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传媒

融合出版时代电子音像出版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

2023年08月16日 00:00

在数字化时代,融合出版是出版社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子音像出版作为一种介于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出版之间的出版业态,它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已经被严重压缩。前有传统图书出版深入人心的优势,后有“新贵”数字出版迅猛发展的强势,电子音像出版似乎毫无胜算,可以说是陷入了双重困境。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子音像出版社也迎来了重塑业态、提升自身价值的契机。在此机遇下,电子音像出版要想谋求转型升级,人才最为关键。现结合电子音像出版编辑的工作内容,总结分析电子音像出版编辑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出版社应有目的地对编辑进行培养,以使其适应融合出版时代的发展要求。

融合出版的新形势

融合出版现定义为“将出版业务与新兴技术和管理创新融为一体的新型出版形态”,该概念于2021年12月31日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融合出版概念及定义专家审定会议审定。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根据《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有关安排,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详细措施。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数字产品的硬件、软件不断更新迭代,读者的阅读模式和阅读需求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融合出版就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也是目前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融合出版的范围很广,有纸质数字融合、线下线上融合、文本多媒体融合、内容技术融合、知识服务融合、出版智能融合、标准规范融合以及跨平台融合等多种融合方式。这些新型出版方式打破了传统出版方式的限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以与读者进行深层次互动。此外,融合出版模式更强调编辑要具备整合各类资源的能力,能够为读者带来多元化的阅读感受和创新性的阅读体验。

电子音像出版社在融合出版时代的转型探索

挑战与机遇并存

音像制品是科技发展的代表产物,教育类、音乐类、影视类磁带、光盘曾在出版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子音像出版社也因此有过一段辉煌历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渠道发生了变化,这给传统电子音像出版带来了多方位、深度的毁灭式冲击。电子音像出版的传统载体介质如磁带、光盘逐渐被人们摒弃,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当前数字出版来势汹汹,行业革命方兴未艾,而传统图书出版仍稳如泰山,其优势地位不可撼动,更凸显出电子音像出版的困境。电子音像出版被数字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两头夹击,陷入进退维谷、危机重重的境地。目前,出版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媒体融合加快发展,这对处于发展十字路口的电子音像出版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虽然技术发展带来的业态革新势不可挡,但融合出版并非让电子音像出版社自绝于新媒体时代的洪水猛兽。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在融合出版方面的政策利好频仍;二是融合出版中的技术是为出版内容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三是融合出版的核心依然是出版人一直坚持的“内容为王”。因此,融合出版有国家政策为其提供保障,技术变革为其提供驱动力,内容生产则成为其原创生命力。目前国内很多电子音像出版社纷纷探索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化危机为机遇,利用技术实现内容增值,制定转型升级战略以突破低迷现状。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电子音像出版编辑的素养和能力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转型方向

2007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首批“盘配书”跨媒体出版试点单位,电子音像出版社开始了融媒体出版的尝试。事实上,主管部门对“盘配书”选题的审批非常严格,要求“盘配书”的图书选题策划一定要围绕电子出版物或音像制品,在选题申报时必须说明此电子出版物或音像制品配套图书的必要性,避免与图书出版社的选题重复、冲突。而且“盘配书”选题方向、申报数量都有较多限制,所以,电子音像出版社不可能仅凭增加的图书出版资质就走上一条融合出版的康庄大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图书出版社也可以在图书内附上二维码,让读者扫码即可享受多种阅读体验,电子音像出版社“盘配书”的竞争力更加难以体现。

因此,电子音像出版社需要挖掘本源,在融合出版时代找准发力方向,才能在困境之中冲出重围,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由于时代更迭的是传统磁带、光盘等介质,而不是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经营的音像、数字内容,这也回到出版人的初心——“内容为王”上来。如何发挥自身强项,打破内容生产和营销渠道壁垒,发挥创意,把独立的声、像、图、文等内容转化为多元化的融媒体出版物,是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实施转型升级战略过程中必须要深度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电子音像编辑作为转型升级战略中的第一资源,其素质高低决定着电子音像出版社在融合出版时代能迈出多大的步子。                                                          

融合出版对电子音像出版编辑的素养及能力要求

融合出版是指多方面的融合,包括技术集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人才融合等内容,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强的协同沟通意识和专业能力,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鉴于电子音像出版编辑在其出版领域更容易接触到多种新媒体形式,本文结合编辑的实际工作案例,对其应具备的素养能力进行归纳总结。

良好的政治素养

不论是传统出版,还是融合出版,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出版的生命线。编辑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政治导向的把关,正确判断稿件是否存在涉及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等方面的思想导向问题,是否存在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涉密、泄密内容,严格执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和送审制度。

不管出版形式如何变革,编辑在审读出版内容时,脑中的“一根红线”无论何时都不可以松懈。严把正确导向关要求编辑在开展工作时善于从政治角度看内容是否立得住、站得稳,看措辞表述是否符合中央精神、法律法规和出版管理方针政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体现到位,看文化品位是否高雅、格调是否健康。出版物一旦出现导向问题,就会让国家陷入负面舆论中,给社会带来精神污染,甚至还会影响出版社和编辑的自身发展。编辑应打好政治基础,既要靠学,更要靠练,以“一万小时定律”为实践基础,在无数次稿件的选择和打磨中培养政治敏锐性。

