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融合机制探究

2023年01月16日 00:00

将非遗文化有效融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教育体系,有助于地方高校打造特色竞争优势。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就是在对非遗文化进行内涵挖掘、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寻求非遗文化、时代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契合点,进而重塑文化生态,实现文化共生体的协同发展。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地方高校迅速成为区域非遗文化新的“栖息地”。一方面,地方高校承担着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使命,保护和弘扬区域非遗文化义不容辞;另一方面,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巨大价值,为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与特色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基于此,将非遗文化有效融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

然而目前国内地方高校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并不乐观。多数地方高校或表现得太过功利性,使得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却流于形式;或缺乏有效的传播机制,导致非遗文化传承效果甚微;或难以让师生对非遗文化形成有效认同,影响了传承研究、实施的深入和普及。究其根源,在于非遗文化带有较强的民间属性,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导致在传承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非遗文化与原生态的“割裂”,使非遗文化丧失生命力。

由此可见,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创新关键在于优化地方高校的文化生态,改善非遗文化在高校的生存土壤;在对非遗文化进行内涵挖掘、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寻求非遗文化、时代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契合点,以实现非遗文化与承载着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进而重塑文化生态,实现文化共生体的协同发展。

非遗文化的价值构成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价值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是指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信息或特征被特定目标人群所感受、认知后带来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神价值,包括感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的审美体验,由历史印记触发的个体或群体记忆产生的情感认同,由特定仪式或图腾带来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依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人类另一种伟大的精神创造,其内容、内涵比起物质遗产更为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反过来又世代塑造并延续了该民族一脉相承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

第二,科学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科技元素、方法论、认识论内容所体现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样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为当今的科技创新发展带来重要启迪。

第三,经济价值,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和项目,通过市场流通进入消费领域后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因指标的可量化性,它为当今社会各阶层所关注,但同时在非遗文化的价值开发中易被滥用,甚至会使非遗文化面临灭顶之灾。

第四,艺术价值,主要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其本身的形式美上。无论是在视觉艺术上摇曳多姿的线条、造型、质感与色彩,在听觉艺术上变幻莫测的韵律、节奏、力量与激情,还是在语言艺术上朴实无华的纯净、优雅、浪漫与深刻,无不彰显着艺术的独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更体现在人性之美中。经过历史的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或写实或隐喻,或厚重或灵动的手法将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渗入自身之中,形成对人性之美最形象、最凝练的表达,有着激发灵感、陶冶心灵的神奇力量。

第五,历史价值,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史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定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特征,堪称民族历史文化的活态标本。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样态、生活方式、伦理习俗等,以弥补正统文献典籍记载的不足,有利于人们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在被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给社会组织关系和区域文化生态带来的改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被用于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

第一,功能性价值,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具有满足社会需求、承载社会功能的价值。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作教育资源、文化娱乐项目、旅游资源等;抑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用于生产、生活中。科学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性价值,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生态性价值,指的是社会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行动,给组织所处的文化生态带来的优化。如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所带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完善;将非遗文化融入教学所引发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区域联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策略所促成的校地融合与产教融合,等等。

第三,组织性价值,指的是社会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行动,给组织与外系统的关系带来的改良,这是一种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其发端是组织为非遗文化受众提供高品质服务,是各利益相关方和全社会参与,“输出”是凭借积极的协调联动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及由此创造的价值。

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原则

(一)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与价值阐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价值来源于遗产自身,是形成价值认知的客观基础。施教者对非遗文化意义的定位或表述应该是完整的、生成性的,而不是静态的,也不应该受历史、艺术、科学、技能等价值类型的限制。这需要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对此作持续深入的学术研究,不断挖掘非遗文化的历史内涵,准确界定非遗文化本体价值内涵的构成要素,以扩展和深化对非遗文化价值的理解,形成清晰完整的意义阐释,促成受众对非遗文化价值更广泛的共识,激发受众对非遗文化的热情,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行动中,同时拓宽高校借助非遗文化与政府、企业及相关社会组织合作交流的渠道。

(二)非遗文化的融入要呼应受众的关切

受众的价值观、知识与社会背景、认知方式等会导致其对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同的解读,体现出价值认知的主观性。所以,施教者应该清楚受众的关切点是什么,只有触及受众关切点的非遗文化才能获得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认知体系。高校引入非遗文化,只是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带来某种可能性,而只有在师生关系中建立起保护、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最终愿景,非遗文化才能真正融入原生态的高校校园文化中,带来文化生态的改良。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要满足社会需求

