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文化产业网 文旅

以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为题材的插图设计研究

2022年11月24日 00:00

平遥双林寺的彩塑是明代时期山西彩塑的代表作之一,平遥双林寺作为平遥古城的组成部分,其知名度与游客到访度却不及平遥古城。意在运用插图的表现形式,提炼并表现出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的艺术特征和人物故事,达到对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价值宣传与人物形象宣传的目的,扩展双林寺彩塑的展现形式。

山西平遥双林寺一共由十座庙宇组成,前院由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组成;中院由大雄宝殿和东西两侧的千佛殿、菩萨殿组成;后院由娘娘殿和贞义祠组成。每一座殿宇内都有大大小小的彩塑雕像,共计两千多尊。双林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多次遭遇战火,现存彩塑大多为明清时期的作品,大多彩塑人物形象都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本文意在探讨用插图的方式对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文化进行传播的优势及实践,以期让平遥双林寺彩塑这颗明珠焕发绚丽光彩。

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的艺术特征

山西平遥双林人像彩塑的面部特征是:脸部丰润,细眉长目,高鼻梁,薄嘴唇,额头较宽,耳朵较大,耳垂饱满,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平遥双林寺中的渡海观音、自在观音、千手观音等都有此特征。渡海观音坐在红色莲花瓣上,面容慈祥,目视前方,目光沉稳定,似乎穿过海面望向远方,虽然身后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但传达出一种安定感,寓意苦难终将过去。自在观音像,没有以往观音像一样正襟危坐,而是右腿曲立在坐台上左腿轻悬于空中,左手支撑身体,右手随意搭在右腿上,双眼微睁,嘴角微微上扬,表现出自在得意的神情。平遥双林寺彩塑采用的是写实的手法,造型逼真,彩塑面相更趋近于真人但又不是某一特定人物的面容,让观者感受到观音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人物,而是有了更加具体的形象。

双林寺彩塑人眼睛塑造十分特别,眼部构造符合真实的眼部结构,如眉骨、眼眶、眼球、眼角等,眼珠部分用黑色琉璃嵌入或用黑漆点睛,不但逼真而且富有光泽,光照在彩塑人像的眼睛上时,无比生动,仿佛活过来一样。根据人物身份与性格的不同,眼珠的大小也不同,眼珠的转动方向与彩塑人像的动势一致,与彩塑整体和谐天王殿外四大金刚彩塑,不论观赏者站在哪个位置,都会看到其中一座金刚的眼睛。正是对彩塑人像眼睛的精心塑造,才使得双林寺彩塑人像的神态逼真传神。

平遥双林寺彩塑根据人物角色、服饰、肤色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制,运用了石青、石绿、朱砂、白粉赭石、石黄群青以及金色、银色等各种颜料,颜色纯度较高,色彩饱满部分穿戴首饰运用了沥粉贴金的手法,表现出不同衣物的材质和重量感:纱的轻柔、棉麻的密实、配饰的奢华。颜色结合点、涂、擦、刷、等手法,极大地增强塑的表现力和张力。在密闭的空间内,因其饱满的色彩,即使少量光源照射在彩塑上,显色度也非常好,突出了主次。

双林寺彩塑大多采用悬法,释迦殿中二百多彩塑组成一阁一阁的佛教本生故事,故事场景完善,人物众多,从王公贵族到市井平民,还有各种生猛兽。向内延伸与向外突出结合,祥云纹样穿插在一阁与一阁之间,背景中的山水楼阁与人物位置、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位置都层次分明。整间殿宇东西墙面与中间墙面,上沿至墙壁最顶部,布满了彩塑,给人震撼的同时也生动展示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景象。菩萨殿内共六层471座菩萨彩塑,姿态万千神态各异,一尊接着一尊,但不拥挤,让人感受到真切的佛教世界。