传统图书编辑在审读稿件时只需要专注于文字和图片,但融合出版中除了书稿,还可能含有其他多种内容形式,比如音频、影视、动画、课件、游戏、软件等。每一种内容形式都有不同的审读要求,而且这些稿件多数是动态的,这要求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要更专注,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时刻保持“红线意识”。每一种内容形式的稿件需重点注意的地方各有不同,如审稿过程中要关注视频中是否有某个画面或某句台词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或重要历史事件,作品中是否存在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的观点输出;网络游戏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了防沉迷系统,游戏画面是否存在色情、暴露、低俗等元素,游戏是否有屏蔽敏感词汇功能;电子课件中是否插入了链接外国网站的图片、音视频素材等。当稿件中出现政治性问题和敏感内容,编辑应立即树立意识警戒线,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初审无法把握的内容必须提请复审、终审,严格遵守“三审三校”制度,遇到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内容一定要进行申报。

扎实的文字编辑能力

扎实的文字编辑能力要求编辑要有语言文字把关能力、内容把关能力、体例把关能力和学术把关能力。其中编辑的语言文字把关能力和内容把关能力是审稿加工的核心,也是判断编辑能力高低的关键性指标,而学术把关能力则是对编辑提出的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1.语言文字把关能力要求编辑既要熟悉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又要掌握好编辑加工的分寸,充分尊重作者的原作,不能任意根据编辑的喜好修改稿件。

2.内容把关能力就是当稿件中出现涉及人物、史实、时间、资料、征引文献等的内容时,编辑要将内容核实工作做到位,能发现或订正原作的错误或疏漏,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核实,也要懂得辨别核实材料来源的权威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3.体例把关虽然复杂,但多属于技术层面的处理,特别是新媒体形式的内容,如视频、游戏、软件、PPT课件等的原稿中经常出现字幕的字体、字号、标点符号不统一,标题和排版的设计或层级混乱的情况。当这些内容为动态呈现时,就更需要编辑以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耐心对稿件进行规范和统一。

4.学术把关能力之所以是较高层次的能力,是因为一般编辑对作者所研究的学术领域不一定非常了解,特别是一些高精尖、新型的研究成果和理论,难以从知识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但一般编辑对稿件的观点是否正确、科学,论据和材料是否可靠、严谨,方法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积累做出判断。一般专业(学术)数据库、行业视频课、教育微课等类型的稿件都要求编辑在审稿中具备这样的能力。

新媒体应用能力

文字编辑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而新媒体应用能力是电子音像出版编辑在融合出版时代所应具备的一项实用的基本能力。就如传统图书编辑对排版软件、纸张类别、印刷工艺等这些出版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一样,在融合出版时代,电子音像编辑也需要掌握一些新媒体的应用方法,必要时还需要熟练使用某些软件以完成稿件的加工修改,如制图软件、音频制作软件、视频制作软件、格式转换软件等。

编辑还要适当了解一些视频拍摄、动画制作、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流程,因为这些环节的成本投入通常较大,做好成本控制能为出版社和项目带来正向经济反馈。另外,喜欢在新媒体平台上阅读的读者日渐增加,编辑也应多关注这类平台的运作模式,学习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的发布和运营模式,与时俱进,探索创新。

资源融合及创新设计能力

融合出版工作对编辑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内容创新,还要对产品呈现形式,包括装帧设计、融媒体形式、数字内容的表现形式等进行创新。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编辑在了解各种融媒体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再结合选题内容的特点、技术可实施的条件、读者的需求及应用场景、项目成本预算等,进行内容结构设计和产品形式策划。编辑需要在实践中持续提升对融媒体产品的策划和创新设计能力。

以“盘配书”选题为例,在“盘配书”选题策划中,“盘”是主体,图书反而为辅,如何突出“盘”的重要性,把“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电子音像出版编辑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盘”并不只是光盘,“盘”可以为任意数字载体或网络产品。如U盘能够储存大量的数据,小巧便携,又有典藏的功能,适合存放大规模或抢救性作品、专著等的数字资源,尤其是内含大量高清图片、音频、视频数据的数字资源;二维码现已广泛使用在图书中,为读者带来了更丰富和立体的阅读感受,但二维码受电子产品和网络的限制,对于低龄儿童来说,点读笔的趣味性更强,受限性更小,使用场景更广泛;在技术和经费有保障的前提下,还可以应用AR、AI等新技术,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更高层次的满足。

综合管理及执行能力

编辑是最深度参与出版项目的人员,因此出版对编辑的能力要求也是最高的,这反映在编辑需要具备对融合出版物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一个融媒体出版项目能顺利出版,并不只是靠一个编辑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其他岗位人员的协同配合。一个融媒体项目的运作周期,前期有组稿策划、市场调研、作者沟通、资金预算、出版形式创意和设计,中期有内容审核优化、技术开发、生产制作、上线发布,后期有产品营销、运营推广、运维服务等各个环节,如果某个环节没有衔接顺畅,就会产生项目失败的风险。因此,编辑必须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上下沟通、内外协调、综合管理的作用,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项目综合管理能力。

除了综合管理能力,编辑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项目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完成项目,创造项目最优绩效。编辑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承担传统编辑、项目经理、客服人员、运营人员等多重身份,编辑在做好自己本职编辑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通过与内容创作者、资源制作人员、加工编辑、技术开发人员、营销人员等的沟通协调挖掘出有效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制订最优项目实施方案;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自身良好的市场营销意识和市场运营观念,在内容生产和营销渠道之间架起坚实、顺畅的桥梁,使项目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电子音像出版在融合时代的出版价值。

综上,编辑历来被认为是“杂家”,传统出版时代提倡编辑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出版工作服务。如今,融合出版对编辑的要求不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难度上都已跨上更高一级的台阶,编辑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应对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电子音像出版社也要以人为本,要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将编辑培养为复合型人才,如此才能有效增强推动出版社业务转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816/1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