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黎族传统人形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023年01月14日 00:00

黎族织锦(以下简称黎锦)是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现以黎族织锦传统人形纹样图案为例,对其色彩、结构以及表现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比进一步提取可用元素,将提取的黎锦纹样与文创产品进行有效结合,拓宽黎锦纹样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增强文化产品的地域属性。

引言

黎锦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棉纺织品之一,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黎族历史、宗教与艺术的集合。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随着黎锦技艺被世界所了解,其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海南进行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海南省共有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以上的非遗代表性项目82项,市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00多项,海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省”。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设计岛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对海南也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其保护和创新海南地域文化,提升海南的创意设计水平。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因此,将富含海南地域特色的黎锦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具有必要性,二者的融合既能丰富设计语言,拓宽黎锦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和发展,又能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与海南特色地域文化内涵。

黎锦与黎锦纹样

海南黎锦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黎锦技艺又被称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简称黎锦技艺。传统意义上的黎锦是人们对黎族棉纺织工艺品的尊称,由纺染织绣原料、工具、技法、工艺品以及纹样图等五部分组成。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妇女就已经掌握了黎锦纺织技艺。到了宋代,黎锦纺织技艺已十分精湛,黎锦种类繁多。在元代,黄道婆从海南黎族地区学成黎锦纺织技艺后,将黎锦纺织工具的制作方法、纺织技法传授给松江地区的民众,对该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黎锦有“黎锦光辉艳若云”之誉,根据用途不同可将黎锦分为龙被、被单、头巾、腰带、挂包等类型。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黎锦的制作工艺及其纹样表现具有核心价值,由于黎族早期没有文字,黎族先民则通过纺织活动来记录历史,因此,手工艺品上的纹样图案承担着记事功能,是几千年来黎族先民智慧的体现。黎锦对黎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黎锦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实质性的困难,如传承难和地域文化传播范围有限等,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地理位置条件的影响。由于黎族人主要生活在海南,交通相对不便,文化传播受阻,导致大众对黎锦的认知度不高。其次是工业发展的影响。现代服装已经基本取代黎族传统服饰,使得手工业生产处于劣势。最后是黎锦产品单一,开发领域受限,缺乏实用性,使得黎锦文化的传播力度大大降低。

黎族织锦图案的工艺,主要由纺、织、染、绣组成。黎锦纹样种类丰富,色彩鲜艳,造型美观,颇具艺术美感。通过翻阅《黎锦图案与装饰》《符号与记忆:黎族织锦文化研究》以及《中国黎族传统织绣图案艺术》等以黎锦纹样为主题词的相关著作,可以将黎锦纹样分为动物纹、人形纹、植物纹、字符纹样、几何纹样以及自然纹样六大类。这些黎锦纹样在海南黎族五大方言区的应用表现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相似性。就其纹样内容来看,黎锦纹样题材广泛,大都以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内容为主,纹样内容以动物纹为主,蛙纹和人形纹是黎锦纹样的主要图案。对黎锦纹样进行研究,有助于解读黎族历史,理解黎族人民的精神脉络和情感特质,探索黎族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

黎锦纹样元素种类丰富,在视觉传达、室内景观设计等众多领域都有所渗入,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以黎锦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问题为例。首先,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将民族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创产品融合已成为焦点。而现阶段大部分文创产品未能很好地融入文化内涵,没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其次,设计者对民族地域文化研究不深入,导致地域文化的内涵没有真正表现出来,造成滥用现象。因此,需要对黎族文化进行深度研究,提取黎锦元素的代表性符号,丰富文化创意产品类型,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文创产品的形式美感,注重黎锦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播,打造独具海南特色的文创产品。

黎锦纹样——人形纹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一)“人形纹”元素基本概述

“人形纹”是黎锦纹样中以“人”字为表现形式的纹样,在黎族五大方言区中普遍存在,是黎族具有代表性的纹样题材之一。“人形纹”元素分为单体和复合两种形式,后者出现的数量相对较少,且反映的内容也较为简单,基本是以具体人物活动的生活场景纹样为主题,通常反映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常见的黎族“人形纹”有蛙姿人形纹、具象化人形纹和简化人形纹三种类型,是由图腾崇拜到生殖崇拜再到灵魂崇拜的发展过程,是黎族先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本自我”“人本生活”与“意识人化”的三种智慧体现。

