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银幕内外

走进道真梓潼戏

2023年05月26日 00:00

道真梓潼戏源远流长,文化 底蕴深厚,其可以体现出文化传 播和人口迁徙的历史。现结合道 真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间信仰, 对道真梓潼戏进行深入的诠释, 为人们了解道真和梓潼戏提供新 的视角。同时,道真地区傩戏繁 荣,傩戏和梓潼戏之间的联系也 是一个研究重点。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居民以仡 佬族人为主。据仡佬族梓潼戏艺人讲述,道真仡 佬族苗族自治县的梓潼戏是清朝初年从涪陵地区(旧制涪陵 地区包括现重庆市涪陵区、南川区、武隆区等,包含现在的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范围)传入三桥镇境内的。与道真仡 佬族苗族自治县临近的重庆市涪陵区、南川区和武隆区,现 在已经没有请梓潼戏的习俗,更别提梓潼戏的传承与发展。 梓潼戏由川东传入道真已久,且在仡佬族传承的过程中,具 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19年,梓潼戏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道真县三桥镇紧邻重庆市南川区和武隆区,受川渝文化 的影响深厚,其是仡佬族梓潼戏最兴旺的乡镇。梓潼,也称 “七曲文昌梓潼帝君”或“文昌帝君”。《明史》记载,梓 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 祀之。夫梓潼显灵于蜀,庙食其地为宜。道真境内仡佬族的 民宅堂屋中的“香火”(家龛),除了主供“天地国亲师” 及“历代高曾远祖”外,还供奉“桂花院中七曲文昌梓潼帝 君”。“文昌帝君”是一位专司“功名(科第)”与“嗣 续”的神祇,“功名”与“嗣续”是人生所求,尤其是“嗣 续”,关系着“传宗接代”,对于深受“不孝有三,无后为 大”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们来说,其至关重要。如何实现“嗣 续”,除了不可脱离正常方式的男女婚配以外,祈求神灵之 助也是一种传统方式。 梓潼戏演出时供奉“川主”(灌州城内川主万天崇应惠 民大帝)、“土主”(壁山城内土主清明合潼帝君)、“药 王”(苏州城内药王先圣广目真人)、“梓潼”(七曲文昌 梓潼帝君)、“黑神”(云贵五台山中九头十八臂黑金刚菩 萨),民间称为“五圣”,此五圣为戏神。

图片1.png

图1 道真县民间家中供奉的梓潼帝君 (图片来源: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文遗中心)

梓潼戏是一种民间仪式戏剧。这种仪式戏剧不像传统的 一些仪式戏剧与时令节气有关,而是与求子、求功名相关。 该仪式戏剧整体庄重、诚恳,表现出人们对神明的敬畏。正 戏开演前,先由掌坛法师对梓潼进行祭祀,所有的动作、音 乐、歌吟都有着严格的程序,目的是借助梓潼的神力来保佑 信徒求得子嗣与功名。

梓潼戏和傩戏相互影响 

道真民间戏曲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佛、巫(傩)、道相 互影响、互相融合。仡佬族有着浓厚的傩戏氛围,不少梓潼 戏艺人也能表演傩戏,如梓潼戏传承人李佰友、李孝书同时 也是傩戏传承人,但是梓潼戏和傩戏在表现形式、剧本内容 等方面还是存在明显区别。但是,从傩戏是戏剧活化石的角 度来看,官方还是把仡佬族梓潼戏视为巫(傩)祭仪之一。 傩戏在道真县的各乡镇广为流行,傩戏表演者必须佩 戴傩面具,而梓潼戏则是直接在表演者脸上勾画脸谱。这 种川剧的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三桥镇的傩戏表演产 生了影响,三桥镇傩戏中的山王角色也开始以勾画脸谱的 方式取代佩戴面具,口含野猪牙进行表演,民间戏称“裸 体山王”。 

图片2.png

图2 传统表演中的山王和三桥镇的“裸体山王”(图片来源: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文遗中心)

