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相对来说较为滞后。城市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古老村庄在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路”,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村落逐渐消失,人们对原有村庄的记忆逐渐淡化。
国家重视传统乡村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乡村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要求我们发现村落中渐行渐远的文化记忆,并通过合适的现代化技术将其永久地保存下来,让人类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不至于无根可寻。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云上原乡”的构想,旨在助力建设文化强国。
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须加力
(一)文化产品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更是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不仅要铸型,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是乡村魂与根之所在,是乡村全面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乡村文化振兴才能助推乡村全面发展。
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产品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首先体现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发展;其次是重视把乡村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鼓励大学生回到家乡创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农村文化资源转化;再次,乡村合并、乡村振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最后是政府、居民有意识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居民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缺失,尤其是乡村文化的缺失导致人们对乡村文化认识不足。有很多城市居民都出生于农村,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以及繁杂的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又把目光投向乡村。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量超过30亿人次,总收入达8000亿元,即使是2020年,乡村旅游人数依然有12亿人次,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广阔。
目前,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弘扬乡村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正处在整体上升的阶段。以山东省为例,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梁祝村以打造梁祝文化为突破口,致力于乡村振兴。在多方支持下,梁祝村以梁祝文化为契机,打造本村的特色文化。现如今,“乡村记忆馆”“乡村养老服务中心”“梁祝湿地公园”都已全部完工。该村立足于梁祝文化,开发系列相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围绕梁祝文化,打造梁祝风情园、梁祝文化馆、民俗文化馆和梁祝文化团等精品项目。放眼全国,还有许多类似的村庄正在为保留本村文化而努力。
(二)合村并居促使大量乡土文化消融
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结构化调整的大背景下,城镇占地面积越来越大。现今,许多古老村庄在为基础设施建设“让路”,人们对原有村庄的记忆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村庄被拆掉。如果村庄中的历史人文没有被有意识地保护,不久的将来也会消失殆尽。
如今,人们了解到村庄文化对村庄凝聚力和村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村庄想借助现代化手段保留村庄的全部价值,这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相关组织的重视。
除了乡村文化,古老的村庄往往拥有许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忆,同样也亟须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保护和传承。
(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动态
近年来,关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已成为政府与民间共同进行的一场精神财富的“保卫战”。在这场保卫战中,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和科研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外部助力,形成对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二是通过研究乡村文化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路径,探索民俗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与保护措施[1]。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通过技术手段对文化记忆进行保留,将会收获一大笔文化财富。
对乡村文化进行网络化保留和立体化展现是一种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创新方式。目前,这种方式在国内相关领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大规模施行。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科技创新速度的加快,立体化呈现乡村文化和数字化乡村即将成为可能,未来的发展道路也越来越清晰。这种方式很可能成为保护和展现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将会被运用到文化市场的各个领域,这将为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2]。
目前,国家对乡村文化振兴产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从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需求到优先满足农村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3]。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分别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是国家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农村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国家事业的发展情况提出的深谋远虑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
山东省为响应国家号召,在《山东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实施乡村网络文化建设工程,推动网络惠民。推进乡村公共文化网络载体建设,推进乡村数字图书馆、乡村文化网上展馆等基础设施,打造全平台、多媒体、多样态的乡村公共文化网络载体集群。利用新技术进行优秀乡村文化融媒传播,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4]。
以上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持将成为探索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之路的奠基石,从而推动探索之路不断向前发展。
