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都市艺术
谚语作为一种民俗语言形式和语言艺术,从各方面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貌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经验,是民众生活的文化全息图景。研究和再现平凉谚语对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对了解、研究平凉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播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重要价值。
谚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并通过口头流传的、言简意赅且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人民群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谚语资源十分丰富。先秦典籍中不仅有“夏谚”“周谚”,更有大量古谚。《史记》《汉书》亦记有不少名谚。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第一次记载了众多农事谚语。三国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宋陈旉的《农书》、元末明初娄元礼的《田家五行》、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均收集有农、牧、渔等生产类谚语。
平凉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谚语资料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文化产品,展现了平凉人的日常生活面貌及其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
平凉谚语之地域风俗
“罐罐担水满路跑,瓦罐不离井口破。”这则谚语与华亭安口窑瓷器有关,是说安口窑的瓦罐人人都在使用,人们用瓦罐打水,但是由于水井的口小底大,水吊到井口时瓦罐有可能会不小心被碰破。20世纪70年代以前,家庭用水主要用担子挑,其他地方则以木桶为主要容器,而安口镇盛产瓷器,担水的器物主要为瓷罐、瓷坛等。每天早上挑水时,木制水担上的坛坛罐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水浒传》中也有“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的说法。
华亭市安口窑陶瓷的历史悠久,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增修华亭县志》载:“(安口)窑头镇所烧之土瓷,为秦虞闬父在周朝作陶正创始,制造迄今。”《中国陶瓷史》中宋代窑址分布图标注华亭系西北旧窑址之一。安口杨家沟曾出土过宋、辽、金时期的瓷片,明代当地的制瓷工艺已经十分精湛,有“陇上窑”之称。华亭陶瓷始创烧于该县砚峡乡,后迁至安口杨家沟,清道光年间,又迁至安口河北的窑头镇。华亭人对陶瓷的珍爱体现在对陶瓷的广泛使用上,在“陇上瓷镇”安口,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能看见形状、色彩、功用各异的陶瓷器具。当地人连残破的陶瓷器具也舍不得扔,变废为宝,将瓷片铺在院内小径上,用破损的瓷器、陶罐垒成院墙,形成了民间所谓的“罐罐垒墙墙不倒”的独特风景。
“安口人搬家,有罐罐哩。”华亭县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安口镇的百姓习惯用瓦罐、陶罐和砂罐装各种东西,包括米、面、油以及一些小件日常用品,甚至钱财等贵重物品。其他地方的人们搬家时常见的是箱子、柜子等木制品,而安口人搬家时,缸、盆、碗、罐、坛较多。“罐”又和“贯”谐音,意指家庭财产多,如“金银满罐(贯)”“家财万贯(罐)”,于是就有了“安口人搬家,有罐罐哩”的谚语。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平凉地区志(下)》工艺品部分提到,华亭的瓷器从宋代即开始生产,明代制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华亭县的安口镇是明代著名的“陇上窑”所在地。华亭人对陶瓷的珍爱不但体现在对陶瓷的广泛使用上,还体现在他们的陶瓷崇拜上,他们给陶神建庙立祠,虔诚供奉。最早的陶神庙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用于祈求陶瓷业兴旺发达和制陶者平安健康。