首先,针对非遗文化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效益评估。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方式是多样化的,除了用作教学资源之外,还会通过文化生态建设,产生环境效益;借助校企合作,发挥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等等。只有通过综合效益评估,才能判断非遗文化的价值与高校办学宗旨的吻合度,从而准确选择需要引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学设计非遗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机制与路径。其次,要综合分析研判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文化的演变规律,针对非遗文化的活态性,对其采取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方式,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利用收益再投入形成反哺遗产保护机制。最后,要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与非遗文化的匹配度,细分受众,优先满足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并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匹配度和服务效能。

(四)保证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

高校师生、学校所在社区的居民、相关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的专家都可成为非遗文化的利益相关方,高校要从其中引入有活力的参与方,提升教育或服务提供的创造性体验,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实现个性化自我表达,激发活性文化因子,形成多元文化生态场,在不同文化因子的交融、碰撞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五)打造非遗文化品牌

高校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对非遗文化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品牌再造与内涵增值的过程。高校与文化价值相关联的各类研讨、推广、共建活动,是打造非遗文化品牌的重要方式。利益相关方基于彼此尊重、利益共享建立起来的合作机制,可成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重要保障。利益相关方共同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可以使更多的社会受众转换为文化遗产的关注群体,从而形成有利于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社会文化场域。文化场域中各种现代文化因子的互动会促使它们作出选择性的异化与组合,并将其中适应未来趋势的内容有机地置入非遗文化中,实现所谓的文化重构,丰富非遗文化的内涵,打造非遗文化品牌。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以保证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动态生成性。

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策略

上述融合原则要依靠严谨科学的融合策略来实现。笔者主要以文化生态理论和教育生态理论为依据,提出以下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甄别

笔者认为,地方高校遴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有以下四条。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高校的办学宗旨,因此,高校遴选非遗文化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引领应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优秀文化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生命力体现在其与时俱进的包容性与延展性中。因此,高校引进的非遗文化必然是开放包容的;必然是代表着人民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能够通过规范、教育、凝聚、调控功能的发挥,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的。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与职业生涯的发展。优秀的非遗文化能够涵养学生的心灵和德行,完善其人格,健全其心理,丰富其精神,助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用之于育人的非遗文化,必然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所接受,令学生终身受益的。其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本体价值与衍生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价值与衍生价值是实现其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基础,所以地方高校甄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遗产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择优而用之。

(二)批判与创新

通过甄别引入地方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将其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前需要经过一个批判与创新的过程。批判就是对非遗文化进行扬弃。通过甄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并非其中的所有元素都可以直接用于人才培养或项目开发。批判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科学合理、适应时代需求、具有进步意义的精华进行传承与弘扬,剔除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可能带来消极影响的糟粕。在这个过程中,出于保证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考虑,可能需要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或表现形式进行改造和创新处理。继承、扬弃与改造、创新相结合,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释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而高校需要做的,就是让非遗文化这块“难啃的骨头”变得“香甜爽口,易于吸收”。这里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释义”——用现代话语体系对非遗文化进行阐释。这里的阐释决不只是对艺术的注解或对语言的翻译,而是通过发掘非遗文化的微言大义,开发出新意蕴、新内涵,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是意义和价值的再发现。经过释义后的非遗文化,已蜕变为一种具有崭新价值内核的文化,这一方面为创新性传承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与现代先进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做了铺垫。

(四)融入与重构

对非遗文化的释义,为其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扫清了障碍。融合就是要在非遗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传统与现代衔接的话语体系——嵌入现代理念与方法,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学理性、人文精神的融合,从而会通古今,博采各民族文化之长,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形成与时代精神高度契合的民族文化。融合就是以传承人为媒介,以精神价值引领为动力,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证,将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专业、融入课堂、融入环境、融入师生的校园生活,融入高校与外系统的文化场域,并借助文化创新与圈层拓展,实现非遗文化的生生不息和文化生态的迭代重构。

参考文献

[1]高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融合困境、路径与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184-188.

[2]曾芸.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03):92-96.

[3]唐雯.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途径与优势[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1.

[4]李双芹,徐溪.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刍议[J].艺术品鉴,2019(17):357-358.

[5]陈浩.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04):149-153.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116/1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