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传媒
在自媒体勃兴、融媒体繁荣的时代,在集体追求短、平、快的阅读氛围影响下,典型人物报道由于篇幅较长、字数较多、阅读耗时长等特性变得不易传播。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可读性是摆在新闻采编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笔者典型人物报道的采写实践,现从“参与的宇宙”视角和大时空观出发,阐述增强典型人物报道可读性的可作为空间及创作体会。
新时代,“中国梦”激发了人们压抑已久的追梦热情,一时间涌现出许许多多追梦人,他们真抓实干,干出一番利国利民的伟业,探索出创新发展之路。各个领域都活跃着勇担使命的时代英雄,他们结合所学所长为履行大国担当提供方法与路径,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鼓与呼。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使命,应当敏锐捕捉社会动态,积极响应时代召唤,聚焦活跃在各个领域里的英才、劳模和群众代表;并通过典型人物报道来传正声、树新风,为广大基层建设者、追梦人提供成长范本,传承榜样精神。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样式,曾经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感染着全国的受众,掀起一股股向典型学习的热潮。然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典型人物报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度走向衰落,其社会教化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在自媒体勃兴、融媒体繁荣的时代,如何避免千人一面的典型人物形象,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可读性,进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是摆在当下主流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采写典型人物的立意着眼,结合笔者在《中华英才》半月刊社担任记者的一线采访实践,从具体案例切入,分别从采写前的准备、采写过程中的可能性挖掘以及报道后的效果评估与反馈角度阐述笔者对增强典型人物报道可读性的几点体会。
立足于“参与的宇宙”,追求客观真实与主观参与的辩证统一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特殊形式,典型人物报道的采写要遵循新闻写作的普遍性原则,即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和公开性;同时其也有自身特点,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典型人物的生平轨迹,挖掘典型事件的真相及其背后的人物精神,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温度,既要有大背景又不可失典型情结和关键细节。不可否认,不论主观意愿有多么强烈,记者在采访前、中、后期做了多少切实的努力,也很难全息式了解被采访对象及其典型事件的全貌。那么,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现代量子理论的重要旗手之一、核裂变理论先驱、“黑洞”概念的提出者阿奇博尔德·约翰·惠勒通过“参与的宇宙”理论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思想:我们所了解的宇宙并不是独立于作为观察者的我们之外的存在,而是由观察者的参与所构造的时空图景。这就是说,纯粹的客观的观察是不可能的,观察者必然成为参与者。
“参与的宇宙”理论对于写作,特别是对于典型人物报道的采写以及记者主观创造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新闻写作隶属于非虚构写作,不同于虚构性文学作品的创作,不可以天马行空地以主观意志决定所报道故事的走向,也不能随意左右局部细节的真实性。但是新闻写作毕竟属于创作范畴,需要记者保持高度理性,冷静地旁观整个事态发展过程,尊重事实。记者可以在采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参与度,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做积极的准备和拥有应对未知变数的良好心态,从而释放自己的热情。这就是说,记者可以通过前期的采访准备、中期的互动交流、后期的稿件撰写(其中还包括针对采访过程中不完备或未曾涉及的内容有了新的发现而进行的追踪采访和补充采访),以及稿件的确认与发布,始终以为时代传正声的使命担当,为英雄榜样立传的责任感为驱动,参与到被报道对象的生命过程中。这里结合笔者采写和报道上海弘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红芳的过程,具体谈谈笔者为典型人物报道《何红芳:从追求美好生活到守护万家幸福》采写所做的两方面的努力以及体会。
第一,通过恰到好处的提问、循循善诱的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被访对象的表达热情,使其从被动接受采访的状态自然地切换到主动系统梳理人生故事的状态。从典型事件的回顾中升华其之前未总结的或总结不具体、不详备的成长历程及其对该段人生经历的感悟,在助力其完成个人情感升华的同时为新闻报道提供更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第二,在撰写稿件的过程中,从错综复杂的素材提炼典型人物的精神特质与志趣禀赋;随着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旨在追求读者与典型人物“以神会神”的效果。
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何红芳在被困在某酒店期间接受了笔者的视频采访,这不利于全息式地了解人物及其企业风貌。由于事先了解这一情况,在对方负责人提供了一些素材(企业文化手册、关于何红芳本人的其他媒体的报道等)的基础上,笔者提前关注该企业的微信公众号,通过每条动态了解该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以及企业的责任感、发展历程、发展定位等,以做出一份比较详细的采访提纲。
在这期间,笔者不禁思考,一个没有突出的学历背景、没有对口行业经验的女性却可以在男性占绝对优势的电力行业站稳脚跟,并将企业发展成深耕智慧能源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在业界口碑良好,独占鳌头,其中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女性能够敏锐捕捉到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该企业将社会责任、公益事业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又在传达什么?于是,在接下来的沟通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对方谈论其心路历程及其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撑。
果然,何红芳回忆起走过的路,满怀感恩,昔日的激情重燃起来,开始娓娓道来。她强调虽然每个阶段都有不少困难,但更有不少“贵人”和转折的契机。于是,笔者追问契机从何而来?何红芳更开心了,将一次次似有如神助的转折归功为自己无心的善举,也就是一个人对社会传达了发自内心的、纯朴的爱,就会有更多爱的能量在其中往返流动起来,即人们常说的“爱出者爱返”。
