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文旅

长城艺术的保护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价值

2023年03月01日 00:00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线性文化遗产。它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历代长城遗迹总长21196.18千米。中国历代所修建的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虑到长城遗迹繁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要在长城本体的建设层面上进行,还需要进一步发掘长城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以及人文内涵,推动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传承。以长城文化带为中心,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搜集和整理,在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文化线路。

长城艺术的概念

长城实际上分为两条线路:明线是众所周知的长城,暗线则是指具有人文、历史、建筑等文化积淀的边城文化脉络。从一定意义上讲,长城艺术是长城沿线各种社会形态的一种文化载体,其艺术形态多元化,与民俗、生活形态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文化表现形态,并以不同的方式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长城艺术是长城文化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一项宏大的军事工程,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边城艺术是对长城沿线地区军事体制下驻军地区的艺术的总称,是长城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长城文化的典型代表。

边城艺术既有建筑艺术,也有人文内涵。边城艺术的内涵及外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其中,建筑艺术可划分为城门、民宅、庙宇、官邸等类型。现存的边城建筑艺术中,以砖雕、木雕、石雕、壁画等为代表,而剪纸、版画、面塑、泥塑则是边城人文艺术的代表,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动写照[1]。

图片1.png

图1 木雕(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城文化的延续依赖于一件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实物,而长城沿线分布的艺术形态则是长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价值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平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发掘、保护和展示长城沿线分布的各种艺术形式,是长城与大众文化交流的切入点,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人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长城艺术的保护

建筑艺术的保护

古建筑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被保存下来,供人们欣赏,并从中获得启迪。古建筑因其建造师、形成年份和所在地域不同,所以具有的价值也不同。在很多城市,古建筑已经成为当地的地域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有关部门开始逐步修复古城墙、城门、重点民宅。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因素,许多艺术价值极高的建筑和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

因此,保护长城文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促进重大修复和保护工程的开展,积极抢救和修复损毁的文物,并有预见性地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但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展时,以修缮为目的反而导致文化被毁坏的情况时有发生。2014年8月,辽宁小河口段长城在修复工程中,许多古代石刻被丢弃、掩埋于山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15年,山西建设杀虎口风景区时将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宅全部拆除,包括那些精美的砖雕和石雕,通过“拆旧换新”的方式进行杀虎口堡复建。文物建筑代表的并非历史的一刹那,而是历史的见证。故而每一时期的文物建筑所附加的价值不尽相同,其都是应该被保护的对象。然而,很多长城沿线的建筑、壁画、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都受到了严重的损毁。保护长城艺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收集长城沿线艺术信息,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近距离地感受长城文化,深入发掘长城艺术,用收集到的信息展现长城艺术文化的价值,用影像重现它们过去的辉煌。

面对长城艺术日渐消亡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保护长城艺术,坚持“原生态保护,局部加固,重点修复”的原则对长城文物进行修缮,尽可能地保留遗址原貌。对损坏较大、无法再利用的砖雕、石雕、木雕等,应集中保存,采用旧料(如旧砖瓦等)进行修补,既可保留其时代特征、文化价值,又可以节省一定的资金。1935年,梁思成在《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中,提出了“修旧如旧”的古迹修复原则,为长城沿线建筑艺术的修缮与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2]。“修旧如旧”是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重要条件,然而“旧”并非艺术最根本的色彩,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此外,长城文化是中国古代修建和使用长城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中华民族精神。边城艺术是长城文化的代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与保护边城文化,在留住原住民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使长城文化得以流传。

人文艺术的保护

长城的人文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许多民俗文化被认为没有实际的利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消亡。当代大多数人都忽视了民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许多技艺高超的匠人因文化程度有限,无法用书面的形式有效地保存和延续自己的技艺,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口头和演示的形式将技艺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工匠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归纳为简洁明了的口诀,从而得以口口相传,而这种方式就是让民间技艺得以传承的主要路径。