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的价值

大多彩塑主题为佛教文化,为佛教的传播与本土化做出了贡献平遥双林寺彩塑的存在为后世人们探究明代人民生活风貌提供了依据,展现出明代艺术风格与前代的不同之处颜色、材料、手法等方面展现出当时的制作工艺水平,为清代小型雕塑繁荣奠定了一定的艺术基础,丰富了中国艺术史。

千佛殿的韦驮彩塑,名扬海内外,可谓精品。造型刚柔并济,既有武将的威风,又有文官的风采;夸张扭动的身躯,力量感从足部延伸至腰部带动扭转上身,面部表情生动,整体塑像神采奕奕,仿佛韦驮真的站在眼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

双林寺彩塑欣赏中国传统艺术,感受历史文物的魅力,丰富精神文化世界提供了平台,不仅丰富了平遥古城的旅游资源,扩大了历史文物、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插图设计形式宣传双林寺彩塑的优势

(一)阅读方式多样

插图的载体并不局限于纸质出版物,其也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设备在网络上传播,从而拓宽了传播途径,缩短了传播时间,使得受众群体能更快接收信息,随时随地打开进行观赏,同时可以及时作出反馈电子出版物相较于纸质出版物保存的时间更长,而印刷出版的插图可作为礼物用于馈赠,也可作为个人收藏,还可作为科普性读物在景区、博物馆或者展览馆配套发放、销售,用途广泛基于此,插图设计形式在宣传双林寺彩塑方面有快速、便捷、高效的优势。

(二)信息形象直观

图像的阅读时间文字通过插图设计把信息可视化,可以帮助读者节省阅读时间,所传达的内容更容易被准确图像与色彩对读者的感染力文字强,因此使读者更直观感受到平遥双林寺彩塑的魅力,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同时插图可以把文字表现不出的细节、环境氛围呈现出来。另外,还可以在插图中加入艺术元素,从而让读者接触更多不同的艺术元素综上所述,插图设计形式在宣传双林寺彩塑方面有直观、准确的优势。

以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为题材的插图设计实践

在分析了平遥双林寺彩塑的特点之后,如何把彩塑人物平面化就成为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既要保留明代彩塑的特征,也要符合现代审美,让双林寺彩塑被更多人看到且熟知,从而更愿意了解我国的彩塑文化,传承我国优秀的艺术作品。

画面风格选择偏平面式的风格,首先把人物形象大致描绘出来,然后进行上色以及对与头冠、璎珞等饰品的细化。作品完成时年关将近,笔者因此将设计的彩塑形象与中国年相结合,设计成招贴海报,表达对新美好,让彩塑贴合当下轻松愉快的氛围。故事插图以海报中双林寺彩塑形象为基础进行人物设计,进而进行故事插图中场景的绘制。

彩塑人物形象海报设计为了表现美好祝愿,色彩上选择明亮颜色,黄色、红色、绿色为主基调,背景使用纯色图形,不与主人物冲突,同时加了颗粒感,不显单一。海报标语设计结合了彩塑人物的名称,部分文字使用手写体,既表达美好祝愿,也突出了彩塑人物的名称,可以加深观者记忆。故事插图参考岩彩画质感,利用笔刷打造肌理效果,合理利用昙花、人物、山云等元素,整体基调明快。

以双林寺人物彩塑为题材的插图设计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结合双林寺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座彩塑设计的海报,结合新年祝愿,表达对新美好期许;第二部分是以双林寺彩塑故事为题进行插图创作,共12幅。彩塑人物选择韦驮,故事人物涉及昙花花神、韦驮、老人。故事讲述昙花花神与凡人韦驮相恋,触犯天规,花神被玉帝由日夜开花的花贬为一年只能开一次的花,韦驮被送上灵鹫山修行,数千年饱受相思之苦,最终在明氏的舍身成全下延续了这段情缘。

海报设计中自在观音服饰颜色以红色与绿色为主,颜色明度相对较低,一是为了贴合现存彩塑的颜色二是为了营造“自在”的感觉,肢体线条比较松弛,表情较为柔和。在画面底部添加购物袋、礼品盒、糖果、丝带,表现过年走亲访友拜年的情景。背景图案选择阴刻扇形,让自在观音主体人物居于视觉中心。