傩戏表演一般以山王为主角,梓潼戏中的神明是梓潼帝 君。傩戏多少含有祭祀、祈福的意味,相比之下,梓潼戏所 叙述的故事比傩戏更为民间化、世俗化。从功能来看,道真 县民间请傩戏多是为了请愿、驱灾辟邪,而梓潼戏的功能则 是固定的,就是求子、求姻缘、求功名。道真县三桥镇人求 子并不会去拜送子观音,而是请梓潼戏。 三桥镇梓潼戏唱腔优雅、婉转,娓娓道来,节奏紧 凑,音乐节奏独特、欢快、明亮,主要乐器有鼓、锣、小 锣、马锣、钹、木鱼、梆子、铰子、唢呐、笛子、箫。梓潼 戏有别于道真境内的傩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贵州道真梓潼戏与云南文山梓潼戏 

刘诗仁曾经采访过云南文山麻栗坡县梓潼戏传承人张 正昌。他这个戏班的第一代掌坛师是其曾祖父张义书。据 张正昌描述,张家祖籍江西临江府,张义书的父亲张成贵 在江西时跟随两个姓王的师傅学戏,后于嘉庆初年举家移 居贵州遵义府正安州斯里七甲苦竹林。张成贵死后,全家 又搬到云南。 据清·嘉庆《正安州志》卷二记载,“明万历二十九 年(1601)改土归流……真安州设思宁里、小溪里、三江 里、德溪里,共4里38甲……永城(韩家沟)、关坝、槐坪 三村属思宁里七甲”。清嘉庆初年的正安州斯里七甲苦竹林 就在现道真县境内旧城镇、棕坪乡一带。明代的真安州就是 清代的正安州,“清代沿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改 真安州为正安州”。另据道真县棕坪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 棕坪乡也属于明代思宁里七甲,棕坪乡1992年从旧城镇分 出。思宁里亦简称“思里”,当地后世也称“斯里”,现在 的道真棕坪乡有斯里村。 综上,根据张正昌的说法和相关地方史志及采访,他们 的先辈去的地方应是清代正安州斯里七甲,小地名不可考, 旧城镇和棕坪乡不止一处以“苦竹”命名的地方,但是所指 地域确是今旧城镇、棕坪乡一带无疑。

现在的旧城镇、棕坪乡一带傩戏兴盛,梓潼戏反倒式 微,但是这两个乡镇现在却留下了许多以梓潼、文昌命名的 地区。清代还在现在的棕坪乡石桥村建有文昌阁,可以追寻 梓潼信仰的踪迹。

传承梓潼戏的三桥镇李氏,祖籍亦是江西省。据传承人 李孝书说,先辈从江西辗转四川来到道真,至于时间已不可 考。来到贵州道真的李家和张家都是从江西进入,并且都会 梓潼戏,是否是同一时间,所传承的梓潼戏是否相同,有待 进一步考察。 传承人李孝书全凭口传心授,原有戏本早被他师父烧 毁,现在他能讲述出两段梓潼戏的故事。 

一段是关于梓潼帝君生平的。梓潼原姓陈,四川人,高 中状元,皇帝将纯英公主许配于他。不料刚过大婚,公主就 得了大病,皇帝四方求医无果,请袁天罡之父袁守成为公主 算卦,算出需去湖南三山采药。梓潼便赴湖南三山采药。药 王三个女儿蟠龙、伏凤、月姬三位公主得知此事,强留梓潼 成婚,三月后放归,临别赠予梓潼三炷兰香,嘱咐有难即焚 香。梓潼回京后,治好了公主的病,皇帝知晓他私自成婚的 事,将他打入大牢。丞相魏征建议,现在大旱三年,若梓潼 可求得雨,便可将功赎罪。于是梓潼焚香设坛,三位公主偷 得雨簿,前来相助,但是慌乱之间将城内城外雨量弄错。皇 帝因此将东海龙王告上天庭,天帝将龙王问斩。三位公主用 仙药救活龙王,并向皇帝解释清楚,得到皇帝敕封。蟠龙公 主被封为天仙王母,伏凤公主被封为地仙王母,月姬公主被 封为水仙王母,纯英公主被封为度关王母。四子上元宝、中 元宝、下元宝、乾元宝分别被封为一品赐福天官紫徽大帝、 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和考较火官 炎天大帝。

