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原真性视角下广州乞巧民俗文化传承的再思考——以珠村为例

2023年03月10日 00:00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现以“中国乞巧第一村”广州天河区珠村为例,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口述访谈等方法,剖析珠村乞巧民俗文化的传承状态。珠村乞巧文化的原真性在于其代表了当地原住民的乡土文化,研究基于原真性原则提出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传承策略,以期为广州传统文化保护提供思考。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广东省明确提出各界要更加关注并采取措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推进对乞巧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原真性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国内乞巧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虽然丰富,但如何基于原真性实现乞巧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缺乏系统讨论和总结。

广州珠村始建于南宋,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辖下的珠吉街,民俗活动丰富,保留有舞狮、拜太公、扒龙舟、摆七娘、唱大戏等传统民俗活动。珠村享有“中国乞巧第一村”“广东省乞巧民间艺术之乡”的盛名,其乞巧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1年,珠村乞巧开始为媒体和学术界所关注,其中以储冬爱等学者的关于乞巧文化的女性话语研究为代表,陶伟、杨静等学者则关注乞巧节庆的重构与传承。从2005年至今,在市、区和街道各级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广州乞巧文化节已成为广州市重要的民俗节庆活动,“珠村乞巧”亦成为天河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文化品牌。

然而,作为广州典型的城中村,当下珠村该如何调适乞巧节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其乞巧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现今的乞巧节事是否如实呈现或延续当地的文化记忆?基于多重身份属性的叠加、广州城中村空间形态的特殊性、民俗文化与城市文化共存等诸多背景,如何传承发展珠村乞巧文化?上述问题需进一步思考。

本研究基于2016—2019年期间对珠村乞巧民俗开展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口述访谈,尝试剖析原真性视角下乞巧民俗文化的传承现状和活化思路,为促进广州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新思考。

从传统乡愁到现代城市记忆的珠村乞巧民俗

历史发展与地域特色

珠村乞巧节,当地亦称作“七娘诞”“姑娘节”“女儿节”。关于广州乞巧节事的记载可追溯至宋代,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云:“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清末民初,广州乞巧民俗达到兴盛时期,成为家家户户每年的盛事。辛亥革命爆发后,传统民俗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民间组织开展的乞巧活动也大为减少。广州乞巧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迎来了短暂的春天,1957年举办的广东民间工艺展览中便有许多乞巧工艺品。20世纪80年代,广州乞巧民俗文化开始复苏,其中天河、黄埔、番禺等地逐渐恢复乞巧摆贡。1999年,珠村重新开展“摆七娘”民俗活动。2002年,珠村乞巧民俗文化开始对外展示。2005年6月,广州市相关部门联合承办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至今广州乞巧文化节已在珠村和广州市内大型会场成功举办18届,成为广州富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与其他地区以“拜”为主的风俗不同,珠村乞巧节事以“摆”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摆案物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四类:寓意牛郎织女相遇的牛、鹊桥、七娘盘、牌坊、七张椅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蔬果等;寄托美好愿望和期盼的各种花卉、红枣等;用来美化生活环境的各种植物等。传统乞巧工艺品如珠村牌坊、鹊桥景观、七娘盘、乞巧公仔和斋塔等,在一代代人的坚守下也得以传承。珠村乞巧节事以“摆”为载体举行系列传统仪式,包括七娘会、睇七娘、迎七娘、拜七娘、乞巧、吃七娘饭、送七娘等。珠村以“摆”为主的传统乞巧民俗活动,展示形式相对固定,参与主体多为村中女性。近年来,在还原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嘉年华活动,如七夕典礼、七夕游园、七夕集市和汉文化主题体验等,形式灵活多样,参与人群多元化。

传承现状

本土与外来兼容

珠村当地民众的包容和开放为传统节事注入了新活力。以往“摆七娘”多由未出嫁的女孩亲手制作,现今摆案制作者已不受身份、年龄、性别等因素限制,男女老少皆可参加。调研显示,参加乞巧文化节的居民主要为本地的青年女性,外来游客则以城市高龄女性群体为主,男性群体参与度不高。