千手观音是大慈悲的象征,这座千手观音面容丰腴,共有26只手臂,手持弓、箭、戟、宝剑、宝印、锡杖、宝轮等法器,璎珞、手镯、臂环等首饰丰富华丽,胸前的双手作法印状,双腿呈盘坐姿势,正坐在中央,仿佛看透众生,让人生敬畏。除去服装的红色与青绿色之外,因其手臂较多,皮肤本身的颜色占比较大,选取相对明亮的肉色与璎珞等首饰的金黄色进行呼应,红色与青绿色明度也较高。千手观音有保佑人们过难关、消除难、保佑顺利度过关口平安好运的寓意,与财运结合,既祈愿风调雨顺,又祈愿家财兴旺。

                          

               blob.png1 自在观音(笔者设计作品)     blob.png 2 千手观音(笔者设计作品)

因故事围绕昙花展开,在第一张插图中笔者描绘了不同形状的昙花,有完全盛开的模样有半开未开的模样还是花苞的模样。虽昙花因为自身特性不会形成花丛,但从传说故事出发,昙花花神、韦驮二人是在培育中相识相知,故将画面昙花设计成花丛状系列插图作品昙花这一形象贯穿始终。昙花色彩没有选取常见的白色而是选择了偏粉偏紫的颜色,一是为了丰富画面色彩使之更加协调,更具辨识性;二是因为粉紫色更符合花神形象

 3 昙花(笔者设计作品)

blob.png

在昙花花神被贬这一插图中,画面人物居中,呈现坠落的姿态,生动表现出昙花花神被贬,从天庭坠入凡间这一传说,花神衣物上也添加花朵纹样进行细节塑造。画面上层用不同颜色弧形线条表示天空因玉帝随着玉帝的变化而变幻莫测画面中层云雾缭绕代表花神还处在天界之中画面下有树林层层相叠告知了花神贬入凡间最终归处,代表花神不再特殊,而是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4 花神被贬(笔者设计作品)

blob.png

老人圆寂插图中,明氏在画面正中央,一束光由上向下照射在老人的眼睛上,老人缓缓升至天空,在其身后只能看见山峰,云层渐渐涌起,开满粉红色花的树对应昙花花神,有向上伸展之意。金色圆环中心为太阳,四周分布的为月亮,月亮造型各不相同,有满月时的形态,有月初时的形态,有月中时的形态,在佛教中寓意轮回,但老人最终因违反天规,灵魂一生漂泊,用自己的牺牲成全了韦驮与昙花花神

老人抓着花神前往佛国插图中,凉亭是通往佛国的大门,门前一条路铺开,二人将通过此路前往佛国,祥云彩徐徐漂浮环绕着凉亭,一点点散开,道路与凉亭逐渐显现,天空中仿佛出现一道彩虹,呈半圆之势,背景一片光明预示着花神与韦驮二人情缘终将有个结果。12幅插图大量运用了山和云的元素来显示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天界,在凡间的场景画面下层绘制大地、草丛等,区分明显。

                                               图5 前往佛国(笔者设计作品)

                                          1669282499982203.png

 

综上所述,数字化时代,许多博物馆推出线上观赏与游戏、手联名等方式,既能满足人们足不出户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国的文物。双林寺作为彩塑瑰宝,应当为更多人所熟知,也应当有更多变的形象与展示、宣传方式。在此,笔者希望能通过插图设计的方式,探究平遥双林寺彩塑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希望更多设计者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 [1]张逍荭.浅谈平遥县双林寺彩塑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文化意义[J].文物世界,2020(06):44-45+66.

[2]于欣.浅谈平遥双林寺彩塑的艺术表现特征[J].文化产业,2020(29):59-60.

 

原文地址:http://www.whcyzzs.cn/html/2022/1124/1186.shtml