“吃搅团,缠龙头。”这则谚语是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要吃搅团,这样做能够带来好运。“搅团”意为缠绕龙头,有吉祥如意的寓意。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平凉地区志(下)》传统节日部分提到,农历二月初二,俗云“龙抬头”,这一天多以炒熟的豆类、米花或面制的豆子为应节的零食,在这天还会食用搅团,期盼风调雨顺。“龙抬头”,实为“农”抬头,即开始备耕生产了。民间会举行隆重的“开牛”仪式,套上耕牛,在地上犁“田”字形或者象征粮囤的圆圈;人在“田”字形或圆圈内焚香致祭,期盼丰收。另外,在农历二月初二,农妇会净手掏灶灰于簸箕内,到院中边撒边以木棍敲打,口中念“龙抬头虎抬头,多样虫虫都抬头,一棒打在灰里头”,此谓“打灰簸箕”。农民多拿上木棒到田间“平地”,有石碾、石磨的人家需要抬起碾磙子一头或磨的上扇,以应龙抬头之说。
平凉谚语之乡土物产
“牛心杏,朝廷贡,小蕨菜,山珍王,一果一珍天下扬。”这则谚语是对平凉物产的总结,是说平凉的牛心杏、小蕨菜远近闻名。牛心杏因其外形像牛心而得名,果实色泽鲜艳,汁多味浓,已有160年的栽培历史。牛心杏的核仁可食用、可入药,出油率达40%,是当地大宗出口商品之一,清末时就驰名陕西、甘肃两省,同治年间曾为朝廷贡品。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平凉地区志(下)》名特土产部分提到,平凉蕨菜是区内名贵山珍之一,有“山菜之王”的称誉。其主要分布在庄浪、华亭等阴湿山区,质脆味美且无污染,含有较高的蕨粉、蛋白质、脂肪等滋补营养物质,又具有清热利湿、消肿安神之功能;全区每年出口蕨菜千余吨。在这则谚语中,“王”“扬”押韵,音乐美极强。
“五瓜子,倒泡牛”又称“倒卵叶五加”,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灌木丛和山坡路边,果实为椭圆状卵球形,根茎可入药,主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风寒湿痹等症,产于灵台县。《平凉药品简史》记载,平凉药材品种之多,自古多有记述。早在汉代,我国第一部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当地有当归、大黄、甘草等药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混战,经济凋敝,文化衰废,然而地处陇东的平凉在这一时期却相对安定,经济突飞猛进。南北朝的医学著作中有对平凉甘草、大黄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平凉府州各县上贡的药材有几十种之多。明代《平凉府志》记载,平凉有野生药材104种,韩王府和各县医药管理机构向朝廷进贡的珍贵药材共有56种之多。平凉出产的药材有“喜阴耐寒,生长于阴湿地带”的特点,崆峒区、华亭、灵台、庄浪、泾川、崇信出产不同的药材,是全省重要的生产地。2006年,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由甘成福主编的《平凉史话》也有记述,早在明朝,平凉的百姓就已经把种植中药材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平凉药材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无限。
“生到泾川好运气,罐罐蒸馍秃头梨。”泾川罐罐馍始创于泾川县的蓝家山,面白如雪,香酥可口,柔筋耐嚼,以形似小罐而闻名。早在汉唐时期,泾川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过往商人常用水果和馍馍敬献神灵,祈求旅途平安。泾川蓝家山的巧手媳妇选取顶尖小麦磨成面粉,用洁净的山泉水和面,经过搅拌发酵、揉搓成团等21道工序以及36个小时的锤炼,将面团放入蒸笼,炊烟袅娜,香气缭绕,献给神仙的贡品便隆重出笼。沿途客商口碑相传,罐罐蒸馍名扬天下。相传,清朝康熙皇帝西巡路过泾川,吃过罐罐馍后大加赞赏,将其定为贡品,罐罐馍因此身价倍增。罐罐馍具有酥软可口、醇香味长、热柔冷酥,以及长期存放不霉、不馊、不变味的特点。用开水浸泡罐罐馍,如白莲初绽,其味不减,是旅途常备之佳品。这则谚语中的“秃头梨”指的应当是现在常说的“泾川梨”,泾川本地人也称为“冬梨”,是泾川特产,个大且圆,色泽淡黄,汁水丰富。
平凉谚语之农业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一直以来,土地都是农民生存的基础。泾川地区有句谚语,“寸土寸金,地是命根”,表达的是相同的情感。2006年,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由甘成福主编的《平凉史话》记载,平凉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经考古专家二十多年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在与此地紧密相连的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旱生农作物标本。大地湾一期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炭化黍标本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相近,它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向前推了一千多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黍,然后才是粟。