文化展示途径和形式趋向多元

乞巧文化的展示途径发生了变化。过去过乞巧节是在女性闺房中制作摆案,后改为在祠堂内摆案;现今巧婆们仍集中在祠堂内进行摆案的制作和展示。但节事空间类型则随着活动内容的丰富变得更加多元,包括祠堂(明德堂)、书斋(东溪家塾)、庙观(北帝庙)、作坊(七社)、公园(乞巧苑)、文化设施(乞巧博物馆)、广场(七夕文化广场)和学校(珠村小学)。除了沿袭传统仪式外,近年来乞巧文化节还增加了乞巧游戏、汉服表演、赛巧会和创意市集等大型活动。

形成文化创意品牌

2005年至今,珠村乞巧民俗文化已成为广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问卷调查显示,近40%的游客对乞巧文化感兴趣,因乞巧传统习俗参加活动的游客占比约为14%,可见珠村乞巧节在广州市民中已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乞巧文化进课堂

乞巧文化所歌颂的心灵手巧和乞巧智慧通过进课堂的方式伴随年轻一代的成长。2011年,珠村小学成立乞巧民俗文化教育基地,通过编写乡土教材,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巧艺课程,聘请巧姐巧婆指导学生开展手工制作,举办七夕文化诗词比赛,培养学生“乞巧五育”——乞巧德育、乞巧智育、乞巧体育、乞巧美育、乞巧劳育。

 珠村乞巧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内涵

珠村乞巧民俗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就需要理清其原真性要素的具体内容。作为传统的以女子为中心的民俗文化节,珠村乞巧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在于其代表了原住民的乡土文化,包括四大要素:基本性质、结构、形态以及功能(如下表)。

珠村乞巧民俗文化的原真性要素表

基本性质

以七仙女为崇拜对象,乞求心灵手巧,追求美好生活的传统节日

基本结构

摆供

七姐衣、七姐鞋、七娘盘、七姐香、七姐秧、七姐斋、鹊桥、牌坊、纸通公仔、刺绣、手工鲜花瓜果工艺品等

仪式

七娘会—睇七娘—拜七娘—乞巧—七娘饭—送七娘

内容

摆供乞巧、吃七娘饭、祭拜、看七娘戏

基本形态

民间活动

官方大型展演

基本功能

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城中村社区人员交往,增强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

展示传统文化品牌,带动村民文化创新,增强村民文化自信

注1:①七娘盘:也称“七姐盘”,源自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高挂在整台七娘的后上方,用来迎七仙女。

②七姐秧:也称“拜仙禾”,是用稻谷浸发的禾秧,是广东乞巧的特色。

③纸通公仔:将一张张用植物造成的草纸卷成条状,用糨糊粘好,再裁剪、编制成各式公仔,整个公仔呈通透状态。

④睇七娘:又称“看七娘”,姑娘们将各种奇巧的物品摆出来供人观赏品评。

注2:相关名词引自《七夕天河梦圆天河》。

 原真性视角下珠村乞巧民俗文化传承的困境

溯源珠村乞巧民俗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发现:乞巧文化原真性的基本结构要素会随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但乞巧文化的基本性质则是传承过程中不可突破的“底线”。对照原真性这把文化标尺,目前珠村乞巧民俗文化传承存在以下困境。

与现代城市文化的联系减弱

“珠村乞巧”作为一种村落集体仪式,其也是以往传统村落内部乃至村落间交往的“中介”。这种交往在传统意义上主要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表现为物质的交换与流动,反过来又对珠村的民俗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第二则是促进人员的融合,并影响着珠村人的脉系传承。

但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一根植于农耕时代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联系减弱。调查显示,仅有14%的受访者的参与动机是希望重温乞巧习俗文化。传统乞巧摆案缺乏创造性转化,而年轻一代更热衷于丰富多元的现代都市文化,对乞巧文化的兴趣比老年人低。乞巧文化的受众较为有限,中老年人相对较多,青少年较少。游客重游率不高,据统计,57%的受访者是第一次参加,26%的受访者参加过三次以下,仅有17%的受访者参加过三次以上。

 文化节过度形式化的争议

广州乞巧文化节能够较好地维持乞巧文化原真性的基本性质及基本结构,并积极开创赛巧会、创意市集等新形态,但一些活动也因为过度形式化而失去了原真性,如乞巧相亲活动。珠村当地民间艺人希望在扩大乞巧文化影响力,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节事活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不要过于舞台化。老一辈和年轻一代在“保持珠村乞巧文化特色为主”还是“满足新时代需求为主”的选择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传统节事空间受到压缩