第二段讲述的是梓潼显灵的故事。在整套梓潼戏中, 它被称为“耍戏”,用于仪式完成后娱人之用,戏名为《双 富贵》。戏中所讲是西蜀华阳县陈家桥的陈文孝、王素珍夫 妇,年老无子,于是向梓潼帝君祈祷,后来梓潼帝君遣文 星、武星下界投胎陈家,后两子双双高中状元。 

与云南文山梓潼戏对比,两者第一段故事基本相同。因 为全凭李孝书口传心授,可能细节上会有所出入,但是故事 的基本脉络是清晰的。可以确定,道真县的仡佬族梓潼戏和 云南文山的梓潼戏应该是同一种。 道真县的仡佬族梓潼戏与傩戏不同,表演者在表演过程 中并不佩戴任何面具,剧本中的人物和傩戏中的人物并无交 叉。三桥镇的梓潼戏传承人也表示,这是两种戏,并无直接 联系。

但是梓潼戏和傩戏都有领牲的环节,傩戏一般由二郎 (川主)领牲,根据剧目不同也会由东岳、炳灵太子领牲; 梓潼戏却是由火官(梓潼嫡子)领牲,其中火官是梓潼戏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梓潼戏和傩戏全无联系,譬如川 主、土主。此外,梓潼戏的一些祭祀程序与傩戏颇为相似, 而且三桥镇唱梓潼戏的艺人几乎都会表演傩戏,梓潼戏在一 定程度上是被傩化了的仪式戏剧。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表演傩戏的艺人会为了多接 业务去学习梓潼戏。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傩戏艺人都 表示他们也会表演梓潼戏。但他们并不能像李孝书那样, 在祭祀时清楚地唱出梓潼戏的源流,也不会唱后面的耍戏 《双富贵》,反而认为是三桥镇的坛班乱往戏里加东西。 傩戏艺人表演梓潼戏,只是在请戏神的时候,请出梓潼, 将以前傩戏中供奉的“三圣”变成“四圣”。傩戏艺人表 演梓潼戏时,还是由二郎来领牲,因为他们不会火官的 戏。有趣的是,笔者曾采访过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国家 级傩戏传承人杨朝宗和市级传承人张邦宪,他们都表示, 梓潼戏和傩戏并无太大差别,仅仅是多请了个梓潼帝君而 已,目的也是保子嗣平安,以消灾祈福为主,仪式时间大 多为一天,即早起晚散。也许正是出于这些原因,道真三 桥镇的梓潼戏才会被认为是傩戏的一种。

据官方称,云南文山梓潼戏也是傩戏的一种,在实际 表演中表演者也不佩戴面具,而且剧目单一,与道真县梓 潼戏相似,只有一个《陈子春》,功能也和道真县相似, 不再具有消灾祈福的作用,求子、求功名才是其最重要的 功能。 不论是云南文山市还是贵州道真县,传承人都表示梓潼 戏是从四川传入的,《双富贵》的剧本中也唱到“学生陈文 孝,一字西蜀华阳县陈家桥人氏”(现成都市天府新区)。 这里作一个大胆假设,道真县和云南文山的梓潼戏都是由四 川梓潼县梓潼阳戏传出,但四川的梓潼阳戏在传播过程中丢 掉了原本傩戏的元素,逐渐演化为专为求子、求功名而设的 梓潼戏。以至于到了道真县后,以川戏画脸谱的方式改变了 道真县三桥镇的傩戏,出现了“裸体山王”这一人物。本文 只是提出观点,这些还有待考证。 

三桥镇梓潼戏的文化意义

三桥镇梓潼戏有着特殊的文化属性,最突出的是道真县 仡佬族的民族特殊元素,从三桥镇梓潼戏传承发展的角度来 看,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突出了三桥镇 梓潼戏的民族特征。道真县地处“黔蜀门屏”,是连接川渝 地区和贵州的纽带,自古以来就是汉族、仡佬族和苗族的聚 居之地,正是这样的条件使得仡佬族梓潼戏吸收了川渝地区 戏剧的唱词、唱腔,但又因为道真县相对闭塞的交通,梓潼 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在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 得以保留下来。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526/15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