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时代语境下,必须着力挖掘文化遗产传播利用价值。当前,创新遗产保护措施,转变资源开发方式,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实现提质增效,是文化遗产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虚拟现实赋能文化遗产传播,可提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率,拓宽非遗传播深度和广度,协同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传播生态格局。分析虚拟现实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制定标准规范,提升内容供给质量,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等几点推进措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国家站位、主动服务大局,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1]。”这从实践层面对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提出了指导和要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文化遗产传播需要接受时代价值和社会效应的双重检验:一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文化遗产要想融入当代文明,融入社会大众,必须要重建与公众生活的联系,要在信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的价值导向间寻求平衡点;另一方面,文化遗产还必须顺应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变革的时代语境,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遗产传播不仅要搭乘信息化技术的东风,更要通过活化创新,完成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科学解码、阐释和价值重构。
文化遗产困局呼唤增效新引擎,信息化时代如何育新机开新局
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遗产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公众文化消费需求递增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然损耗之间的矛盾。十八大以来,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创新推动了个体对文化消费的内在诉求,但物质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其自然消亡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仅能预防或延缓其衰变损毁的周期,若文物修复工作中缺乏科学规划和分析及实验方案,在操作中往往会对遗产造成二次损害,旅游开发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建设性破坏也增加了文物抢修工作的难度。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创新开发模式,推动文化市场升级,成为影响旅游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问题。非遗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产物,其文化资源是隐性的。由于其代际传承的生态链相对脆弱,乡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其生产、消费链断裂现象较为严重;一些非遗专业性强、受众面小,加之传播路径狭窄、传播效能低下,体验性差、交互性低,公众对其隐性知识的认同度较低,其自身价值也难以充分释放,这些问题在不同层面上加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缘化和衰亡的风险。创新活化非遗资源,提高非遗公众影响力,构建高效信息传播模式,是非遗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虚拟现实在文化遗产领域布局正在或即将触发新的传播势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内在推动作用日益增强。作为信息化领域的风口产业,虚拟现实在经历了短暂的爆发和遇冷期后,逐步迈入政策红利释放阶段,并成为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中坚力量,在构建和完善遗产数字保护体系和推动科技融合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擎作用。
数字重构:提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率
虚拟现实(含VR、AR)是基于多源信息交互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系统。将虚拟现实引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助于弥补技术短板,提高资源传播利用效率。以VR技术作为辅助研究手段,支持测绘遥感设备采集三维信息,实现数字化重建、存储。VR的环境模拟技术和实时渲染引擎可以基于海量碎片数据生成动态、真实的参数化模型,分析加工二维图像和文本难以处理的复杂信息,打通数据整合渠道,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降低决策风险,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同时也为构建数字化平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文化遗产数字化体系由研究、记录、保护、开发利用等多个环节组成,各环节能否形成有效的文化研发链条,一般依赖于实物载体能否提供支撑作用。对于残毁相对严重的文物、遗址,其文化本体多已不存在,如何激活其信息载体功能是活化创新的关键点。虚拟现实技术在复原历史场景、重塑文化空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假借虚拟载体附载历史文化信息,将文化遗产引入公众视野,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本体依赖问题,为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扫清了技术障碍。如清华大学的“数字圆明园”,融合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多种交互手段,再现圆明园历史风貌,体现出我国遗产研究的跨界创新能力。
多感知源:激活非遗传播生命力
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实践性和背景关联性,由于其传播路径缺乏必要的属性关联机制和有效的参与机制,难以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群众参与意识薄弱、主体能动性不足是制约非遗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将虚拟现实与新媒体结合打开非遗传播格局,能有效地解决传播路径狭窄、传播力不足等问题,有利于推进非遗与数字科技融合,长效释放非遗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VR技术在非遗展示中起到积极作用。虚拟现实的立体场域和丰富、有效的信息交互功能有助于构建完整、动态的非遗展示体系。VR技术基于交互技术开发的传感设备能实现对感官的模拟,支持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移动,通过手势、动作等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实时互动。这种多感知交互模式营造了自然、友好的交互环境和高度沉浸体验的氛围,观众可在动态、开放的体验环境中与非遗知识、风俗、技艺建立双向联系。VR技术丰富的交互内容及较强的实践性拉近了人们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公众的参与兴趣,调动公众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拓宽非遗传播路径,提升非遗传播效能。打开信息渠道是实现非遗公众传播的基础。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传播媒体中的推广应用,“虚拟现实+社交”“ 虚拟现实+影视”“ 虚拟现实+直播”等一系列新型传播模式相继涌现,公众可基于社交媒体、影视资讯、移动终端等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并参与体验。利用新媒体微型、跨屏互动、低语境的传播优势,融合新媒体平台搭建非遗与公众的信息桥梁,实现非遗与生活情境的有效衔接,锁定传播群体,增加用户黏性,从而形成更为持续、深入的非遗传播效能。
协同应用: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创新层面体现出较强韧性和引领性。基于VR技术协同性强、适用性广、产业结构相对完整等特性,虚拟现实融合5G、AI、互联网、云技术等向文化领域大幅跨界,成为以数字科技为支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步参与下,文化传播领域呈现出开放、交互、共享的动态发展特征。