“人形纹”在五大方言区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润方言区的“人形纹”造型夸张,还保留着蛙的基本特征。哈方言地区的“人形纹”最具形象性和生活性,除了人物身上明显的装饰物外,还有很多人物生活场景纹样。杞方言地区的“人形纹”出现人的腰部特征和直立特征,在部分“人形纹”上添加装饰物进行修饰。美孚方言区的“人形纹”特征比较抽象。在赛方言地区,筒裙上的纹样呈紧密分布状,上面的纹样细小,但是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人形纹”的存在。综上所述,在五大方言区中“人形纹”图案存在如下特点:第一,“人形纹”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在黎锦上普遍存在。第二,“人形纹和蛙纹之间存在大量的蛙人纹,从蛙纹到人形纹有明显的过渡,人形纹的基本形状仍然保持了蛙纹的菱形化体型特征,说明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传承关系。这两种特殊的符号象征着民族的精神信仰和图腾崇拜,并且与黎族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出黎族内部同一文化圈的特定属性及其作为统一、稳定、单一民族的特定民族性。

(二)“人形纹”图案的艺术特征

构图以“菱形”为基调,造型以直线为基本元素

虽然各方言区纹样造型千差万别,但总体来看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蛙纹和人形纹均以菱形为基本构图图案。菱形风格纹样出现的原因与黎锦的纺织技艺有关。黎锦以“织”为基本技法,通过经线和纬线相互搭配构成图案,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或同一颜色不同线条的不同空间位置来构成图案,这种构成图案的方式比较容易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和菱形纹样。此外,通过线条有规律、有节奏的变化排列,在构建纹样图案的同时,也表现出黎族飘逸、灵动的独特审美。

艺术表现形式丰富

第一,黎锦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对具象的事物进行简化和抽象。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黎锦的纹样图案不能太复杂,所以黎锦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动植物或人的基本形象特征进行概括,只选取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抽象地表达出来,省略掉一些细致和烦琐的细节。抽象性在黎锦纹样制作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黎锦纹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练性,十分简明,让人一目了然。这也形成了黎锦纹样符号化的特征,通过将生活中具象的事物概括出来,并将其固定下来,形成特定的指涉意义和象征意义。以人形纹为例,人形纹的创作就是指代本民族对人、鬼神以及祖宗的崇拜,是民族成熟的标志。第二,纹样图案保留写实风格,组合形式丰富多样,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在艺术思维中,写实存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对现实中具体的事物进行真实的摹写和复制,第二层是在经过抽象思维后,重新回到现实中。而黎锦纹样就是后者,纹样图案有形、有神、体现出黎族人民的艺术思维。

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

黎锦的创作追求和谐、对称和完整,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黎锦人形纹追求对称,形式感较强。以人形纹为例,大多数纹样遵循上下、左右的对称,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秩序感,或是以单独纹样为基本元素,在此基础上向左右或上下扩展延伸,形成一种连续感。其间隔也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如反复出现,或以某种规律重复出现,或发生略微变化,但其内在是一致的。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也是民族艺术成熟的标志。

(三)以“人形纹”图案为例进行文创设计

笔者在创作前期对黎锦纹样进行分类,选择单独纹样和复合纹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后期直接引用黎锦复合纹样“赶牛耕耘图”和单体基础纹样,简化外观造型,对图案元素进行提取,最终对其进行分解重构,将所提取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如图1)。在最终的效果图上,单个纹样自成一体,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从整体布局来看,不同纹样之间增添了显性和隐性间隔,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形成对称的效果,保持一种和谐的整体感,向受众传达了黎族原始的文化场景,构建出一幅完整的生活画面(如图2)。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图1 纹样提取与组合(作者自绘)

image.png

图2 平面稿与色值说明(作者自绘)

   

   image.png

 

图3 抱枕效果图(作者自绘)

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翻看资料对黎锦的色彩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黎锦的色彩艳丽,其中红色和黄色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其次,黎锦色彩对比比较鲜明,基本以黑色或者蓝色为底色,纹样多用红色、黄色和白色,除此之外还添加了各种线条进行装饰,形成复杂的画面,增强对比感,使得纹样更加突出醒目。在产品设计中,结合以上黎锦的色彩特征,经过反复调试和对比搭配,最终设计出六种适合本套产品的配色方案,成品效果如图3所示。

结语

黎族文化不但具有独特性,而且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以黎锦文化为例,黎族传统社会的组织形式、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在黎锦文化中得以表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承载着民族智慧和文化的黎锦逐渐退出了黎族妇女的日常生活,黎锦技艺随之面临衰落的困境。所以,活态传承黎锦制作工艺,存续黎锦传统纹样文化内涵,是黎锦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保护的重要内容。保护和传承黎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学习黎锦的纹样图案,拓宽黎锦在文创领域的应用与开发渠道,增加黎锦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孙海兰,焦勇勤.黎族传统织锦纹样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5(12):227-228.

[2]牧之.海南黎族织锦及特色纹样研究[J].民艺,2018(04):86-88.

[3]周倜,梁惠娥.从“人形纹”构造看黎族生存智慧的三个维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6):54-60.

[4]孙海兰.黎锦筒裙人形纹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04):105-110.

[5]林毅红.从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的“人形纹”看黎族祖先崇拜对其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12,25(04):66-71.

[6]林开耀,林珈兆.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1):21-27.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3/0114/12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