节事空间承载着举行传统节日仪式的功能,珠村乞巧节事空间是乞巧民俗文化最重要的生存环境。珠村乞巧节的传统仪式主要在祠堂举行,祠堂类的节事空间分布零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珠村由市郊农村转变为城中村,乞巧节期间主要以社坊为单位准备七娘点摆案,且数量日益减少。珠村虽保存有多处祠堂,但部分已处于废弃或长期闲置的状态,丧失了乞巧文化载体的功能。

基于原真性的珠村乞巧民俗文化活化策略

宣传文化核心价值,培养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民俗文化的参与群体发生了变化,形式内容有所调整,但它始终是牵系宗族血脉的纽带,是原住民乡土情怀的代表。因此,应在社会层面进一步宣传乞巧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核心价值。

在保障乞巧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可通过传播媒介对乞巧文化及其保护传承工作等进行全方位的展播,利用公共展示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将乞巧民俗文化传统等编写入中小学教材,在大学中开展主题讲座等,广泛普及乞巧文化的相关知识,培养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保护意识。

创新文化传承与活化机制

基于乞巧传统民俗进行文化开发,通过媒体平台掌握和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台账,增强文化服务效应,鼓励大众积极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过程,避免节目过于舞台化;整合形成多节庆的文化产业集群,塑造以乞巧节文化为主,其他节庆文化为辅的节庆集群,可以打破单一节庆的时间限定;结合节庆文化引入商业投资,依托手工艺及广绣等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生产,提高游客重游率,并通过网络平台开拓乞巧工艺品的市场。

利用好节事空间

珠村因城区扩展成为典型的城中村,但村内的祠堂、庙宇、社坛等仍保留至今,其中保存完好的祠堂达33处之多。因此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及珠村当地居民的愿景,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节事空间规划原则,做到规划先行,分类分策,利用好珠村节事空间。基于“城市触媒”理论,充分利用城市微改造等方式,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祠堂、书斋、庙观等历史建筑进行渐进式改造,尽量还原举办传统仪式的空间环境。根据节事活动内容,节事空间则可重点增加景观节点,增置参与性设施,通过串联节事空间节点,形成不同主题的游玩观赏路线,以满足游客不同的文化需求。利用好节事空间可给珠村乞巧节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激发珠村乞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活力,吸引社会关注广州其他地区的乞巧文化节事空间,进而形成城市开发的联动效应。

 对广州传统乞巧民俗文化传承的再思考

作为岭南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村乞巧民俗文化蕴含着岭南人民美好的精神诉求,代表着一方乡土文明。原真性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的标尺,应充分发挥原真性对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重要引导作用,唤醒民众的文化记忆。

相较于乡村及城市郊区,城市中心传统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更具复杂性,不仅要从原真性的视角进行剖析,还需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活化传承,如提升城市民众的文化认同感,注入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民俗文化“走出去”。如此,传统民俗才能融入新时代文化内涵,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储冬爱.乞巧的复活与蜕变——以广州珠村“七姐诞”活动为例[J].民族艺术,2009(03):38-45+93.

[2]储冬爱.“城中村”民俗文化嬗变与和谐社会调适[J].广西民族研究,2009(03):90-95.

[3]储冬爱.“城中村”的民俗记忆——广州珠村调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4]储冬爱.“城市乡间化”与乡村节日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6(01):42-48.

[5]陈慧灵,蔡水清,陶伟.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J].地理学报,2014,69(04):553-565.

[6]梁凤莲.论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传承[J].探求,2015(04):10-15+30.

[7]刘晓春.乞巧拜仙金针度人——宋以来广州地区的“七娘会”[J].粤海,2016(05):88-96.

[8]陶伟,程明洋,符文颖.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传统宗族文化的重构[J].地理学报,2015,70(12):1987-2000.

[9]徐曼玉.传统节庆原真性与旅游感知价值研究——以恩施女儿会为例[D].武汉:湖北大学,2017.

[10]杨静.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探讨——以广州珠村“乞巧节”的保护为例[J].文化遗产,2009(04):32-35.

[11]曾应枫,冯少贞.七夕天河 梦圆广州[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

[12]赵建华,佘美萱,何怡帆.广州珠村乞巧节事空间微改造研究[J].广东园林,2017,39(05):38-43.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310/13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