“三月不光场,麦子土里扬。”光场是把碾麦场收拾成型的过程。在机械化生产没有大规模推广以前,田地里丰收的麦子要在碾麦场里经过碌碡翻来覆去的碾压才能食用。一个质量好的碾麦场必须平整光洁,下雨才不会遗留小水坑,有利于雨过天晴迅速晾晒麦子,因此农民们非常重视光场。光场要先用犁将碾麦场的土翻开,再用耙把土块耙碎,然后由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套着牛拉的耱依着地形地势小心翼翼地耱平。这些工作准备就绪,就只需要等一场雨,每年农历三月前后都会有降雨。春雨稍停,青壮年劳力们就套着牲口,拉着青石光面的碌碡,跟在撒麦秸的人后边开始卯场,湿润松软的土地被一层薄薄的麦秸覆盖,光面的青石碌碡碾压过后,光洁的场面就显露出来。这样处理过的碾麦场在晒麦子时就不会尘土飞扬了。
“糜地洋芋赛鸡蛋,又光又绵味儿鲜。”这则谚语是说糜子地里种的洋芋长得好且味道好。2009年,程炳文撰写的《旱地先锋作物——糜子》中有关于糜子播种技术的记载,马铃薯的耕作土壤比较疏松,播种时,土壤的养分应尽可能多,马铃薯是喜钾作物,收获后土壤中氮素的含量比较高;种植马铃薯的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杂草少,尤其是单子叶杂草少,对糜子生产较为有利。何瑞莲主编的《平凉故事》中也有关于华亭洋芋传说故事的记录:受虐待的儿媳无意间挖草根时挖到了一种“圆豆豆”,十分美味,这种“圆豆豆”就是洋芋。华亭盛产洋芋,平凉地区有不少关于种植洋芋的谚语,如“洋芋要垄土,一亩能顶一亩五”“一颗洋芋一把灰,洋芋结成一大堆”等。
平凉谚语之畜牧生产
“夏季要喂好,冬季勤换草。”这句谚语的意思是畜牧养殖时,夏季一定要保证牲畜食物充足,冬季要勤换草料,以保证牲畜健康。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平凉地区志(上)》第五编畜牧部分显示,平凉畜牧业历史悠久,从伏羲氏“教民佃渔”到战国秦初乌氏倮的“斥卖牲畜”均可窥得平凉古代畜牧业的踪迹。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北地郡置牧师令,主管畜牧业生产,设牧师苑,主管马、牛、羊等家畜。到了汉代,平凉一带可谓“畜牧为天下饶”。当地的百姓也积累了不少畜牧生产的经验,留下了大量与畜牧业相关的谚语。
平凉地区的畜牧业历史悠久,牛的养殖从西周时便已经开始,养猪的历史可上溯至六七千年前,羊的养殖源自夏商时辖地“群羊塞道”,秦汉至唐,养羊业更为发达。因此,平凉地区民间积累了很多与牲畜养殖有关的谚语,如“勤垫圈,勤打扫,圈通风,牲口好”“吃饱不加鞭,喝饱不转弯”“要想来年种好田,冬天牛要喂把盐”“牛怕圈里水,马怕满天星”等。
商周以来,平凉地区养驴业兴盛不衰。1959—1980年,平凉地区驴的饲养量在10万头以下;1998年,平凉地区驴存栏达到了15.04万头;2002年,平凉地区驴存栏达13.68万头。商周时期,周穆王曾在今平凉域得“八骏马”,视为宝。秦汉时设牧师苑,唐时置牧监,建马坊于歧、豳、泾一带,养马受到了朝廷的重视。贞观二十年(646),太宗李世民特意到西瓦亭观马政。仪凤年间,太仆少卿李思文检校陇右诸牧监使,后又设群牧都使,每群牧设南、北、东、西4使。天宝十三年(754)春,太子李亨至平凉郡,“阅监牧马,得马数万匹,又得勇士五百人,军威始振”。宋代每年遣使到渭州、泾州市马。可见平凉地区的畜牧养殖历史悠久。
平凉谚语之方言土语
“你哼哩,我哈哩,挣下钱了亭扒哩。”这则谚语是说一起合伙做生意,挣了钱平均分配。《甘肃经济概况》显示,平凉为陕甘宁货运之咽喉、陇东商贸中心,行栈、过载店颇多,商人俱坐镇于此,虽表面不甚繁华,但殷实之。凡甘、宁、青之纸烟、杂货、百货、棉花等商品价格皆由此决定。民国时期,华亭已经有棉布、杂货、山货、药材、粮油、皮货、五金及旅店等私商547家,1357人,多为外籍人经营;本地人多以驮畜贩运、转手倒卖和经营饮食服务等小本生意为主。
“麦怕胡墼,荞怕柴。”“胡墼”为平凉方言,是土块的意思。这则谚语是说,小麦种植时最怕地里土块太多,荞麦种植时最怕地里杂草太多。小麦、荞麦都是平凉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地人积累了不少农业种植经验。平凉地区还有其他关于种植小麦和荞麦的谚语,如“小麦不怕草,就怕圪垯咬”(“圪垯”就是土块),“麦怕连阴雨,荞怕种上雨”等。
“胡墼打碎地耱平,庄稼不长不由人。”这则谚语是说,把土地上的土块打碎,用耱将土地平整,这样庄稼就长得好。耱是用手指粗细的树枝编在长方形木框上的一种农具,用来平整翻耕后的土地,使土粒更酥碎,有时也用来保墒。使用时,把耱平放在翻耕过的田地上,由牲畜拉着前进,操作者站在耱上,或者用石块放在上面,以增大对土面的压力。
在生活中,谚语以简短易记的语句总结生产经验、传授知识、讲述基本道理、指导或规范人的社会行为,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社会生活教科书,对民众具有直接、规范的教化作用。研究和再现平凉谚语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对了解和探讨平凉历史文化,传播丰富的生产知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912/14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