺术创作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媒体传播 阶段以及新媒体发展初期,有声语言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传递 以平台信息为核心的价值观,缺乏一定的主观性和选择性。 而在全媒化时代,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和受众都是媒体传播 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和 二次创作者。受众自身层次和对有声语言艺术的接受程度也 能够反映出其自身接受能力的变化。在全媒化时代,媒体平 台要结合用户自身的需求,创作更加丰富多彩的传播手段和 传播途径,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同 时,受众自身对感官信息的感知程度受地缘差异、文化背景 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越是文明进步,文化交流频繁, 文化形式多元的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就越丰富,思维触发性越高,联想能力越强,“通感”的触发度越高。朗诵艺 术、话剧艺术等形式的作品在这一类地区的受欢迎度往往高 于其他地区。因为受众能从这些有声语言艺术作品中,通过 “通感”的心理机制,获得更多信息,以及艺术享受和心理 满足。 

传统视角下有声语言艺术发展变革

强调信息传递能力 

在传统的媒体视角下,信息表达是否清晰能够决定有声 语言艺术自身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衡量有声语言艺术传 播效果的指标是作品能否传递信息、表达节目的观点和展现 其内容。受此影响,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 限制,因而有些作品缺乏相应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实际上, 在传统的媒体视角下,信息表达的传递也是受众对有声语言 艺术最为根本和具体的要求。 

传播平台模式单一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另一大前提是必须具备客观性,能 够真实有效地传递信息的内容和内涵,而这也是受众能够接 纳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原因所在。为此,有声语言艺术在扮 演传播介质的角色过程中要做好信息传递工作。在传统媒体 视角下,媒体平台的客观性使得有声语言艺术在传播过程中 的艺术性降低,同时传统媒体传播平台自身单一的模式也导 致有声语言艺术无法更加多元化和广泛化地实现信息的传递 和共享。

符号化局限性强 

有声语言艺术是一种人的艺术,其表达的是人的思想情 感和人的信息,所具备的符号也是人的符号。在传统媒体视 角下,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始终集中在某一具体对象上,传 递方式也以声音为主。这种传播方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 创作者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得有声语言艺术在 符号上形成固化的特点,这对于有声语言艺术自身价值的发 挥和有声语言艺术的长远发展都极为不利。 

全媒化视角下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

在全媒化视角下,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的发展不仅反映 出了有声语言艺术自身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为有声语言艺术 的后续传播指明了方向。与传统的媒体模式相比,全媒化的 传播路径显现出更加深入、更加高效、更加多元以及更具有 双向性等传播特点。 

传播内涵深化

在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观点 和内容是提高自身艺术的表达性和交流性。受传统媒体的限 制,受众与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的距离较远,因此缺乏相应 的接触和交流,语言表达的过程也局限于电视视听方面。而 在全媒化视域下,更加立体和多元化的平台传输,不仅能够 为传播者和创造者树立更加立体丰满的形象,同时也搭建起 了受众和传播媒介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得有声语言艺术的创 作者和受众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除此之外,就受众本身来 说,全媒化视域下语言艺术信息接触的体验更加真实,这种 互动传播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单向传递体系,使得有声语言艺 术的后续发展有了无限的可能。

打破单一符号化局限

所谓的打破单一符号化,主要是指在保留原有有声 艺术创作符号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广泛的传播方式来 对符号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化。在全媒化视域下,更多平台 的出现使得原有单一媒介的局限性被缩小,人们能够借助 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的传播方式突破原有单一符号化的限 制,树立一个更加良好的传播媒介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效 应的构建能够为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以及进一步传播打下 坚实的受众基础。除此之外,一些自媒体平台在全媒化视 域下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传统媒体的创新或消亡。同 时,一些新媒体平台和工作者也在思考打破单一符号化局 限的方式,这种更加多元化的品牌效应模式的构建能够使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传播方式的效果更佳。 

受众媒介职能转变 

在传统媒介领域,有声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媒介和传 播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受众的针对性被大大降低,信息的 传播过程更加突出广泛性。受此影响,最为核心的传统媒体 传播平台主要是报纸和广播等,同时,受众在信息的接收和 消化过程中,尽管能够明确信息的相关内涵,但却不能与这 些媒介展开双向互动,单项交流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信息传递以及接收的效果。而在全媒化视域背景下,网络技 术和各种网络平台的发展使得受众在参与信息的接收过程中 能够感受到信息的针对性与多样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受 众也能通过微博、朋友圈等多种工具和平台,成为有声语言 艺术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深度参与到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传 播过程当中,从而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而这种受众媒介职 能转变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信息高效传播,对于受众来说也有 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传播过程中,节奏的 重要性不言而喻,把握好节奏的变换对于相关作品的演播和 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此,相关人员除了要切实 深入理解有声语言艺术作品的语句和话语之外,还需要结合 作品的立意,将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中所描述的各种生活画面 更加立体、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同时,要牢牢把握好全 媒化视域的优势和各种要求,全面做好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 传播与新的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工作,从而为有声语言艺术 创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526/16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