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临夏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2023年08月15日 00:00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有着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且,保护、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让海内外人民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临夏州当地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避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受到环境影响而消亡。现进一步对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分析与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文化工程,应当在进行合规挖掘、科学整理的前提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甘肃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民族风俗、民间文学、工艺技术、节庆礼仪等。为了让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弘扬,使公众能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根据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安全的保护。

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利用非遗教育奠定感情基础

近些年,甘肃临夏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非遗项目优势,建设了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原生态艺术团以及非遗场馆等,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临夏州有关部门还通过颁布相关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建设非遗传承教育学习基地。比如,临夏州茶马古市建立的临夏花儿演艺馆创新应用了“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企业经营”的发展模式,搭建了传承花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不仅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塑造了鲜明特色的文旅品牌,还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花儿人才,让民间民俗文化得到了有力的传承发展。早在2004年,甘肃临夏州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称号,其中和政县、康乐县被分别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和“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利用这些非遗开展传承教育,能够大大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始终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并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事业中。除此之外,临夏州当地各县市还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教育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向他们介绍非遗文化知识、展示传统技艺等,促使他们能够近距离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并主动学习、传承临夏州的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利用非遗促进经济增长

2018年,甘肃临夏州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当地政府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非遗就业工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临夏州临夏县、积石山县相继建立了临夏砖雕和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两个国家级非遗扶贫工坊,该非遗扶贫工坊的建立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了生活困难,并增加了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与此同时,临夏州各县市还基于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了临夏雕刻葫芦、东乡族刺绣工艺等9个省级非遗扶贫工坊,依托非遗就业工坊开展扶贫教育,吸收并培训了超过4000个学员,让他们得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相应的非遗文化知识与技能,并利用这些知识技能实现经济创收,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科学探索非遗传播新路径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甘肃临夏州成立了大量非遗电商店铺,经营项目内容主要包括葫芦雕刻技艺、东乡油炸食品制作技艺以及木雕、蛋雕技艺等,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了非遗的有效传播发展。2021年4月,“天才妈妈×东乡绣娘”公益品牌亮相上海时装周,舞台上模特所穿的精美服装是杨梅兰等50余名来自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的绣娘用12个日夜,以“平绣”“剁绣”等独特的针法绣制而成的。依托这种公益时装秀活动与互联网直播的形式,甘肃临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刺绣充分展现在大众面前,吸引了大量潜在消费者,成为甘肃临夏州的知名品牌,并为当地家庭妇女提供了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

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不足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工作中,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目前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由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而言,其各个环节的工作都离不开优秀人才或者专业团队的支持,当相关从业者的业务能力或者素质不过关时,就会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虽然近年来甘肃临夏州政府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是在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相关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并未全面深入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系统化的研究和学习,还缺乏积极掌握新技术与新方法的主动性,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难以持续提升。此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以在短时间内转换为实际性的经济效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资金有限的问题,从而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才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这也是甘肃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遗数字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如今数字化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加强非遗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关领导与相关工作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到将数字化技术融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重要性。当前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缺乏完善的数字化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水平较低,数字化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一些管理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良好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未能将本职工作与数字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影响了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匮乏

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甘肃临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财政困难,难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各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资源储备不足。临夏州一些乡镇地区更是因为经费短缺而无法顺利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建档等保护工作,无法为该项工作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多为安排一些兼职人员负责相关非遗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存储保护,由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成效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临夏州各乡镇地区的年轻人都选择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当地现有的非遗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某些非遗找不到传承人,进而会导致非遗失传。有关部门没有针对非遗传承人制定健全的激励措施,导致非遗保护组织机构难以招收到大量年轻的学员学习和传承非遗。如果单单依赖老一辈手艺人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去传承非遗,必然不利于临夏州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实践改进措施

组建人才队伍,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任何行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人才都是保障行业稳定持续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不例外。甘肃临夏州当地政府要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避免非遗遭到破坏,就必须高度重视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组建起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非遗保护传承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首先,临夏州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从市场上选拔出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与高度责任心的专业人才,确保他们能够履行好自身的岗位职责,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做好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其次,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非遗保护的专业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促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好各项新技术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全面提升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水平。除了要注重提高非遗保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外,还必须确保他们能够掌握相关法律理论知识,有效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这样能够保证他们合法合规地开展日常工作,避免出现违规违法的操作。最后,政府有关部门还需加强与高校、民间非遗机构的合作交流,科学指导其加强对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广大学员积极学习、传承当地传统技艺,最终达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当地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通过设立非遗保护专业,为社会培养输送具备一定专业能力与素养的人才。

科学规划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工作,构建非遗资源库

在数字化时代,任何行业的建设发展都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为了全面提升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任务量,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划,合理引进并应用各项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基于科学完善的规划布置作业,指导各区域有关部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建设,能够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效果。有关部门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工作的性质、内容与业务开展要求,合理构建非遗资源库,将文字图片信息转换为电子数据,以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同时便于相关工作人员随时随地调取、使用资源,以此为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加大非遗保护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渠道来源

在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中,有关部门要科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结合该项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与业务开展需求,逐年适当加大相关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充足,重点非遗项目抢救经费能够切实落到位。有关部门还应根据临夏州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与需求每年安排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将其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中,并督促当地有关部门规划利用好专项经费,优化改进非遗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利用新媒体渠道加大对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保护开发中,有效拓宽临夏州非遗保护工作的资金来源渠道,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需要大力保护与传承。因此,临夏州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工作,适当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组建一支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专门负责非遗项目的保护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工作,构建非遗资源库,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价值,全面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815/13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