长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重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在保护和传承长城人文艺术时,要做到因艺制宜。然而长城人文艺术的传承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面临失传的危机,如果可以将民间技艺与非遗技艺纳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统中,就可以进一步丰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内容。对于非遗传承人,则应构建非遗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并鼓励更多的年轻一代将非遗技艺传承下去。传承古老的技艺不仅是老一辈工匠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年轻人的职责和义务,组织年轻一代去体验和学习,进一步培养其对长城文化和人文艺术的热爱。

仅依靠口号传承古老的技艺,是没有意义的。要对古老的技艺始终保持一个清晰的认识,将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真正地继承下来并推动其不断发展。以木匠和石匠为例,以前的木匠分为粗木匠和细木匠,粗木匠负责挑梁、造架,细木匠则是以此为基础负责门窗和木雕装饰[3]。在细木匠的工具箱里,往往有数十把雕刻刀。粗细工种的划分,代表着每一种工艺的完成都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石匠也有粗细之分,采石匠负责上山采切不同大小的石头,雕刻匠则负责打磨、雕刻原石。后人所看到的石像、版画,都是他们用精湛的手艺在石头上留下的一道道痕迹。所以,在继承传统工艺时,不能马虎,要着眼于大处,着手于细微之处。同时,还应引进新型材料,运用新技术,结合时代特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通过新旧相融,进而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不仅能丰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内涵,而且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经营手段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例如,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吕胜中先生的“小红人”系列作品的创作灵感就是源自民间剪纸。当民间剪纸与现代美术理念碰撞、融合,“小红人”作品就从民间的炕头、窗棂走向了世界,赋予了剪纸艺术新的能量,也使艺术被更多人发现。此外,版画、砖雕、木雕等都是长城沿线各种社会形态所产生的文化载体,其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不竭源泉。

图片2.png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传统的民间工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各地人文艺术的存在,推动了城镇乡村的发展,利用区域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对提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

长城文创现今尚处于探索阶段,而长城沿线的地方艺术形式则为长城文创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灵感。将长城艺术和长城文化创意作品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长城艺术的价值,促进长城文化与当下文创发展的融合,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长城艺术、长城精神。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以借助现代化数字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数字档案,记录长城的“过去”和“现在”,以供保护、修复、复原和文化交流使用。针对长城重要点段,运用VR/AR技术,全景式展示长城文化资源,使观众身临其境;同时集中展示长城周边生态、沿线风光、非遗民俗、特色旅游,全方位提升游客的体验,实现长城旅游的“二次营销”。还可以整合现有设施和数字资源,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官方网站和数字云平台,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完善文物和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图文视频和精美影像,品读长城史话、人文事迹、诗词歌赋、非遗民俗,集中展示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提高长城的文化吸引力、精神凝聚力、品牌影响力。

2021年,武威市长城文化保护研究院工作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河西长城的艺术图片资料,对长城沿线古城墙上的木雕、砖雕、石雕、剪纸、庙宇壁画等艺术文化载体在长城沿线各区域的风格特点及演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不断搜集和整理长城第一手资料,为长城艺术数据库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城艺术数据库致力于向更多热爱长城的人士和机构提供服务,为发掘、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摄影展览、网友分享照片、纪录片、宣传片、短视频讲述“长城故事”,汇集长城沿线市县级文物资源和旅游景点,与长城文化关联,形成长城历史、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用影像的力量,见证长城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与古老长城对话,欣赏民俗风情,传播长城文化精神,传承民族精神。

历朝历代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军事防御,长城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巍峨矗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碰撞、融合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长城文化体系,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展开深入研究。我们要深入发掘和充分展现长城文化价值,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以文化资源为支撑、突出文化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丰富长城文化的内涵,使历史变得更加生动、立体,而且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重视发掘长城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认识长城,参与长城保护,筑起保护长城的“长城”,更加生动地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国民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邹统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价值的锚定与具化机制探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06):27-34+153..

[2]侯雪鹤.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规划策略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20):174-177.

[3]许海军.基于世界文化遗产视野的嘉峪关长城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2,45(05):121-127.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3/0301/1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