康德有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经常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记者必须恪守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行业道德,既要对采访过程、采访对象怀有“盲人摸象”般的探索心和“挂一漏万”的谦卑心,又要对主观能动的有限性保持警惕心,如此才能在表达中避免言之凿凿。不论某种新技术在当时看起来多么有创造力或有益于社会,不论某种精神在当时多么被推崇,记者始终要为读者保留一定思考空间,留给时间去考验。
时代与个体、事件与社会的交融叠加
科技的迭代发展将人类带进了一个信息爆炸、资讯铺天盖地、万物互联的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如何从快餐式文化中突出重围,并于行业中独树一帜,保持常新常青?如何在快速、有效地传递正声的同时让承载典型人物灵魂的报道引发广大读者的共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或许记者需要在热情与理性的共同加持下牵引着创作的方向。那么记者应如何抓取并有效呈现人物的灵魂呢?这就像作诗一样,需要多下一些“之外功夫”。
最重要的“之外功夫”莫过于追随经典,借助古圣先贤的智慧拓宽个人格局与写作视野。《道德经》有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同时又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两相对照,那么,常与善人的“善”绝不可作常规意义的“善良”之意讲,“善人”是指遵循天道的人。结合上文所提到的何红芳案例,她每一步质的飞跃,看似是“贵人”的帮扶、机缘的来临,实质上可能是她遵循天道之后的水到渠成。那么天道又是什么?窃以为,就人的主观层面而言,天道就是“不以善为善”“不以美为美”,只是遵从一个人于天地之间做事不为外界所扰的本心。
何红芳偶然见到《我送红军过大江》这一摄影作品,为照片中划船女子的背影所感动,但她没有止于片刻的感动,而是私下里做了很多调研工作,以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及划船女子的原型。何红芳了解到该女子的原型竟然是她的同乡,随即出资打造了一尊雕塑捐献给家乡,以弘扬这种红色精神。此后,她也一直以该前辈为榜样,无私奉献,有志于做国家需要的事业。何红芳的一系列作为正是从自发到自觉地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何红芳之所以能够在电力行业异军突起,并不完全胜在企业的专业实力,而是因为其在做事业的过程中放开了格局,提升了认知维度,吸引了无限的资源。这些是何红芳做事业之外的“之外功夫”,而这正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提取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过程中,切不可拘泥于人、事、物、理、情的层面,宜“抬望眼”,仰望星空——天时。有道是“时势造英雄”。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催生出当时所需的英雄和榜样,典型人物必然希望于顺势而为中引领潮流,建功立业。那么,回归到典型人物的采写,在掌握典型人物的第一手资料之后,笔者通常并不会急于投入写作,而是透过素材捕捉与时代使命相契合的“字眼”“关键词”,从中挖掘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的信息。
以《中华英才》半月刊2022年第22期的封底人物《吴念博:以德固本泽千秋 因爱生慧福万家》为例,笔者试图从企业责任上下功夫挖掘这家企业的独特之处。单从产值上看,这家企业并不算“大企”“强企”,但是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国内外同行纷纷前来学习这家企业的管理之道,就连国外一些政要、研究机构等都纷纷来取经,试图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核”。笔者以为原因主要在于这家企业具有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则来自企业的创始人吴念博对文化自信、幸福中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迫切的使命感。
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追求数字增长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以国内发展为主的双循环格局,“双碳承诺”的问世,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已为世界所瞩目。全世界都在看中国如何处理平衡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协调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履行大国责任的同时保证人民的幸福。
与许多炒作概念、玩概念经济的企业家不同,吴念博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固锝模式,基于生产型企业的根基做出了一系列惊人之举:取消夜班,每年组织为期五天半的全员轮班制脱产学习等。通过采访,我们感受到了员工们内在满满的幸福感,感受到了这家企业深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其在行业内的极高声誉。而这正是当代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
但这对于典型人物的客户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成绩,是“果”,那么“因”是什么?又或者说,追根溯源,结出这样丰硕的发展之果的种子到底是什么?吴念博从二极管企业起步,如何在30年时间摸索出一条通过传统文化来濡养企业的道路呢?个人的成长绝非一日之功,这就需要将其纳入人生、家族乃至地区、国家的发展维度中去考量。
通过采访发现,吴念博非常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在企业内部提倡“家文化”。企业是一个两三千人的“大家”,而他的“小家”正是他追梦、圆梦的基石。吴念博追踪家族历史,以吴姓始祖泰伯作为“家文化”的源头和精神依托,以爱构建人与自我、人与他者、人与环境的关系。他又有机地将吴氏家庭与吴文化核心地苏州的历史结合起来,提出“至善治理”概念,让员工作为生命的主导者来进行自我管理,感受作为大家庭一员的荣耀感、幸福感、自豪感。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大时空观,他才敢于提出“创办千年企业”的发展理念。
就笔者而言,采访典型人物是基本业务。但是完成报道之后再反刍报道对象的精神气质以自勉应成为一种提升业务能力、思想水平的“习惯性动作”,进而让这个“习惯性动作”自己滚动发挥作用,成为采写典型人物报道的主观能动的基本要素。
笔者认为,在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可读性,切实发挥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教化功能与舆论引导作用方面。新闻工作者有着极大的作为空间,必须脚踏实地,亲近经典,于实践中拓宽胸怀格局,构建大时空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发挥自己的才情与能力,不断探索,以开放的心态围绕采访对象收集更多的信息,从而写出与民族文化“同气相求”、与典型人物“以神会神”、与广大读者“心心相印”的应时之作。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915/15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