“云上原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承道路
“云上原乡”构想是从振兴乡村文化方面出发,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乡村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同时实现乡村文化与民俗文化、经济产业的有机融合。
(一)开拓文化传承渠道,拓宽文化传播平台
“云上原乡”将立足于农民精神文化领域,通过把VR、微电影制作和网站等现代化方式和村史、村志编纂等传统方式相结合,对乡村文化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挖掘,以360°立体影像记录乡村面貌和家庭原貌,以微电影记录声音和故事,并通过建立网站,为乡村村民提供浏览平台,为村民保留最美好的回忆,留住那份乡愁,让农民不再单纯依靠眼睛和回忆感受故乡,而是可以随时随地看见故乡的历史变迁,感受家的温暖。
通过3D、VR等技术,利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资源,促进以乡村文化为特色的种植业和观光旅游业蓬勃发展。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前提,通过设计相关的网上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意见反馈、想法收集、产品预订等功能服务,为传统乡村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运用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为物流公司和个人提供共享经济概念下的最佳物流服务,达到互惠互助的优运、优购的效果。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将电商物流与村落农产品相结合,实现数字化销售目标[5]。
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创建新型特色文化经济发展模式。以“1+N”为发展策略,即以村落传统历史文化作为发展支撑“1”,辅以生态旅游、特色产业、数字景观等特色发展策略“N”,并以数字媒体为主要传播手段,增加受众数量,拓宽村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在营造美丽的生态旅游环境的同时,增强村落的知名度,提高乡村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呈现村落的历史文化,挖掘村落中可以发展的文化遗产,包括宗教文化、当地农业特产、当地主要经济产业等。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对乡村土特产的推荐、对当地宗教文化的调查、对村落发展历史的梳理、对村落名人访谈等,形成系列文化产品。
(二)结合村庄特色,创新文化传播内容
除了传播渠道以及平台的拓展以外,结合不同村庄特色,创新文化传播内容也是“云上原乡”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村志、个人传记、企业史书、家族家谱的挖掘以及撰写宣传语,设计专属徽标,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建立志愿服务站,通过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关爱服务,营造孝老敬老、爱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首先,以具有丰富梁祝文化的青岛市黄岛区梁祝村为例,首先利用当地流传已久的梁祝文化,开创梁祝文化馆、民俗文化馆,排练大型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推动梁祝村及周边村落发展。立足地区文化底蕴,开展特色文化旅游。
其次,通过景点与文化的结合,大力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业,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优势、果树资源,发展农业观光园、樱桃园、桑葚园、猕猴桃园和葡萄园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园,进行农产品的采摘售卖。同时,发展各种各样的农家乐服务,如DIY樱桃、葡萄酒节以及桑葚、桑叶饮食加工等特色体验,推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与中学、高校合作,开展“畅游农业长廊”“农业知识竞赛”“了解农业生产模式”等研学活动。
在助农扶贫方面,深入挖掘乡村特色种植园,实现农产品品牌推广;打造农业观光园、农家乐、民宿,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乡村旅游;通过电商平台微视频宣传、直播带货,提高农民收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在此之后,各个即将合村并居的村落在“云上原乡”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争取稳定的市场份额,延长产品市场的寿命;对产品技术进行拓展,增加产品的系列,开拓新的经营模式,实现多样化发展;扩大目标市场,改变广告宣传的重点和服务措施。
“云上原乡”的构想既可以发挥经济效能,也可以发挥文化认同的政治功能以及文化的延续功能——让即将消失的村庄的地理环境、人文特征得以保留,为安土重迁的老人提供精神慰藉,使在现代化浪潮中离开家乡奋斗的年轻人有根可寻。
“云上原乡”可能面临的风险
“云上原乡”涉及的具体市场领域较多,主要包括线下的各种实体项目与线上直播带货的部分。这些项目大部分以文化为基底,但目前乡村文化在市场中的占比较小,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文化为基底的产品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具有不稳定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部署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市场上类似的项目产品随之增多,进一步增大了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总体而言,“云上原乡”市场风险目前相对较大。
同时,在技术风险方面,“云上原乡”是在重塑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助力乡村振兴,其中主要涵盖乡土文化重塑与乡村振兴两个方面,因此面临的技术风险也主要存在于这两个环节之中。在乡土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首先,需要利用VR技术将乡村文化与乡村实景通过互联网形式展现出来,以实现乡村文化立体化呈现与传播;其次,项目的市场产品,如农业种植方面存在农业种植技术有限的问题,直播带货方面存在对网络直播技术运用不够成熟的问题。
针对以上风险的对策如下。首先,聘请专业的VR技术团队,提高VR技术的精准度;其次,为农业项目准备一对一的农业技术顾问,从源头防范技术风险;最后,成立专门的运营小组,包括对直播带货的运营、产品宣传的运营等。
尽管面临诸多风险,但在乡村文化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云上原乡”具有无限发展潜力。“云上原乡”将秉承“立足基层、传承文明”的原则,以“传村史、引民风、领发展”为工作思想,建设云上乡村体验馆,打造经济发展云端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李文阳.关于国内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81-84.
[2]韩晗.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路径研究——以农村工业遗产改造更新为视角[J].出版广角,2021(18):26-29.
[3]陈文胜.强调农村现代化,深意几重?[J].中国生态文明,2017(06):92.
[4]吴新,吴涵.梅州市客家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02):77-81.
[5]张建军,赵启兰.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耦合关系——基于内蒙古1995—2014年数据的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1):357-360.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1125/11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