虚拟博物馆发展前景广阔。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应用推进了文博资源的共享化、拟态化、智慧化趋势和沉浸式体验以及微型个性化娱乐内容的普及、应用。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数字体验平台,可大幅提升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展出效率,有助于突破实体展览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拓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能实现博物馆服务和管理上的远程信息交互,进一步增强博物馆服务模式的可塑性。例如故宫博物院的“V故宫”项目,自2000年以来推出“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养心殿”“御花园”等多部VR栏目,通过策划形式、技术、设备等不断迭代,极大地促进了故宫博物院以更具活力和更具吸引力的业务模式建立与公众的新型社会关系[2]。
“云旅游”走进大众视野。“云旅游”作为“旅游+”跨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有利于发挥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作用,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多家景区、博物馆、在线平台相继推出在线游览业务,VR旅游体验、直播带货、门票预售等一系列线上新型消费逆势增长,“云游敦煌”“西藏云春游”“故宫云赏春”等多元形态极大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式。虚拟技术赋能文化产业,重塑了文旅产业价值链,拓宽了文化服务空间,为文化遗产构建起多元化开发利用与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生态。
量身打造虚拟现实发展新蓝海,助推文化遗产传播高质量发展
虚拟现实将动态、开放、多元的传播思维引入文化遗产领域,为遗产数字化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传播一方面面临同步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契机,另一方面也存在消费端门槛较高、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内容形式匮乏、产业链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应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多端发力,有的放矢,进一步释放虚拟现实的应用潜力。
加大研发力度,解决技术掣肘问题
技术创新是增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做好虚拟现实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应用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传感交互技术、近眼显示技术、渲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难题[3];着重解决终端设备的健康适用性、安全性、操控性等痛点问题;提升终端轻量化、移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技术带动消费门槛降低和体验升级;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与5G、AI、大数据、云技术融合应用进程,抢抓新基建战略部署发展机遇,以技术协同创新为主攻方向进行研发布局,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牵头,会同高等院校、各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共创一批联合创新实验室,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虚拟现实研发创新体系,夯实虚拟现实科技研发能力。
推进标准修订,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虚拟现实在技术应用领域存在两大难点:一是不好用,VR设备、系统适配性、兼容性不足;二是不敢用,传感和智能监测技术在通信安全和隐私问题上存在一定隐患,沉浸式情境存在一定伦理风险。应加快推进行业应用适配性标准和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研究制订接口、系统、数据互联等方案的标准规范,增强软硬件之间的通用性和一致性,完善虚拟现实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检验检测工作,针对市场主流产品、业务定期发布质量评估和分析报告,重点加强对基础性、公益性、安全类应用领域的标准制定和检测工作,制定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健康安全指标,健全儿童、青少年、成人等不同使用群体的内容分级指标体系,强化对重要文化资源、数据和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监测和防御机制建设,提升虚拟现实应用安全保障能力。
深耕内容生态,点燃流量增速引擎
提升文化遗产传播影响力,优质内容投送是刚需。首先,文化遗产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文化传播的基石,利用虚拟现实构建遗产数字化方案必须关注对文化内核的凝练,内容的品质和格局的高度是关键。要重视交互平台内容建设,落实内容把关机制,让硬核内容成为核心驱动力。其次,要善用“趣思维”打造高流量的内容榜单。在分众传播时代,公众对个性化信息的追求成为新常态,文化遗产传播应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站在更高的站位,积极将内容思维升级为“内容流量”思维。一方面,充分利用虚拟现实的情感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通俗化、情境化、叙事性、趣味性的体验方案,让“趣思维”转化为“趣活动”,让用户“跟着内容跑”;另一方面,融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吸引更多新用户入“圈”,切实将内容流量变现为持续的关注热度。最后,要巧用互联网的长尾思维打造“消费者运营”价值链,借助“新文创”阵地打赢文化遗产传播攻坚战。一是通过新文创平台吸引传统文化的粉丝,打造文化遗产IP的口碑效应和粉丝经济;二是着力推进虚拟现实在新文创领域布局,利用多样态的新文创产品开辟文化遗产内容营销格局,打出一套品效合一的虚拟经济组合拳,实现文化遗产从价值传播到内容营销的闭环。
强化战略支撑,打造文化运营高地
产业化运营是推进虚拟现实在文化遗产领域向纵深发展的根本途径。应强化战略支撑作用,将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布局。首先,促进行业生态链整合。串联虚拟现实上下游资源,建立涵盖软硬件、技术供给、网络运营、终端应用与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顺应文化消费升级趋势,加快虚拟现实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商用化进程。其次,落实发展举措,统筹兼顾“两个平台”建设。一是探索建设文化遗产虚拟资源应用平台,实现从内容制作、成果转化到测试推广等关键节点的无缝衔接,助推虚拟现实应用场景落地;二是搭建虚拟现实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投资、人才招引、合作对接、知识产权、孵化培育等为一体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和产出效率,构建研发、应用、服务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最后,实施文化遗产品牌战略,推进重点领域应用示范。鼓励各地依托地域文化遗产资源及文旅优势创新虚拟现实应用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示范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推出一批成效显著的文化遗产体验示范基地,塑造文化遗产品牌标杆,以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推动虚拟现实与文化遗产传播的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30):19-22.
[2]王春美.融媒体时代文化遗产的传播创新——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传媒,2020(08):66-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8-12-25)[2022-10-10].https://www.miit.gov.cn/jgsj/dzs/wjfb/art/2020/art_1a514e4bb2e14b018802293d5b73de4b.html.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1128/12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